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哥,你提醒我了。”
徐牧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激动。
“你这个主意,比我想的,还要更好。”
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秦栋梁能够理解的范畴。
他需要去找一个,能拍板,也懂政策的人。
“我得去一趟工业局。”
徐牧野站起身,脸上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决然。
秦栋梁看着他风风火火的样子,有些发懵。
“哎,你这小子,怎么说风就是雨的?”
“这大晚上的,你去哪儿找人啊?”
徐牧野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明天一早去。”
他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充满了力量。
“秦哥,谢谢你。”
“这事要是成了,你就是红旗厂的大功臣!”
话音落下,他的人,已经消失在了夜色里。
只留下秦栋梁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满头雾水地,看着桌上那两个核桃。
他挠了挠头,完全没搞明白。
自己不就是提了一嘴员工集资吗?
怎么就成了大功臣了?
……
第二天一早。
海阳市工业局的大楼,刚刚开门。
徐牧野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局长马保三的办公室门口。
他手里没有提任何东西。
对付马保三这种人,送礼,反而会落了下乘。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
马保三正戴着一副老花镜,拿着一个搪瓷缸子,小心翼翼地吹着上面漂浮的茶叶沫。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在他稀疏的头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那么陈旧。
“笃笃笃。”
徐牧野轻轻敲了敲门。
马保三抬起头,看到是徐牧野,略微有些惊讶,随即脸上便堆起了公式化的笑容。
“哟,是小徐厂长啊。”
“快进来,快进来坐。”
他放下茶缸,热情地招呼着。
“局长,没打扰您工作吧?”
徐牧野微笑着走了进去,很自然地在待客的沙发上坐下。
“不打扰,不打扰。”
马保三亲自给徐牧野倒了一杯热水道。
“你可是我们工业系统的红人,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他的话里,带着几分客套,也带着几分试探。
徐牧野没有绕圈子。
他知道,跟马保三这样的人打交道,开门见山,是最高效的方式。
“马局长,我今天来,是想跟您打听一件事。”
徐牧野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我想问问,咱们海阳市,现在有没有关于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试点政策?”
“股份制改革?”
马保三端着茶缸的手,在半空中,微微一顿。
他脸上的笑容,也瞬间收敛了起来。
这个词,对他来说,太敏感了。
他放下茶缸,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眼神变得有些锐利。
他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一遍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小徐,你问这个干什么?”
他的语气,明显谨慎了许多。
徐牧野迎着他的目光,不闪不避。
“马局长,您也知道红旗厂现在的情况。”
“我们想发展,想更新设备,但是,缺钱。”
“我考虑了很久,觉得股份制改革,或许是能让红旗厂,真正活过来的一条路。”
马保三沉默了。
他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上。
办公室里,只剩下老旧空调,发出的轻微嗡鸣声。
许久。
他才缓缓地摇了摇头。
“小徐啊,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前瞻性。”
“但是……”
他拖长了声音。
“据我所知,目前,我们海阳市,还没有接到任何关于股份制改革试点的正式文件。”
“省里,似乎也还在摸索阶段。”
“这件事,太复杂,牵扯的面也太广。”
“不是我们一个工业局,能说了算的。”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
既肯定了徐牧野的想法,又明确地表示,这事儿我管不了,也负不了责。
这在徐牧野的预料之中。
如果马保三一口答应下来,那他反而要怀疑其中有诈了。
徐牧野的脸上,没有露出任何失望的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马保三,等待着他的下文。
他知道,像马保三这种人,从来不会把话说死。
果然。
马保三沉吟了片刻,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小徐啊,你这个年轻人,我是很欣赏的。”
“有能力,有魄力,敢想敢干。”
他先是给了一颗甜枣。
然后,话锋一转。
“你提的这个事,我们工业局,确实说了不算。”
“股份制改革,这涉及到产权变更,涉及到国有资产,政策性太强。”
“这得市里,甚至是市委那边点头,才有可能。”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徐牧野。
“你不是跟市委的纪国纲副书记,关系很熟吗?”
徐牧野的心,猛地一跳。
他知道,戏肉来了。
马保三继续说道。
“纪书记,就在省里体改委进修过,现在呢,专门负责咱们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这事儿,他才是主管领导。”
“你要是能让他点头,那这事儿,我看就有戏。”
马保三说完,便端起茶缸,慢悠悠地喝了一口,不再言语。
他已经把路,给徐牧野指明了。
至于徐牧野敢不敢走,能不能走通,那就是徐牧野自己的事了。
反正,火烧不到他自己身上。
徐牧野站起身。
他朝着马保三,微微躬了躬身。
“谢谢马局长指点。”
“我明白了。”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从马保三的办公室出来,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
徐牧野站在工业局大楼的台阶上,眯起了眼睛。
他的脑海里,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路径。
想要推动红旗厂的股份制改革,马保三这里,只是第一站,一个用来打探消息的站点。
真正的关键,在纪国纲那里。
纪国纲。
那个正直,开明,有着强烈改革意识的市委副书记。
徐牧野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这件事,别人去办,或许是难如登天。
但他去,却有着天然的优势。
不仅仅是因为他来自未来。
更因为他知道,股份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他能向纪国纲阐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脱困的方案。
更是一个,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具有标杆意义的,改革样板。
他有信心,能说服纪国纲。
想到这里,徐牧野心中的那团火,烧得更旺了。
他没有片刻停留,转身走下台阶,开上那辆旧得快报废的伏尔加,朝着市委大院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