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目录
第180章 凯旋门下,最毒的捧杀!许都城外,十里长亭。
旌旗招展,数十万百姓自发涌出城池,将官道两侧堵得水泄不通!
他们翘首以盼,望向北方。
“来了!来了!”
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一队风尘仆仆的队伍缓缓行来。
数十名身穿稷下学宫青衫的年轻学子,护卫着一辆朴素的马车。为首的,正是新晋冠军侯,郭嘉!
“郭侯!神人也!!!”
百姓们激动着欢呼着。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奉孝在,则汉室兴!”
司马懿也随着人群的狂欢跪倒当场。看着司马中军的拜服,周围百姓都叹服。
“看见没!连司马中军都服了!”
“那是!冰神之威,谁敢不服!”
但是这是司马懿的手下却都发出一阵阵赞叹。
“请丞相,尊郭侯为——‘国师’!!!”
“请丞相,命郭侯统领天下兵马!北拒蛮夷!南平江东!一统天下!”
“国师!!!”
“统领天下兵马!!!”
国师!那是帝王之师!地位超然于百官之上!
统领天下兵马!那更是要将整个大汉的军权,集于一人之手!
只见曹操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
郭嘉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司马懿这一招,将自己高高捧起,捧到了一个功高盖主,甚至足以威胁君权的绝境!
郭嘉听闻此语不免忧虑的对着曹操说道。
“臣,不敢居功!”
“此战之胜,非嘉一人之功!”是丞相天威浩荡,坐镇中枢,运筹帷幄,方有臣前方寸功!”
“是三军将士用命,浴血奋战,不畏生死,方能全歼来犯之敌!”
“更是老师江源先生,以‘格物’之学,开我等蒙昧,照耀我等前行之路!‘硝石制冰’之术,不过是老师浩瀚学识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炯炯,声音铿锵有力!
“若论‘国师’!”
“臣以为,普天之下,唯卧龙岗上,江源先生一人,可当此名!!!”
郭嘉这番话,巧妙地将所有的功劳,分毫未取地,全部推了出去!
“臣,更不敢统领天下兵马!”
“臣不过一介书生,一谋士尔!只愿常伴丞相左右,为丞相之千秋伟业,添砖加瓦!此生,足矣!”
司马懿脸上的得意渐渐消退。
曹操听闻此语满意道。
“好!”
“好一个郭奉孝!”
“不骄不躁!知进退!明得失!”
“孤有奉孝,何愁天下不定!”
曹操紧紧握住郭嘉的手,君臣之情,溢于言表!
紧接着话锋一转,对着司马懿说道。
“仲达。”
“你,很好。”
仅仅三个字!
让司马懿浑身一颤,充满了落寞的寂寥。
“多谢……丞相……谬赞……”
司马懿身体瘫软在地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奉孝,与孤同车!”
“返回许都!”
百官震惊!万民欢呼!
曹操拍着郭嘉的手背,状似无意地笑道:“奉孝啊,今日之事,你应对得很好。”
“多亏丞相信任。”郭嘉谦卑道。
“奉孝。”
“司马懿今日之举,虽是毒计……”
“却也……提醒了孤。”
“你的功劳,确实太大了……”
郭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荆州,战局的走向,以一种诡异的方式陷入了僵持。
周瑜的江夏郡,在海量金钱的堆砌下,成了一座黄金之城。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繁华得令人炫目。
而诸葛亮的荆南四郡,虽然穷得叮当响,却民心归附。官吏与百姓同耕同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宛如一方世外桃源。
“富在江夏,心在荆南!”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荆州一分为二,也让周瑜和诸葛亮这场阳谋对决,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谁也奈何不了谁。
……
卧龙岗,茅庐之内。
青烟袅袅,茶香四溢。
江源听着青衣童子关于南北两方,郭嘉与周瑜、诸葛亮近况的汇报,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一个用‘格物’破了北境之危,一个用‘大义’玩起了荆州竞赛。”
“不错,都有长进。”
他随手拿起一枚黑子,又拿起一枚白子,却没有落在棋盘上,而是在指尖轻轻抛动。
“不过,都还只是在玩‘术’的层面。”
江源的目光,落在了那副巨大的天下舆图上,视线最终定格在了荆州的位置。
“富裕,只是表象。”
“民心,也可能只是一时的感动。”
“真正的‘天下’,是面对煌煌天威,面对天灾人祸时,守护万千生命的能力!”
