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最后的和平发展时刻(4/4,求收藏!求追更银票!)
叫我魏叔叔2025-07-28 14:282,102

  现在是191年七月,袁绍刚刚坐在了冀州的宝座上,曹操即将立足东郡,公孙瓒还没有全取幽州,刘备也算在奉高站稳脚跟,刘焉也才刚刚封锁益州,准备称王称霸。这个时间点都在一门心思搞发展,夯实地基,没有人会跳出来挑衅。这也是最后的发展时机。

  192、193年,这两年算得上是最后的发展机会,从194年开始天灾不断,大旱,蝗灾,瘟疫,各种能想象到的天灾不断的肆虐,而192,193两年倒霉的只是长安的汉献帝,年年地震,所以三公年年换。。

  趁着这最后的机会,袁全已经准备好到处买粮了,错过这个机会,那估计再也没有这样的可能的。预计是一次性屯够数年的粮食。他可不会重蹈史书上的覆辙。任何时代粮食都是王道。

  这最后两年的丰收年,就是大汉朝最后的气数挣扎,可惜子孙不行,只能给他人徒做嫁衣。收满了钱粮,在之后蝗灾、旱灾的时候,就可以大肆扩军,填充人口,甚至可直接从诸侯手中买地。

  在袁绍的引荐下,甄家也开始考虑是否加入了袁全的商业联盟。由此对于整个中原地区,袁全可以说是达到了商业帝国内的巅峰。

  这点袁全倒是没想到,在袁绍入住冀州之后,还在为自己这个四弟考虑。

  现在的袁绍可谓达到人生巅峰,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巨大,甄家的态度由对抗到暧昧的转变,让冀州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合。通过渠道,袁全可是了解到甄家世袭两千担俸禄官职,也不能用一个简单豪商简单概括。对此更是积极相邀。

  而且通过与袁绍的书信判断,他计划与甄家联姻。

  在世家讲求门当户对的封建时代,岂能因为一句此女有凤仪天下之态就与之结合?要知道,资产千万在袁氏面前,也不过尔尔!

  现在有了袁全的崛起,袁氏堪称天下第一豪族。联姻更多是政治手段罢了,袁氏虽强,但要心向天下,那必然要拥有诸多帮手。

  甄家就是袁绍的潜在选择。对于联姻的人选,袁绍也是陷入两难。

  袁全可是投桃报李,豪气将精盐的冀州部分分销权交给了甄家,这一点让甄家颇为感激。这让袁绍感觉面上有光。

  足足写了一页的感谢信。有了袁全的绑定,甄家算逐渐打上了袁氏的烙印。

  青岛,现在在袁全和贾诩的全力发展下,也算是彻底进入了良性循环。

  “报,公子。临淮鲁肃,鲁子敬前来拜访。”传令官大声禀告道。

  “嗯?”袁全被吓的一愣。

  贾诩看到袁全的反应,以为袁全不认识鲁肃,于是介绍道:“公子。鲁子敬此人乃当时大贤。”

  “大贤?”袁全是没想到贾诩会给鲁肃这般评价。鲁肃的高光时期,他没记错的话,是在周瑜放权之后吧。

  之前袁全也是虚心的想寻求几个当世名臣来帮自己的,可是之前荀家士子的态度,已经让他失去了这方面的想法。

  “贾诩,他们这些士子不是都看不上我么。”袁全问道。

  “公子,先别怀疑。还是先请鲁肃进来一问便知。”贾诩急忙道。现在大部分事情都由自己做主,时间是根本不够用,而且洞悉了袁全的想法之后,他还要为之后做准备。与其说袁全需要帮手,倒不如说是他贾诩需要。

  “你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失了礼数。”袁全反应过来,这也是三国名臣了。若是真心投奔自己,直接大礼恭迎,大饼画上!

  “公子,走了。鲁子敬现在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他为人眼光极其长远,而且天生对政务谋略有独特的见解。可谓谋国之才。”贾诩介绍道。生怕袁全态度不端,错过此人。

  袁全状态一变,意气风发,认真道:“我会展现出最大的诚意的。放心。文和。”

  这样自信积极的袁全,才是贾诩心中期待的样子。

  “关于之前招揽失利的事,其实公子大可不必往心里去。”贾诩安慰道。

  “哦?此话怎讲?”袁全问道。

  “公子,您招揽文臣就对比下我,招揽武将就对比下子龙兄。要是文臣比我强,武将比子龙兄厉害的话,错过才是绝顶的可惜。”贾诩的话,被一同出来迎接的赵云听到。

  赵云谦逊说道:“当不得文和此言。典韦、许褚都有当世无敌之姿的。”

  “那你能否胜之?”贾诩进一步问道。

  “能。”赵云自信一笑。

  “公子看到了吧。这才是绝顶的人才该有的特质。而且过了几年,任何不看好公子的,都不配称为当世顶级谋臣。”贾诩笑道。

  “为什么?”赵云疑惑道。

  “因为他们缺少一个顶级谋臣该有的眼光。”

  贾诩与赵云的互相吹捧中,众人见到了等候的鲁子敬。

  等候的鲁子敬则是打开窗户,目光看向窗外。

  一年之前,他还从未听说过青岛这个名字。来的途中,也是打听到了它的前身就是两个小村落。

  窗外的繁华,让他心中震撼不已。他这一路赶来所到之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它也许比不上老城池的富庶与底蕴,但现在的青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宽广的河流旁坐落着几个没见过的大家伙,每一击都震撼不已。进入城内,所有的街道干净整洁,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是面色红润,眼中有光。

  最主要的是,他一路观察下来,发现青岛的建设其实很少用到钱财,更多的是粮食的消耗。这一点让鲁肃惊诧不已。藏富于民么?还是有其他的安排?

  以上这些都是在不足两年的时间内完成的,这夸张的效率,让他吃惊不已。想到这里,鲁肃对于袁全的好奇心更大了。

  本来他也是不看好袁全的。所有的缺点都摆在明面上,最主要的是现在明明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就是因为在家里吃到了精盐,稍一打听变了解到了袁全的各种事迹。

  鲁肃的祖母也是开口劝道:“此人如此年纪,便心系劳苦大众。菩萨心肠不过如此。你一直在家里陪我这个老太婆,看看书,种种田不是英雄的处事风格。你的学识不错,若此人真的可以,那就帮帮他,也算是造福百姓了。”

继续阅读:第79章 鲁肃:这饼有点撑(上)(祝大家端午安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