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行川温吞却坚定的声音,像是一道微光,穿透了会议室里弥漫的质疑与不满。
徐牧野看向这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师傅,心头涌起一股难言的暖意。
他知道蒋行川,技术扎实,为人却有些“面”,不喜欢出头,也不爱掺和是非。
今天能站出来替自己说话,已是极大的不易。
散会后,那些持反对意见的老师傅们三三两两地走了,脸上依旧带着不以为然。
徐牧野快步追上准备离开的蒋行川。
“蒋师傅,刚才……谢谢您。”
蒋行川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慢悠悠地摆摆手。
“谢啥。”
“我就是觉得,你这想法虽然大胆,但不是没道理。”
“厂里现在这光景,不变不行了。”
徐牧野心中一定,立刻拉住蒋行川。
“蒋师傅,既然您也觉得可行,那咱们合计合计?”
“这铺子,具体怎么搞?”
蒋行川被他拉着,也不恼,只是那不徐不缓的语速依旧没变。
“要我说,步子不能迈太大。”
“先搞一个试试水。”
他沉吟片刻,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划着。
“铺面位置得选好。”
“我看,就设在内环和二环路那个交叉口附近。”
“现在买得起摩托车的,大多是住市中心那一片的有钱人,或者做生意的。”
“他们进进出出,多半要经过那里。”
蒋行川眼神里透出几分老道的经验。
“而且啊,那地方我熟,路况不算最好,车子容易出毛病。”
“经常能看到有摩托车在那儿趴窝,等着人去拖呢。”
徐牧野眼睛一亮。
姜还是老的辣!
蒋师傅这选址,简直是精准打击。
“蒋师傅,您这主意太好了!”
“就定在那儿!”
第二天,徐牧野便拉着沈青禾,按照蒋行川指点的方向去找铺面。
两人骑着自行车,在初秋微凉的风里穿梭。
内环与二环交叉口附近,果然是车流密集地带,虽然还远不及后世的拥堵,但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已显出几分繁华。
他们转了几圈,终于在靠近路口的一个小巷子里,看到一间挂着“出租”牌子的小门脸。
门脸不大,也就二十来个平方,卷帘门锈迹斑斑,墙皮也有些脱落,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但胜在地理位置绝佳,正对着巷口,出来就是主干道。
房东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穿着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透着几分精明。
一听徐牧野想租来开修车铺,房东眉头微皱。
“修车?油污邋遢的,别把我这房子搞坏了。”
徐牧野笑着递上一根烟。
“大叔您放心,我们是正规单位出来的,保证干干净净。”
“我们是红旗汽修厂的。”
听到“红旗汽修厂”这块牌子,房东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些。
“哦?红旗厂的?”
“那可是老牌子国营大厂。”
“你们厂也搞这个?”
徐牧野顺势说道。
“这不是响应国家号召,搞活经济嘛。”
“厂里效益不好,我们出来自寻出路,也给厂里减轻点负担。”
沈青禾在一旁也适时补充。
“大叔,我们保证把卫生搞好,绝不给您添麻烦。”
她声音轻柔,笑容温婉,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好感。
房东打量了两人几眼,看他们穿着干净整齐,谈吐也得体,不像是一般瞎混的。
他又盘算了一下,这铺子空着也是空着。
“行吧,看在你们是红旗厂的面子上,租金给你们算便宜点。”
“一个月……八十块。”
这个价格在当时不算低,但也绝对不算贵。
徐牧野没怎么犹豫,直接点头。
“行!大叔,我们租一年!”
他当场就掏钱付了三个月的租金和押金。
房东爽快地拿出钥匙。
“那这铺子就交给你们了。”
“可得好好干!”
拿到钥匙,看着这间虽然破旧但承载着希望的小铺面,徐牧野和沈青禾相视一笑。
万里长征,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筹备。
徐牧野从厂里挑了三个手脚麻利、脑子也活络的年轻学徒,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跟着蒋行川学过一些摩托车修理的基础。
这三个年轻人听说要出来开铺子,虽然对修摩托车这事儿也犯嘀咕,但能跟着“大学生副厂长”出来闯荡,还不用在厂里看老师傅脸色,一个个都兴奋得不行。
徐牧野把这三人交给蒋行川。
“蒋师傅,这三个小子就拜托您多带带了。”
“技术上的事,您多费心。”
蒋行川点点头。
“放心吧。”
“都是机修的底子,触类旁通,不难。”
人员初步到位,接下来就是设备和配件。
简单的维修工具厂里能匀一些出来,但摩托车专用配件,尤其是那些进口车型的配件,厂里根本没有。
徐牧野首先想到的,就是于小剑那条倒卖配件的路子。
他记得于小剑说过,那些搞不到的稀罕零件,都是从解放桥那边的汽配市场弄来的。
那个年代,汽配市场鱼龙混杂,既有正规渠道的经销商,也有不少倒腾二手件、走私件甚至“老鼠货”的贩子。
徐牧野决定亲自去一趟。
沈青禾有些不放心,坚持要跟着一起去。
解放桥汽配市场离市区有点距离,尘土飞扬,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橡胶混合的刺鼻气味。
一排排简易的棚子和店铺挤在一起,挂着各种招牌,喇叭声、叫卖声、金属敲击声不绝于耳,显得格外嘈杂混乱。
徐牧野护着沈青禾,在各个摊位前仔细寻找着。
他需要的是一些常见日系摩托车的火花塞、链条、刹车片之类的易损件。
问了几家,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价格高得离谱。
就在他准备去下一个摊位时,一个熟悉又有些意外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牧野?”
徐牧野转过身,看到一个穿着干净白衬衫,气质文雅中带着几分硬朗的年轻人正惊讶地看着他。
“砚舟?”
来人正是他的发小,陆砚舟。
陆砚舟也是红旗厂子弟,父亲是厂里的老会计,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市交通局。
“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陆砚舟走上前,拍了拍徐牧野的肩膀,目光又落在他身边的沈青禾身上,笑着点了点头。
“嫂子也在。”
沈青禾微微红了脸,点了点头。
“砚舟哥。”
徐牧野解释道。
“过来找点摩托车配件。”
“你呢?交通局也需要来这种地方买配件?”
陆砚舟苦笑一声。
“别提了,还不是给局里那几辆老掉牙的摩托车找零件。”
“局里的采购渠道,哪有这些偏门玩意儿。”
他好奇地打量着徐牧野。
“红旗厂不是都从中福汽配拿货吗?怎么也跑这黑市来了?”
“再说,厂里修摩托车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