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念慈和萧瑾承在洄州和张衡碰头,张衡已经在这个岛上多日,他发现这里的部分居民会到岛上的一家海场去劳作争取工钱,一去就是十五日,而他们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处理那些从海里打捞上来的海草。
“可有异常?”孙念慈问。
“每次他们进去的人都有严格的检查,不能带任何的东西进去,也不能带任何东西出来。”张衡在那里蹲点了好几天,就是混不进去。
“这样不行,我们要想办法混进去才行。”萧瑾承说,孙念慈也同意。
“对了。他们每天都会往外面运一车的货,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进去。”张衡说。
“不行,这样目标太大了,而且这货他们一定管得更严格,现在我们没有人手,不能冒险。”萧瑾承阻止,此次行动他们是私自决定的,如果没有万全的办法,断不可冒险。
“我们只能扮作雇工进去,张衡他们可要收雇工?”这是目前孙念慈想的唯一办法了。
“这倒是有听百姓说,那个海场每半个月都要换一批雇工,不知道为什么。”
孙念慈知道,这假盐接触就了人的皮肤是会有病态的,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所以他们要随时换人,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
“这次是什么时候换?”虽然这是唯一的办法,但是萧瑾承还是不想让孙念慈去冒这个险。
“明天海场那边就会重新选一批雇工。”
“你们留在这里,明天我进去看看。”孙念慈说,毕竟亚硫酸盐是有危害的,这种事她一个人去就可以了。
“不行。”萧瑾承和张衡一起说。
“这太危险了,少夫人你留在外面我一个人去。”张衡马上说。
“不行,那假盐有毒,你们应付不来的,我去比较合适。”孙念慈反驳。
“我和你一起去,张衡在外面守着,这样也有一个照应。”萧瑾承做出了一个最合理地安排。
孙念慈看着他,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她知道这是最好的安排。
“这样甚好,如果里面有危险我会第一时间联系官府。”张衡觉得这样安排很好。
第二天。
孙念慈和萧瑾承扮作普通百姓在小岛北边的海场排队等候申请。
他们听到排在他们前面的两个人在聊天:
一个高个子说:“这海场的工作啊,听说又轻松,挣的比我们出海赶渔的还多,好多人都想进来呢。”
“可不是,我也是冲着这个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每半个月就换一批人,而且来过的人半年内不允许在来。”边上一个小个子嘀咕说。
“你可能不知道,”高个子压低声音说:“这里的东西有毒,不能做太久,不然皮肤会烂掉的。”
“啊?不可能吧!”矮个子有点怕怕的。
“是真的,我隔壁的一个胖哥,他第一次去15天后出来还没有什么感觉,就想说拿家里人的证件又进去了,结果他差不多在里面呆了一个来月,回来整个手啊,最开始是慢慢变红变紫,现在就开始烂啦。”高个子表情夸张地说的。
“难怪能挣得多。”矮个子咂咂嘴,本来他也想多进去几次,但是想到这活有毒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我们这挣的还不算多,他们每天卖出去的才挣得多呢,不然你说怎么会有人做这事?我听说啊,这事还是朝廷里面的人做的呢。”高个子提着一口气说,很是小心翼翼。
“你这话可不能胡说!”矮个子马上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们他才放心。
“我没胡说,我邻居胖哥亲眼看见了,回来跟我说的,他说海场里的领头叫那人大人,你说这是不是朝廷里的人?”
“嘘,你小声点,别让有心人给听去了。”矮个子阻止道。
很快就轮到那两个人检查,谈话也终止了。
这个海场检查需要提供医馆的身体健康证明,然后还要有岛上的身份证明,岛外的人一律不收。
这些孙念慈和萧瑾承都提前让张衡准备好了,所以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先是轮到孙念慈,检查的人看了下说:“我们不收女人。”
孙念慈没想到还有这个规定,但是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说:“我是来聘炊房的,你看可否?”说着悄悄地在检查人的手里塞了一些银两。
检查的人看她这么上道,便对后面的人大喊一声:“炊房缺个厨娘,就她了。”
“谢小哥。”孙念慈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真是有惊无险,后面的萧瑾承替她捏了一把汗。
接着轮到了萧瑾承,检查的人看着萧瑾承的面具说:“你,把面具摘下来接受检查,否则就回去。”
走在前头的孙念慈一听感觉大事不太妙,她回头看了一眼萧瑾承,以为他要冲动的动手,但是没想到,萧瑾承看着孙念慈缓缓地摘下面具,面具下是一副惨不忍睹被烧伤的脸,所有人看到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即使是孙念慈这样见过无数病人的人,都没见过这么丑陋的脸。
“行了,行了,赶紧戴上。”检查的人看着这张恐怖的脸,催促到。
萧瑾承重新戴上面具,来到孙念慈边上,开玩笑地说:“怎么,被吓到了?”
“嗯。”孙念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回答他,反正萧瑾承很意外孙念慈的反应。
因为孙念慈是聘来做厨娘的,所以他们俩很快就被带到不同的地方。
孙念慈到了后厨,后厨人不多,只有几个老妈子,平日就是她们负责做的饭。
孙念慈过去跟几个老妈套近乎说:“大姐,我们每天都需要做什么啊?”
“就洗菜做饭啦,还能干啥子。”一个胖老妈子说。
“那菜都是他们送来的吗?”
“是啊,我们一进来就哪里也不允许去,但是一日只做三餐,工作也很轻松哩。”胖老妈子很是满足地说。
“那你们在这里做多久?”孙念慈一边洗菜,一边看似拉家常一样。
“我们已经做很久啦,这里开始招人的时候我们就来了,我们几个来了大概都有两年喽。”胖老妈子很是健谈,“要不是其中一个年纪大了病倒了,你还没机会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