江源的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
“棋盘,要被搅动了,这一次我们的对手用更加惨无人道的方式想破坏我们的理想。”
“这一次就当给我的这几位学生,加上一道真正的‘附加题’了。”
“这即将而来的灾祸,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好。”
数日之后。
江夏郡与荆南交界处,一个名为“三不管”的偏僻村落。
这里鱼龙混杂,往来的商旅、流民、溃兵在此交汇。
村口,一个刚刚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汉子,正大口喝着生冷的河水,突然,他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
周围的人还没反应过来。
那汉子便开始剧烈地抽搐,浑身滚烫如火烧!
人们惊恐地发现,在他的脖颈和手臂上,竟浮现出了一片片诡异的红色斑点!
“瘟!是瘟疫啊!”
人群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轰然散开!
短短半日之内,那个汉子便在痛苦的哀嚎中,七窍流血而亡!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那诡异的瘟疫,借由那些四散奔逃的商旅和流民,迅速向着繁华的江夏郡和安定的荆南四郡,疯狂蔓延!
一个!
十个!
一百个!
一千个!
染病者高烧不退,身上红斑密布,快则一日,慢则三日,必死无疑!
之前“富在江夏,心在荆南”的祥和景象,被彻底撕得粉碎!
死亡的阴影下,人人自危!
……
江夏,都督府。
周瑜急得直冒汗,面对着这样一场来势汹汹的天灾人祸,也是束手无策。
“瘟疫?!”
“好端端的,哪来的瘟疫?!”
“报——!”
一名亲卫冲了进来!
“大都督!不好了!城西的贫民窟,一夜之间,倒下了三百多人!症状……症状和传闻中的一模一样!”
“报——!”
又一名斥候冲入!
“大都督!我们派去封锁道路的军队,有十几个弟兄也染上了!现在全都高烧不退!”
一旁的鲁肃,急得满头大汗。
“大都督!这瘟疫来势汹汹,前所未见!当务之急,是立刻控制住它!否则,我江夏……危矣!”
“慌什么!”
周瑜猛地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铁血的狠厉!
他周公瑾,连曹操八十万大军都不怕,还会怕区区一场瘟疫?!
“传我将令!”
“第一!斥资千万!从此刻起,封锁江夏全郡!军队上街,设下关卡!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违令者,杀无赦!”
“第二!城内所有染病之人,不论身份!全部给我强行带走!集中隔离到城外的军营里去!”
“第三!贴出榜文!高价悬赏!全天下搜罗名医!收购药材!但凡能治此病者,赏万金!封万户侯!”
周瑜的命令,果断而霸道!
他相信,在这世界上,就没有钱和权解决不了的问题!
然而!
他第一次,失算了!
命令下达的第二天,江夏城东,一个江东世家的大族府邸,直接冲开了军队的封锁!
“我乃顾氏子弟!我儿只是偶感风寒!你们凭什么抓人!”
一名锦衣中年人,指着军队校尉的鼻子破口大骂!
“滚开!耽误了我儿的救治,你们担当得起吗?!”
校尉面露难色:“顾大人,这是大都督的命令……”
“周瑜的命令?!”
那顾大人冷笑一声。
“他周公瑾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我江东孙家的一条狗!也敢管到我顾家的头上来?!”
“给我冲出去!我看谁敢拦!”
顾家的私兵与封锁的军队,当街对峙,剑拔弩张!
同样的一幕,在吴郡、张氏等各大世家府邸前,不断上演!
周瑜的铁血封锁,在盘根错节的江东世家面前,形同虚设!
而更让他绝望的是,那些被他高价请来的名医,面对这种诡异的瘟疫,一个个束手无策!
药材的价格,被炒上了天!
一碗普普通通的汤药,甚至需要百金!
富人区的世家子弟,还能靠着金钱和名贵的药材吊着命。
而贫民窟里,那些被封锁在肮脏小屋内的百姓,只能在绝望中等死!
