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去之后,立刻和同伴同步的信息。
所有人沉默了大半宿,最终决定,要立刻将这些消息送回大周。
这等威力的武器,他们根本无法抵挡。
尤其是那个飞弹和地雷,如果大陈真的将这些应用在战争中,他们的兵马将寸步难行。
难道真的要将每一寸要走的土地,都挖开看看吗?
且不说这事是否现实,就算是真的要干,时间上也完全不够啊。
就在天色将明的时候,陶舟泽做出了最终决定。
“我们立刻开始岁贡的商谈,能让则让,尽快完成商谈而后回国复命……”
“如果我们能回去的话。”
一群人再次沉默,他们虽然心里知道,大陈不会直接杀了他们。可谁知道会不会让士兵,扮成山匪杀几个吓唬他们一下。
借此表明大陈的立场。
那个被留在成林县的元竹春不就是例子么,谁知道他们下一个被留下的人会是谁。
众人心有戚戚的熬过了黎明时分,而后向大陈朝廷上交了国书,要立刻开启岁贡商谈。
不过摄政王却回绝了他们,甚至连见都没见。
直接将他们的国书打了回来,并说大陈自今日起,不接受岁贡。
大陈的这个反应,让陶舟泽直接傻了。
他本以为,这次会是开启他未来官途的一次惊天之举。谁想到,如果办不好,这很可能是他的官途绝路。
陶舟泽再次向摄政王上书,却依旧被拒绝,而且不光国书和拜帖递不上去,就连见都见不到。
陶舟泽急的在会同馆里来回转圈,最后决定去见皇帝。
可是他的拜帖依旧被拒绝,而且他们在秘研司也没见到人。
在这之后,陶舟泽等人,便被监禁在了会同馆中,连院子都不让出。
此时陶舟泽才明白,原来大陈的底线不是商谈岁贡,而是没有岁贡。
前几天之所以没有禁止他们离开会同馆,就是让他们知道他们在京城中想见谁都见不到。
求告无门之下,自然就只能回转周国。
就在这时,陶舟泽想起了,路上和他们见面的柳宏使者。
正准备联系那个人的时候,却听会同馆里边的那些杂役讨论。
说是成林县中,牵扯到使团的那个案子已经结束。
杀人的是那个卖唱的老头,老头儿是被柳宏派人收买的。此时摄政王已经下令,将所有柳家的嫡系,全都收监。
之后会令三法司共同审理这个,柳家破坏两国关系,引起战争的案子。
陶舟泽看着那几名讨论案件的杂役离开,他明白,这些杂意的话就是说给他们听的。
陶舟泽紧紧的握住了拳头,正准备孤注一掷的时候。
他手下余浦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大人苏天沐被抓来,说是通敌卖国。”
陶舟泽心里咯噔一下,他已经不知道这是今天的第几次了。
此时的他,浑身无力。知道此时事态的进展,已经不是他的能力所能挽回的了。
于是立刻命人收拾东西,回返周国。
他们离开的信函,倒是送进了皇宫。随着摄政王批复送回来的,还有一个箱子。
箱子里面居然是,陈牧给他展示的几种新式武器。
当然这些武器都做了特殊处理,只要拆开就会炸。这一点在给他们的回函上面,已经介绍的清清楚楚。
陶舟泽知道,这些是拿回去给他们大周皇帝看的。
因此便命人妥善保管。
启程后,在成林县接回了元竹春,一行人便急匆匆的回到了大周。
跪在大周皇帝的面前,陶舟泽和余浦、以及几名使者团成员,将出使大陈的一切过程,全都讲述了一遍。
大周皇帝听到元竹春被抓时,眉头紧锁,爆裂的脾气差点就把他们这些人拉出去砍了。
不过因为后面还涉及了岁贡,这才耐着性子听下去。
听到陶舟泽和余浦,对那些火器的描述,大周皇帝几乎快要爆开的怒气,渐渐平缓了下来。
“你说的那些火器,可有夸大?”
陶舟泽摇头:“陛下,臣不敢胡言乱语,那大陈的皇帝,还送了我们一些。”
“陛下可找人试验一下威力,也好为将来开战做好准备。”
大周皇帝盯着几人看了一会,才吩咐人将那些火器,按照介绍一一试验了一遍。
看着远处升腾起的小型蘑菇云,大周皇帝眉眼间没有丁点怒意,取而代之的全是凝重。
而后大周皇帝叫来了群臣,商议半宿之后,做出了最终决定。
暂停收取大陈的岁贡。
消息送到大陈,立刻引得举国欢腾。
摄政王也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卸任了摄政王的位子。
将皇权还给了陈牧。
此时柳家已经基本下狱,他们的那些党羽各个胆寒。以往被柳家霸占的那些位子,已经被各个党派分享。
朝堂之上重新恢复了一片清明,不过各个党派林立,也让朝堂上的争吵更多了起来。
好在不久之后,三朝元老姜太泉,带领原本的三皇子党的成员,悉数投奔了陈牧。
让陈牧可以掌控的朝堂臣子,一下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加上陈牧在对待周国的态度上一直强硬,而且还利用秘研司的新武器,吓得周国暂停了岁贡。
一时间各种颂扬之声,传遍朝野和民间。
陈牧的声望如日中天,朝堂上的那些党派,哪个也不敢使其锋芒。
因此,陈牧的很多新的政令,得以顺利推行。
各种新政,也开始潜移默化的,从上至下的改变着大陈。
让大陈的国力迅速提升,各种各样的火器不停出炉。
在尉迟尚德组建了一只火器营之后,火器迅速装备了北境的守军。
看到守军墙头上,那些火炮和仿佛被翻了一遍的边境地面。
周国在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此前陈牧的那些举动,哪里是什么示威,根本就是在拖延时间。
为了产出足够武装大陈的火器拖延时间。
不过即便他们早就有此猜测,但却依旧什么也做不了。
他们不知道陈牧这一招,是虚招还是实招。
万一赌错了,可就是亡国灭族的下场。
在陈牧的努力下,大陈国力与日俱增。在齐国的支持下,与周国和炎国形成了长久的对峙局面。
陈牧在御书房中看到齐国女帝的国书时,脸上露出了微笑。
“如此平衡,对百姓或许是最好的,没有刀兵战乱,只有充满希望的生活。”
“朕也算是对得起父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