府尹一职,已经是四品大臣,这种位子怎么能够让外人来座,杨康源你个老混蛋在干嘛!
左相当即严声否决:“不可,右相此言不可!尉迟宇才不过到江南一个月,钦差巡视还好,但若是长期任职,又如何能比得上已经在临安府五年的孙悦军?”
“更何况,孙悦军此人也是那年的状元,无论是身份还是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
秦臻在队伍中,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并未出来说话。不过心中倒是记住了孙悦军这个人。
这个人多半也是左相一脉的嫡系了。
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之前已经和自己水火不容的右相,此刻居然替自己说话!
倒是十分有趣。
他顺便看了一眼高位上的尧太组,顿时便明白具体是什么情况。
此刻,尧太组高座于龙椅,面色如常的看着下方两人辩论,只是那双如常的眼里,藏着别样的意味。
乾清宫
左相与右相两人就秦臻是否任职临安府尹一职展开舌战。
双方各自举例,而渐渐地左相这一方的弱势显现出来。
至于原因,就是孙悦军此人比来比去,似乎只有状元这个头衔能比过秦臻,其他的功绩愣是没一个能比过的。
就拿政绩来说,孙悦军在淮水当了五年知县,只有前面一两年的政绩达标,后面几年虽不至于太离谱,但仅仅是刚刚达标的那种程度。
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种人,除了身份和资历,一无是处。
而且,左相一开始提议是他,纯粹是昨晚这家伙送了礼!
按道理来讲,这种位置无论是哪个官员都会争上一争,不可能尧太组说是谁就是谁。
但是你右相什么意思?
平日里不就是你老和陛下唱反调吗,怎么今天反而是顺着陛下的话说了?
能够爬到这个位置的都是人精。
左相一想到这儿,就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
再一看尧太组的脸色。
虽不至于黑成锅底,但那表情明显蕴含着怒气。
左相气得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杨康源这个老匹夫不讲武德,这是故意没透露消息给自己,想要坑他啊!
但现在箭在弦上,自己也不得不发了。
若是这个时候退却,那往后自己在殿堂上,就真比右相矮一头了。
于是乎,大殿中就出现了极为好笑的一幕。
右相声音不急不缓,所说之事有理有据,逻辑滴水不漏有迹可循;而左相则完全在死鸭子嘴硬,就抓着尉迟宇的年龄和身份两个方向深究。
秦臻见到这一幕,也不由觉得有些好笑。只是不知道尧太组要如何处理。
就在两人唇枪舌战之际,一人突然走出队伍,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陛下,臣有一言。”李柱国行礼说道。
尧太组眼睛一眯,心中略有疑惑,但还是点头道:“柱国请讲。”
“臣认为临安府府尹一职,尉迟宇完全能够胜任。”李柱国中气十足,完全胜过左相和右相。他继续说:“其人之才,从江南治水便可看出。不过一月便是成效显著,若任命临安府府尹,可兼并治水一职,将江南水患彻底根治,定能重现百年前江南盛世。”
李柱国侃侃而谈,单单这番言语却足让许多人惊掉了眼球,秦臻也是如此。
要知道在上一次朝会,李柱国可是被自己骂的不轻,现在不报复自己就算不错的了,居然还帮自己说话。
秦臻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下意识看向高位上的尧太组。
这莫不就是他太组的手段?
尧太组眼中同样闪过一抹意外之色。
不过李柱国这个时候站出来,能好能帮他的忙,当即开口说道:“柱国言之有理。左相,右相,此事不必再争论了。若无其他举荐人员,临安府尹一职便任命尉迟宇,大婚之后即可上任!”
“是,陛下!”左相松了口气,立刻行礼道。
“陛下英明!”右相与李柱国同样行礼。
此刻,海大桂取出圣旨,上前一步打开宣布:”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临安府府尹空缺,尉迟宇德行上佳,江南治水有功,故任命临安府尹,大婚之后,即可南下任职,钦此!”
众人见此,心中反应过来:这哪里是朝议,根本是早就内定好了!
杨康源见到这一幕,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左相脸色一变,恨恨地瞪了右相一眼:这老匹夫坑我!
李柱国表情也略有意外,却是转头看了秦臻一眼,见他面色不变,心中便有思量。
此刻,秦臻走出队伍,行礼叩谢,“臣,谢主隆恩。”海大桂上前,将圣旨放在秦臻手上。
“爱卿平身,望爱卿励精图治,继续整顿江南,还江南一个百年盛世。”
尧太组面带笑容,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秦臻收好圣旨,自信回答:“请陛下放心,臣必不辜负陛下所托。”
“那就好,下去吧。”尧太组说完,脸色又恢复平常那般平淡之色。
“是。”秦臻回到朝臣队伍中站定。
这时,海大桂又说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戏演到这里,众人也明白今日的重头戏算是过了。
但有些大臣却脸色古怪地看了看手中准备好的奏章,顿时觉得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这些奏章无一例外,都是打算状告尉迟宇的。
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胆子说出来。直得把奏章揣好,不敢让其他人发现。
现在尉迟宇可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若是被人告到他哪儿去,难保尉迟宇不会对付自己。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便是例行公事,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决议。尧太组基本都是当场做出了决策;若是需要再议的,则让海大桂收好,晚些时候再答复。
秦臻倒是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若哪个地方可以快速准确地接触到全国最新信息,那无疑是每日的早朝。
这么仔细听下来,倒真让秦臻收到了不少消息。
“退朝!”
随着一声退朝,尧太组离开,一众大臣也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大殿。
不过秦臻还没走几步,就有不少官员围过来祝贺他。
对于这些人秦臻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实际答应什么事,笑着应付过去了。
等好不容易打发了前来的道贺的官员,秦臻又被另外一个人给拦住了。
李柱国——李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