“凭什么啊!凭什么他们有药吃,我们就得等死!”
“周瑜大都督呢?他不是说要救我们吗?!”
“救?他救的都是那些有钱人!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吗?!”
怨气,如同瘟疫本身,在江夏的底层疯狂滋生。
周瑜引以为傲的“金钱万能论”,在天灾面前,第一次,彻底失效!
他站在都督府的高楼上,看着远处贫民窟升起的焚烧尸体的黑烟,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
荆南,公安。
气氛,同样凝重到了极点。
“军师!南郡失守了!十几个村子,都发现了疫病!”
“军师!武陵郡也……”
刘备急得在府邸内来回踱步,一张仁义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心痛。
“军师啊!这可如何是好啊!我们府库里那点钱,连给将士们发军饷都紧巴巴的,哪有钱去买那些天价的药材啊!”
张飞豹眼圆睁,急得直跺脚。
“这瘟“疫”比曹贼还他娘的狠!看不见!摸不着!这仗怎么打!”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微闭,一言不发,但紧锁的眉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沉重。
整个府邸,愁云惨淡。
就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之时。
诸葛亮却异常的冷静。
他没有像周瑜那样下达铁血命令,而是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江源当初赠予他的手札——《格物初探》。
他点上油灯,彻夜研读。
“老师曾言,世间万物,皆有其理……”
“瘟疫,亦是一种‘物’,它既能传播,便有其传播之‘理’……”
“水……空气……接触……”
第二日,天还未亮。
诸葛亮走出书房,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主公!”
“亮,有办法了!”
他直接下达了一连串与周瑜截然不同的命令!
“传我将令!”
“第一!立刻启动‘官吏下乡’体系!所有官员,深入村落,安抚民心!告诉百姓,不要慌!主公和我们,与他们同在!”
“第二!在荆南四郡,全面推广‘防疫三宝’!”
“防疫三宝?”刘备愣住了。
“没错!”
诸葛亮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道具,高声宣布!
“其一,勤洗手!”
“其二,喝开水!”
“其三,戴口罩!”
他拿起一块用几层麻布缝制的简易口罩,亲自给刘备戴上。
“老师曾隐晦提及,某些病祸,乃是由口鼻而入!此物虽简陋,或可阻挡一二!”
“还有,立刻派人张贴告示,发动所有百姓,依据老师所赠的《神农百草经》残篇,上山采集中草药!熬制大锅汤药,免费分发给所有百姓!”
“我们没钱买名贵药材,但我们有力气,去采摘那些不要钱的草药!”
刘备听得目瞪口呆!
这……这就行了?
不封城?不抓人?就靠洗手、喝开水、戴口罩?
这未免也太儿戏了吧!
但看着诸葛亮那充满智慧与自信的眼神,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
“好!就按军师说的办!”
于是,整个天下,最奇特的一幕,再次上演!
周瑜的江夏,街道上是手持兵刃的士兵,空气中弥漫着恐惧、绝望和浓烈的药味。富人区和贫民区,被一道无形的墙,隔成了地狱和人间。
而诸葛亮的荆南,田间地头,是官吏们带着百姓,一边高唱着战歌,一边搭建起一座座大锅,熬煮着气味刺鼻的汤药。每个人的脸上,都戴着滑稽的麻布口罩,眼中虽有忧虑,但更多的,是一种官民一心,共抗天灾的希望!
然而,瘟疫的恐怖,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无论是周瑜的金钱,还是诸葛亮的“三宝”,都只能延缓,却无法根除这场灾难。
死亡的人数,依旧在不断攀升。
就在两方都快要撑不住的时候。
瘟疫的核心爆发地,“三不管”村落。
那个第一个发病的流民,在被隔离后,病情突然极度恶化,浑身抽搐,眼看就要断气!
两边派出的医者,都束手无策!
就在这最绝望的时刻!
两匹快马,同时从卧龙岗的方向,疾驰而来!
一封一模一样的信,同时送到了周瑜和诸葛亮的手中!
两人急切地拆开信封。
信上,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一张画着几片琉璃叠在一起的,结构古怪的器物图。
图下,还有一行铁画银钩的小字。
“此疫之解,非在药石,而在‘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