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目录
第136章 皇叔再访,雪中长立见诚心!司马镜猛地站起身,感受着大脑中那澎湃涌动的算计与谋略,一种将整个天下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绝对自信。
“这智商再次占领高地的感觉真好啊”
“江源!江源!”
“你算计再深!你布局再妙!又如何?!”
“终究!还是要按照我给你写好的剧本走!”
“徐庶!终究还是进了曹营!”
“他,终究还是成了我司马镜棋盘上的一颗子!”
“你输了!你已经输了!!!”
就在他狂欢之际。
一道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密室门口走进,跪在司马镜面前。
是司马懿。
他脸上的神情,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先生。”
“我们……错了。”
司马镜的狂欢戛然而止!
“你说什么?”
密室内的烛火,在司马懿的脸上,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
“先生,我们都错了。”
“徐庶去河北,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江源这一手,不是弃子,而是……落子!”
“他这是要用丞相的资源,用丞相的粮草,用丞相的地盘!”
“在北方……为他自己……”
“培养信徒啊!!!”
司马镜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你说……什么?!”
“就在刚刚,徐庶在丞相府门前,写下了‘民生’二字!”
司马懿的声音都在颤抖!
“那不是写给曹丞相看的!那是写给天下人看的!更是写给江源,写给他那所谓的‘大道’看的!”
“他要去的,不是曹营!”
“而是另一个……卧龙岗啊!!!”
司马镜自负的说道。
“不可能,他江源不过是我的手下败将,他徐元直写出‘民生’二字又能翻起什么浪花,不过都是在给我送天道奖励罢了。”
司马懿看着眼前之人刚愎自用的模样,心中不免暗自摇头。
心中暗道这个棋手和江源比起来差远了,自己总有一天要取代他成为真正和江源对弈之人!
……
南阳,卧龙岗。
不过半日的工夫,鹅毛般的大雪,便已铺天盖地而下!
一辆马车,在山脚下,缓缓停住。
刘备,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抬头,望向那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的山门,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
“二弟,三弟。”
“你们,便在此等候。”
刘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张飞急了!
“大哥!这雪下得这么大!山路又滑!你一个人上去,俺不放心!”
关羽那双丹凤眼,也微微眯起。
“大哥,我等同去。”
“不必了。”
刘备摇了摇头。
他从车上,取下一件蓑衣,披在身上。
“心不诚,则事不成。”
“此行,备,一人足矣。”
说罢,他再不回头,独自一人,顶着那漫天风雪,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山上走去!
山路崎岖,积雪湿滑。
刘备的脚步,却异常沉稳。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那日,老农脸上那满足的笑容,回响着学堂里,那充满希望的朗朗书声!
终于!
那座熟悉的学宫山门,再次出现在眼前!
依旧是那个清秀的少年。
少年看到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是深深的敬佩。
他对着刘备,躬身一揖。
“刘皇叔,您又来了。”
刘备掸了掸身上的积雪,对着少年,郑重还礼。
“备,再来求见江源先生。”
少年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皇叔,实在不巧。”
“老师,正在闭关,钻研学问。”
“他吩咐过,任何人,一概不见。”
又是闭门羹!
若是换做旁人,早已拂袖而去!
刘备,却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备,知道了。”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也没有离去。
他只是走到学宫门外的一片空地上,收敛心神,整了整衣冠。
然后,就那样,笔直地,站着!
任凭那风雪,吹打在他的身上!
任凭那刺骨的寒意,侵袭着他的四肢百骸!
雪,越下越大。
很快,他的头顶,他的肩膀,便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
渐渐地,他整个人,仿佛都与这片天地,融为了一体!
远远看去,竟像是一个……雪人!
学宫之内。
一间温暖的书房。
庞统透过窗户的缝隙,看着雪中那个倔强的身影,啧啧称奇。
“孔明,你看。”
“此人,倒有几分毅力。”
“元直的眼光,果然不差。”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诸葛亮。
他手持羽扇,看着窗外的雪人。
“毅力可嘉。”
诸葛亮摇了摇头,声音平淡。
“但老师要看的,不止是毅力。”
“更是他那颗心……”
“是否真正为天下苍生而跳动。”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从清晨,到正午。
从正午,到黄昏。
刘备,就那样在雪中,站了整整一天!
他的嘴唇,早已冻得发紫!
身体,在寒风中微微颤抖!
睫毛上都挂满了冰霜!
可他那条脊梁,却始终如一杆刺破苍穹的长枪!
从未弯曲分毫!
学宫之内,那些出来打扫积雪的学生,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
这,就是那位名满天下的汉室皇叔吗?
为了求贤,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终于!
在天色即将彻底暗下来的时候。
学宫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
还是那个少年。
他走到刘备面前,看着这个几乎已经被冻僵的“雪人”,眼神中的敬佩,再也无法掩饰!
他对着刘备,深深地,长揖及地!
“皇叔!”
“老师说,时机未到,请回吧。”
“若心意真诚……”
“七日后再来。”
时机未到?
七日后再来!
刘备那几乎已经麻木的大脑,在听到这几个字时,猛地一颤!
一股狂喜,如同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有希望!
有希望了!
他强撑着早已冻僵的身体,对着学宫深处,对着那扇紧闭的窗户,再次,长揖及地!
“多谢先生!”
“七日后,备……”
“必当再来!!!”
说罢,他再不迟疑,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下山去!
他没有看到。
就在学宫最高处的一座观星台上。
一道身影,正凭栏而立,静静地,看着他那在风雪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正是江源!
他的手中,正拿着一本刚刚完稿,墨迹未干的书册。
封面上,是三个古朴而厚重篆字——
《民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