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目录
第140章 卧龙出山,新野气象新!刘备带着诸葛亮归途的马车中。
“大哥。”
张飞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对面正襟危坐的诸葛亮,嘴里忍不住嘟囔起来。
“这……这位军师,看着比元直还瘦弱。”
“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真能带咱们哥几个,跟曹操那帮虎狼之师干仗?”
关羽那微闭的丹凤眼,猛地睁开!
“三弟!休得无礼!”
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摇,脸上没有半分恼怒,反而对着张飞,温和地点了点头。
“翼德将军所言,不无道理。”
“亮,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论冲锋陷阵,确实远不及将军之万一。”
张飞一听,嘿,这小白脸还挺识趣。
他正想说点什么,却见诸葛亮羽扇一指窗外。
“主公,请看。”
刘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车窗外,是一片被积雪覆盖的荒地,杂草丛生,不见人烟。
“此地,方圆不下三百亩,地势平坦,却荒废于此,实在可惜。”
诸葛亮的声音不疾不徐。
“亮观其土色,并非瘠薄之地,只需将西侧那条‘育水’支流,引一道水渠过来,便可化为上等良田。”
他又指向另一侧。
“那条河道,淤塞已久,水流不畅。若能组织民夫,加以疏浚,非但能多得百亩河滩地,更能利用其落差,兴建水力磨坊,其效率,十倍于人力畜力!”
“还有那片桑林,只需再建一座水力纺车作坊,新野一地之百姓,冬日便再无缺衣之苦!”
一番话,行云流水!
张飞听得一愣一愣的,满脸的迷糊。
“说……说这些有啥用?咱们不是要打仗吗?”
诸葛亮看了看张飞又转过头,看着刘备。
“主公。”
“兵者,凶器也。”
“民者,根基也。”
“根基不固,凶器再利,亦不过是空中楼阁,一推即倒!”
“亮,此番出山,辅佐主公。”
“首要之务,非是北伐曹操,亦非东征孙权!”
“而是……”
“变法!!!”
这,才是江源先生《民生论》的精髓!
这,才是那条通往“天下大同”的唯一道路!
听到此处的关羽抚着胸前长髯,对着诸葛亮,重重地点了点头。
“军师所言,暗合天道至理。”
“关某,佩服!”
张飞彻底傻眼了。
连他那眼高于顶的二哥都服了?!
“俺……俺听不懂啥叫根基,啥叫变法……”
他挠着头,瓮声瓮气地说道。
“但听着,好像……好像是挺厉害的样子!”
“这小白脸……啊不!军师!好像是真有大本事!”
一句话,引得车内众人,都会心一笑,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刘备紧紧握着手中的《民生论》,看着诸葛亮,眼神炽热,一字一句,郑重起誓!
“先生之言,振聋发聩!”
“备,此生!”
“必将江先生之宏愿,付诸于行!必将这《民生论》之大道,铺满天下!”
“若违此誓……”
“天人共弃!!!”
……
新野城。
当刘备的车驾返回时,早已得到消息的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夹道欢迎。
“玄德公回来了!”
“玄德公请回了新的军师!”
百姓们的脸上,写满了发自内心的爱戴与敬仰。
诸葛亮掀开车帘,看着窗外那一张张真挚的面孔,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看到,这些百姓虽然精神振奋,但大多衣衫褴褛,面有菜色。
他内心之中,对即将推行的“新政”,更添了一份紧迫感!
回到太守府,诸葛亮没有片刻休息!
一张张政令发出!
“令:全城招募青壮,于城西百里荒,开挖水渠!”
“令:征调城中所有工匠,于白水河畔,兴建水力工坊!”
“令:开官仓,放赈粮!凡参与工程者,每日管两餐饱饭,另有钱粮发放!”
“令:成立新野农学堂,由军师亲自授课,传授曲辕犁、堆肥法、良种培育之术!”
整个新野注入了全新的动力之后,开始火热运转起来!
城外,数千民夫被组织起来,热火朝天地开垦荒地,疏浚河道!
无数工匠,带着图纸,奔向河边!
短短数日!
新野城的气象,焕然一新!
到处都是勃勃的生机!到处都是对未来的希望!
太守府,议事厅内。
刘备、关羽、张飞看着各地汇总上来的进度简报,一个个喜上眉梢!
“先生真乃神人也!”
“有先生在,何愁大业不成!”
“不过十日!水渠已开挖过半!水力磨坊的地基也已打好!城中百姓,无不感念军师恩德!”
张飞更是咧着大嘴,嘿嘿直笑。
“俺现在算是服了!军师这脑子,比俺的丈八蛇矛还厉害!动动嘴皮子,比俺们打生打死一年,挣下的家当还多!”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中,亦是异彩连连。
就在众人为这全新的气象,欢欣鼓舞,展望未来之际!
“报——!!!”
一名探子,冲了进来。
“主公!大事不好了!!!”
刘备心中“咯噔”一下,猛地站起身!
“何事惊慌!”
“曹操大将夏侯惇!”
“亲率十万虎狼之师!”
“号称要踏平新野,活捉主公!!!”
“其先锋大军,已至博望坡!离此地……”
“不足三十里!!!”
“什么?!”
张飞那怒目圆睁,一把抓起丈八蛇矛,“噌”的一声站了起来,须发皆张!
“夏侯惇那独眼匹夫!安敢如此欺我大哥!”
“大哥!怕他个鸟!俺这就去,取了那夏侯惇的狗头!!!”
“三弟!不可鲁莽!”
关羽一把按住面色凝重!
就在这人心惶惶,一片混乱之际。
诸葛亮手摇羽扇,不急不慢的说道。
“主公勿忧,众位将军勿躁。”
“亮,初来乍到,寸功未立。”
“这位夏侯将军,倒是送了份大礼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