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的河边,一个大棚沿着河流长长的展开,足足有百来米长,孙念慈从医这么多年,也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病人。
孙念慈看到二十几个医者在百来号人之间穿梭,根本忙不过来。
白止看到孙念慈,眼里很是惊讶。
他走来孙念慈跟前,打着手语说:“谷主你怎么来了?”
“我恰巧有点事就过来看看,这里的情况怎么样?”孙念慈看着四周的病人问。
白止摇了摇头,一脸的疲惫。
边上一个姓王的医者插嘴说:“这里每天都有增加的病人,我们二十几个人每日每夜的看护也还是不够用,很多医者都快熬不住病倒了,很多人都已经想回去了。”
“这里人能跑不是都跑走了吗?为什么每天还有增加的病人?”孙念慈不解。
“唉,谷主有所不知道,卞都是赵国和燕国的边界,这瘟疫本就是燕国传过来的,大赵条件比燕国好,所以很多在燕国治不起病的百姓都逃到卞都找希望,连那些吃不起饭的难民也都往这里跑,因此这人就越来越多了。”王医者眼里充满了血丝,一看就是好几天没休息了,说话都无精打采的。
“那能容纳这么多人吗?”孙念慈担心地问。
“容不下也没办法啊,我们又不能把他们赶走,只能不断扩大这个大棚了。”王医者无奈地说。
“我们大伙都已经好几天没休息了,每天晚上和白天都要有人守着,以防有什么突发情况。这么多人不仅是药物匮乏,就连食物都很缺乏,我们都快熬不住了。”陈医者也过来苦着脸说道,每个人都已经快到了极限。
孙念慈看了看四周,每个医者都疲惫地看着她,孙念慈真心觉得对不起这些人,因为是她让他们来的,他们都是在鬼谷里跟了她好几年的属下,现在……早有几个熬不住的医者,一边熬药一边打瞌睡,还有些医者自己都病了还在坚持给患者看病的。
“你们放心,现在我来了,我会跟你们一起熬过来的,等朝廷的人员和药款到,我们就会好很多的。”孙念慈说这话的时候也就只能安慰这些不知情的医者,因为朝廷的药款什么时候到,谁也不知道。
然后孙念慈看着白止说:“你先带大家去休息,我在这里看着病人。”
白止摇了摇头表示他也要留下来,但是被孙念慈阻止了:“你都好几天没休息了,接下来大家还有场硬仗要打,可不能现在就把大家累坏了。”
等只剩下孙念慈一个人的时候,她先看了看大棚周边的环境:有干净的水源,通风条件好,这也是目前容纳这么多人最好的地方。
“这熬药的器具太小,熬的药很有限,满足不了这么多人,这个要换。”孙念慈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手册上记录下来。
“可以躺卧的床板床垫还要增加,食物营养跟不上,病人还需要更细致的隔离区,程度分为轻,中,严重三个等级。医者也需要做好自我防护,口罩是必需的,也要做一批。”孙念慈用着现代医学的理念,边巡视边记录要点。
萧瑾承来的时候,就看到孙念慈脸上带着自制的简易口罩,正在认真地查看每个人的情况。把病人按照程度做了一个简单的划分。
“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萧瑾承问。
“有。”孙念慈爽快地回答,这样一个多金又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孙念慈心里想。
她把列出来的清单交给萧瑾承,让他去把上面的东西都备齐。
这对萧瑾承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孙念慈又补上一句:“你去给赵承睿写封信,让他尽快派人来这里支援,这里的医者每日不眠不休根本熬不了多久的。”孙念慈根本没注意她好像正在把萧瑾承当下人使唤。
但是萧瑾承却被使唤得很开心,他甚至觉得孙念慈能开口跟他说话都是一种幸福。
整整一天一夜,孙念慈把大棚的环境给整改得更适合病人治病,次日来的医者发现换成大锅熬药他们效率高了很多,分区治疗也避免了很多交叉感染,轻症病人很快就被治疗好了。
虽然他们都不理解为什么孙念慈要求每个人要带一个口罩,但是他们都相信这是对他们最有利的。
现在卞都最紧急要解决的还是食物和药材的问题,如果去附近采买药材那价格很昂贵,但是等又等不到朝廷的救济药,孙念慈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她之前派人送来的那些药远远不够。
卞都地貌贫瘠,很难出产农作物,大部分都是牧羊为生,城里倒是有很多牛羊,但是没人养,很多牲畜也都饿死了。
孙念慈最近在等着李拐的消息,上次收到信件是说这一两天就到,但是都已经过去三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孙念慈心里着急,再这样下去别说病人了,就是他们自己都快要断粮了。
最终这天晚上孙念慈再次收到李拐送的消息,他们的货在快要到卞都的时候,被一群黑衣人劫持,他们没有抢夺任何的钱财,只是抢走了粮食和药材。
很明显这是有人故意从中作梗,本来孙念慈他们已经跟邻县的几个粮商也说好,从他们手中以两倍的价格收购粮食,但是临时他们都反悔了。
孙念慈知道有人在暗中针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