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居然在这里还能看见军阵。既然如此,本军师就陪你好好玩玩。”陈一元脸上浮现玩味的神色。
不过旋即,他的神色也是严肃起来,拿起令旗开始指挥。
令旗挥动,叛军在旗号的指挥下开始进攻,留守一千人作为后备,剩余四千人则分为两股力量,以左右包抄的形式向守军重来。
“来的好!”
面对如此进攻,诸葛亮顿时大笑一声,令旗挥动,指令传达。
只见呈现椭圆形的军阵开始变化,骤然凹陷称为一个半圆,就如同被咬了一口的月饼一般。
这便是盾龟阵的子母阵变化——口袋阵亡。
面对夹击而来的敌军,诸葛亮并未防守,而是领着口袋阵直接向其中一支队伍咬去。
陈一元眼睛一眯,有些看不懂眼前的军阵。这两千人是怎么敢来吃四千人的?
“如此狂妄自大,那也别怪老夫不客气。”
见对方一意孤行,陈一元冷笑声,直接挥动令旗。
两支军队最终碰撞在一起。然而陈一元想象中撕裂对方的画面并没出现,反而是陷入了胶着。
用更加准确的话来说,是诸葛亮的军队咬住了两支军队中的一支。这导致陈一元另外一支队伍在外围根本插不上手。
看似破绽百出的阵型,在双方接触后却发生了惊人的改变。
盾龟阵看似奇怪充满破绽,实则布置了诱饵。此时正死死咬住左边队伍的进攻方,打的异常激烈。
抵御右边夹击的队伍则为守方,此刻与右边的队伍混战在一起,不让这支队伍前进一分一毫。
如此情况之下,就出现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一支队伍被不停的吞噬,而另一支队伍则只能干看着。
“这军阵有古怪,等等,他们的盔甲似乎也有问题。”
陈一元也算是饱读兵法之人,当即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诸葛亮派出的这两千人个个身强体壮,同时盔甲武器也极为厉害,一个人能够硬扛自己两个士兵的攻击。
这样一来,人数上的优势反而不那么明显,但装备上的差距却极为显眼。
“这家伙是故意激将于我,让我丢了判断之心。以此疏忽,终归是太大意了。”陈一元深吸口气,迅速镇定下来。
当即,他挥动令旗,开始转变阵法。
另一边,少年也感觉到对方军阵的变化,不但没有气恼,脸上反而露出笑容。
“若是这样就落败了,那这毛志龙当真成不了大事。”
诸葛亮微微一笑,旋即战意盎然。
一旁的徐庶见此,心中也有自己的分析,与自家师弟豪气万丈的气势相比,徐庶的见解则更为现实。
短暂的交锋过后,陈一元因轻视对方导致落入下风,但他毕竟是一个老将。徐庶师兄弟加起来的岁数都没有他大。
所以按照徐庶的估计,这一战胜算依旧不大。一旦陈一元兄稳住阵脚,就是反击的开始。
盾龟阵确实厉害,但相对的弱点也很明显,为了兼顾内部防御,便是牺牲了机动性。
这也是陈一元为何要兵分两路的原因。
果不其然,就在徐庶还在分析的时候,叛军的军队已经转换了新的阵法。与此同时,临安城五里外,一支规模五千人的军队正在快速靠近。
秦臻脸色舒缓不少,不少消息都证实临安城依旧还在手里。
“大人,据斥候来报,守军似乎在和叛军打野战。”这时,又一个消息传来。
秦臻不由微微颤动,随后说道:“命令全军加快速度,不得有误!”
一时间,这支军队的速度同样加快了不少。
粮仓方向,李华元骤然发现临安城方向出现了喊杀声,心中不由闪过一抹疑惑。但紧跟着各种消息传来,让他脸色逐渐黑起来。
“临安城的控制恐怕出问题了,命名部队即可动身,返回临安府!”
不过此时,秦臻等人向临安城直奔而来。
最先到达的是秦臻带领的五千兵卒。秦臻在察觉了战场情况之后,二话不说就加入了战斗。
等陈一元反应过来的时候,周围的部队早已经被秦臻的人所包围,而他也被俘虏了。
徐庶来到秦臻身前,笑着说道:“大人,您来得太及时了。”
秦臻的加入可以说是在战局最为关键的时候。此时双方的兵力纠缠不清,根本不可能立刻退出。
这样一来,秦臻的加入就能够瞬间将他们包围。
秦臻笑了笑,随后又立刻说道:“多谢夸赞。好了,时间不等人,我们立刻进入临安城!”
“是,大人!”众人点头。
当即,众人便率部进入临安城之中,而这之中有三千人的配置悄却然离开了临安城,从另外一条路向粮仓前去。
就在他们刚刚进入临安城不久,李华元的几万人便姗姗来迟,见到临安城外的战斗痕迹,他的脸瞬间黑的如同锅底一般。
陈一元竟然被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临安城之中的人?
“全军听令,即刻攻击临安城。”他深吸一口气,随后下达了命令。
无论是不是临安城之中的部队做的,现在攻击临安城,确实是一个十分好的选择。
然而就当攻城之后,李华元又赫然发现,守军的数量明显变多了。
不仅如此,斥候也传来其他消息,有一支部队从苏州向临安城前进,最多再有五个时辰的距离,这支部队便会到达临安。
看了一眼工程的进度,别说五个时辰,恐怕一天都未必能够拿下临安城。
无奈之下,李华元只能叹了口气选择了退兵。而这一退,他便直接从临安府退了出去,驻扎在了临安府旁边的州府中。
浩浩荡荡的进攻,并以这般草草了事,让众人见了都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但其实若不是秦臻在合适的时间赶回临安府,又恰好用计谋俘虏了陈一元,整个事情的走向未必会有这么清晰。
临安府
连续几日的围攻让城内的百姓人心惶惶。但对于安抚明民心这一点,徐庶是专业的。因此秦臻的直接将战后重建工作交给了他。
而秦臻自己则连续成立了两个新部门——科研部和神臂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