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脱胎换骨
烈火人龙2025-10-29 13:482,058

婚礼前一周,沈青禾开始出现妊娠反应。

早上起来经常感到恶心,食欲也不如以前。

徐牧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青禾,要不然婚礼推迟一下?”他担心地问道。

沈青禾摇摇头:“没关系,这些都是正常反应。”

“而且我也希望在孩子出生前,我们能有一个完美的婚礼。”

她的话让徐牧野更加坚定了要给她一个完美婚礼的决心。

他亲自到花店挑选鲜花,到酒店品尝菜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先生,您真的很用心。”花店老板感慨道,“这位新娘一定很幸福。”

“她值得拥有最好的。”徐牧野认真地说道。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徐牧野和沈青禾坐在新房里,看着满屋子的喜庆装饰。

大红的喜字贴在窗户上,粉色的气球飘在天花板下,玫瑰花瓣撒在床上。

“明天就是我们的大日子了。”沈青禾轻抚着肚子说道。

“紧张吗?”徐牧野握住她的手。

“有一点。”她笑了笑,“但更多的是期待。”

徐牧野将她拉入怀中。

“青禾,我保证给你一生的幸福。”

“我相信你。”她在他怀中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安全感。

窗外星光点点,仿佛也在为这对即将举行婚礼的恋人送上祝福。

明天,就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

两年后的春天,红旗厂。

阳光透过新落成的办公大楼的落地窗,将整个厂区照得金碧辉煌。

徐牧野站在十三层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脚下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厂区面积已经扩大了五倍。

原本破旧的车间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六座现代化厂房,银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最远处的那座厂房,正是刚刚投产的第三条刹车片生产线。

轰鸣的机械声从各个方向传来,重型货车进进出出,装载着红旗厂的产品奔向全国各地。

门口的保安亭旁,立着一块巨大的铜制厂牌:“红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面用英文标注着“HongqiAutomotivePartsCo.,Ltd”。

“徐总,财务报表出来了。”

肖伟业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摞厚厚的文件。

他穿着深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完全没了当年那副邋遢的模样。

“说说看。”

徐牧野转过身,接过报表。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的销售额突破了八千万。”

肖伟业难掩眼中的激动。

“净利润达到一千二百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三。”

徐牧野翻看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慨。

三四年前,红旗厂还是个濒临破产的小厂。

如今,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三亿大关。

“刹车片的市场占有率呢?”

“在华北地区,我们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七。”

肖伟业翻到另一页。

“全国范围内,也达到了百分之八。”

这个数字让徐牧野暗暗点头。

按照前世的记忆,再过三年,汽车工业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到那时,红旗厂的市场地位将更加稳固。

“林总工在哪?”

“在研发中心,正在调试新的减震器生产线。”

徐牧野走出办公室,乘电梯直达研发中心。

这里是红旗厂的大脑,也是徐牧野最重视的部门。

整整一层楼,三千平方米的空间,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设备。

林胡杨正和几个技术员围在一台机器前,额头上满是汗珠。

“老林,怎么样?”

“参数基本调试完成,明天就能投产。”

林胡杨摘下安全帽,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套设备是从德国进口的,精度比咱们原来的设备高了十倍。”

徐牧野走到机器前,仔细观察着这个庞然大物。

银灰色的机身上,各种指示灯闪烁着。

操作台上的显示屏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生产效率怎么样?”

“每小时能生产四百支减震器,是原来的三倍。”

林胡杨推了推眼镜。

“质量也更稳定,废品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

这个数字让徐牧野非常满意。

减震器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对精度要求极高。

能达到这种水准,说明红旗厂的技术实力已经跻身国内一流。

“老林,我有个想法。”

徐牧野拉着林胡杨走到一边。

“咱们现在的产品线还是太单一,应该考虑多元化发展。”

林胡杨点点头。

“您是想进军哪个领域?”

“发动机零部件。”

徐牧野的声音很轻,但林胡杨听得很清楚。

“缸体、活塞、曲轴这些核心部件,目前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技术,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林胡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作为技术出身,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挑战更高难度的项目。

“需要多大投入?”

“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五千万。”

徐牧野沉思片刻。

五千万不是小数目,但红旗厂现在有这个实力。

更重要的是,发动机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制高点。

谁能掌握这个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你先做个详细的可行性报告。”

“设备清单、技术路线、投资预算,都要列得清清楚楚。”

林胡杨用力点头。

“我这就开始准备。”

下午三点,市政府。

徐牧野坐在纪国纲的办公室里,手里端着一杯热茶。

“牧野,红旗厂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纪国纲放下手中的文件。

“现在不仅是咱们海阳的纳税大户,在全省也排得上号。”

徐牧野谦虚地笑了笑。

“这都是各级领导支持的结果。”

“特别是纪书记,没有您当初的信任,就没有红旗厂的今天。”

纪国纲摆摆手。

“你这是托词,成功主要还是靠你们自己的努力。”

“不过,我听说你今天来是有重要事情要谈?”

徐牧野点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纪书记,我想跟您汇报一个想法。”

“我希望在三年内,让红旗厂开始制造整车。”

纪国纲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顿。

整车制造?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够独立制造轿车的企业屈指可数。

继续阅读:第323章 红日东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86之我即浪潮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