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桂听此,立刻回答:“陛下,近期也就临安城稍微好一点,驸马爷过的还算不错。根据消息来报,驸马爷似乎组建了两个新部门。”
“新部门?说来听听,这小子主意确实多。”
尧太组闻言,脸上上浮现出一丝好奇之色。
“两个部门分别是科研部和神臂营,这个科研部目前只有两人,所做之事,老奴不太清楚;不过这个神臂营则是弓箭手的部队,数量在五百人……”海大桂缓缓向尧太组解释。
“不知道科研部是干什么的?”尧太组看了他一眼。
海大桂见此立刻说道:“老奴一定回去仔细打探,请陛下放心。”
尧太组微微点头,又问道:“其他的呢?”
当即,海大贵其余事件一一说出来,尧太组听的时而点头,时而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小子总能给我一些惊喜。他这个军事堡垒若是能够成功,确实可以抵御数万的大军。”尧太组忍不住夸赞,“不过缺点也是有的。如果对方的人数达到十万人以上,这堡垒便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了。”
“至于锻刀一事,想法不错,但短时间内很难成功。”
尧太组对事件一一点评,海大桂在一旁虚心听着,将要点暗暗记在心中,回头编写成信件送到尉迟宇手里。
毕竟,这是尧太组对驸马的提点。
所以当秦臻收到海大桂的信时,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这可是尧太组第一次给自己所做之事提意见。
还别说,心中有点暖暖的。
不过,当看到尧太组送来的物资时,秦臻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一艘大船停靠在临江渡口。
渡口上,秦臻等人早已等待多时。
一名官员下船来到秦臻身前,“尉迟大人,下官吴白,是此次的差送官员。这是货物名录以及书信,还请大人查阅。”
吴白递出一份名录,名录上记载着本次运送的货物。
秦臻接过看了一眼,大多数的物资都很平常,唯有其中一项却没写名字,这让他内心一震。
这莫不就是尧太组给的东西?
“吴大人,这一项物资是什么,为何没有名字?”秦臻询问道。
吴白看向清单,摇头道:“大人,下官也不知。下官收到的命令便是将此船安全送达大人手中。”
秦臻了然点头,估计是错不了了,“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待他离开,秦臻将书信打开。果然不出所料,书信表明没有名字的物资就是尧太组给的神秘物件。
不过这“物件”,着实让秦臻震惊了一把。
“三百万两白银!尧太组这手笔……难怪朝中大臣反应那么大。”秦臻看完书信,一时哭笑不得。
之前自己募捐了几百万两就已经惹得那些官员不痛快,如今尧太组又顶着压力送来这么多,朝中局势恐怕很复杂了。
“宋江,你去清点一下货物,特别是最后一项,切莫不要遗漏了。”秦臻将清单交于宋江,
“是,大人。”宋江点头,带人离去。
一个时辰后,宋江返回,所有货物确认无误。
三百万白银能做什么?
能做的太多了!
秦臻当即命人秘密将这三百万两白银护送到府邸中,让宋三、宋四两人看管。
至于这三百万两如何使用,那便是当前第一重要的事——扩军。
既然尧太组下放军权给自己,若是自己不抓住机会,那可真是愧对这个机会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临安府确实缺兵。
扬州与交州两地的敌军加起来都快二十万了,他一个临安府才区区一万人!
不扩军等着等死吗?
“新兵至少练三个月才能初成规模,也就是说还得保证三个月的安全期。”秦臻思索着计划。
至于三个月的时间如何争取,只能先交给诸葛亮的游击军拖延了。
当天,秦臻就下令征兵。
整个临安府常住人口在五十万左右,按照五十个老百姓养一个兵的情况,起码能征兵一万。
以秦臻的想法,这支军队人数可以不多,但一定要精锐。
这支军队不是要屯田的士兵,而是完全的作战士兵,只负责训练和打仗。
征兵速度很快,仅仅一天时间,这一万新兵就已全站在校场上。
对于这样的征兵速度,秦臻表示很惊讶。
在他的记忆中,古代人十分厌恶战争。对于百姓来讲,战争会死很多人,但秦臻不知道的是,战争也是新机遇,新时代的开始。
大尧江南的动荡已经深入人心,比起那些愿意安稳度日的人,也存在着许多愿意乱世搏命的人。
对于军队的训练,秦臻并不拿手。但这并不重要,他的脑袋里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用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便根据目前的情况制定了这支军队的建制。
首先是在体系上,依旧延续大尧军队建制。其次就是训练方法,经过前世军队熏陶,秦臻还是决定根据前世的练兵来进行训练。
虽然时代不同,但军队的职责一直没有改变。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手底下的人叫苦不迭。毕竟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站队列,而且一站就是几个时辰,无论是下雨还是烈日。
几天下来,下面的人已经劳烦不断。
对此,秦臻倒是没说什么,毕竟他当初才开始站队列的时候也是这种心理,认为站队列有什么用,无非就是走的齐一些,看起来有气势一点,真要打起仗这些有啥用。
但站队列的目的真的是这样的吗?
那可不见得。
他也是后来才明白,站队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养成服从性和纪律性,这两项在军队之中尤为重要。
若是打仗的时候没有较高的服从性,就极度容易出现发号施令出错的时候。
新兵的训练,秦臻看在眼里,从一开始的稀稀拉拉,到现在几天过去,已经初步有这成效,老实讲进度很慢,但这一点是秦臻是肯定不会松口的。
对于这个训练,徐庶和诸葛亮都一时间没看明白,因此纷纷跑来请教。
凉亭之中,徐庶与秦臻相对而坐。
“大人,新兵的训练是否有些不妥?”徐庶疑惑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