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韩鲲鹏忽然想起梁菲,现在的他,事业上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情感的事情再次摆在了他的面前。
当初全面培养的两个女孩,如今一个已经为人妻,此时的韩鲲鹏将希望完全放在梁菲一个人身上。
正好带着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之前屡次答应梁菲要请她吃饭,这次就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梁菲,这个周末有没有时间?”
“有点忙,你有什么事?”
“我想请你和你朋友吃点饭,之前她没少帮助我,也不能让你一直感谢她。”
“这个周末我们约好了还有其他事情,要不改在其他时间是否合适?”
认识梁菲这么长时间,这次邀请遭到她的婉拒,韩鲲鹏还是感到有些意外。
“要不周五晚上你们有时间吗?”
“那行,我和我朋友说一下。”
周五晚上,韩鲲鹏来到事先预定好的饭店,等待着梁菲和她朋友的到来。
又是大半年的没有见面,梁菲来到韩鲲鹏的面前,他都有些没有辨认出来。
“你好,鹏哥。”
梁菲一开口,熟悉的声音还是让他感到非常亲切。
“这位是我的朋友。”
梁菲伸出手来,向韩鲲鹏介绍道。
“原来是男的啊,我一直还以为是位女士呢。”
韩鲲鹏在心里犯着嘀咕,也没有说什么。
“你好。”
对方伸出手来,主动向韩鲲鹏问好。无论是这个声音,还是这张面孔,韩鲲鹏感觉都是有些眼熟。
究竟在哪里见过,他也想不起来。
韩鲲鹏只是象征性地伸出手来,与对方握了握。
趁着他去接电话的时机,韩鲲鹏才好奇地向梁菲打探道:“你这朋友是不是做自媒体的?我怎么看着那么眼熟。”
“哈哈哈哈……”
梁菲眼泪差不点都笑了出来。
“鹏哥,你真是贵人多忘事,他在咱们单位从事技术工作,一车间的技术员潘昊啊。”
“我说的嘛,怎么那么面熟。当时,我在车间的时候好像记得他也不是这么个发型,现在这是怎么了?你说他整那么个爆炸发型,我怎么能认出来。”
“哈哈哈——鹏哥,我真是让你逗死了,我们马上要结婚,他去烫了个头,我这也收拾了一下造型。”
“结婚?”
“是啊,我们在准备结婚的事情,周末计划去买些结婚用品。”
“你们俩结婚?”
“是啊。”
韩鲲鹏头疼欲裂,他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半晌也没有说出话来。
这顿饭吃起来的效果可想而知,看到两个人如此幸福,如此甜蜜,除了祝福以外,韩鲲鹏真是艳羡的不得了。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全身心投入在某一方面,试图会得到一些回报,反而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回到岗位上的韩鲲鹏,时不时的还会想起之前与梁菲在一起的一幕幕,这么好的女孩为人妻,他还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唯有工作或许能够让自己麻醉,忘记那些曾经该属于自己拥有的一切。
加班加点还是常态,大学生之间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在他们身上,一度让他看到自己刚入职报社时的身影。
每个月奖金水平,大学生都成为部门里面的领先者。
在这种效益的影响下,部门里面的其他几个年轻人也是主动向韩鲲鹏这里靠拢。
“韩主任,部门里面新媒体的活也是不少,有些力所能及的活,还有些加班的活,你都可以安排我干一干。”
受到冷落之后,在周围人的感染下,小魏主动找到韩鲲鹏向他请示工作。
“值班可是二十四小时,随时来活,那是随时干,你能受得了这种工作强度吗?”
“受得了。我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行,那你就试试看吧。”
小魏注定加入到新媒体工作的团队中来,剩余的几个年轻人看到他都妥协,也就都随大流,听从韩鲲鹏的安排开展了工作。
部门里面的老同志,也都身体力行地从事着本职工作,消极怠工、躺平的状态也是越来越少。
在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为了聚拢人气,吕社长提议举办个联欢会。
这个消息得到韩鲲鹏的热烈响应,他当即组织大家进行了节目的排练。
11月8日,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齐聚在报社的大会议室,一个个平时都深藏不漏的年轻人在这里也是大展身手。
在互动环节,主持人即兴向大家提出几个小问题。
“大家有谁知道咱们报社里面最年轻和年龄最大的员工是谁?”
“我知道,这两个人都在我们部门,年龄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董主任今年六十周岁,年龄最小的就是刚刚入职的二十四岁的小涛。”
“还有几天的时间,董主任就将退休,即使到最后一刻,董主任还是选择在岗位上坚守。正是在我们老一辈新闻人的坚守下,我们的新闻事业才会如火如荼,生生不息地办下去。在媒体转型的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将老一辈子的办报精神传承下去。”
董主任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也激动地站起来表示要说两句话。
“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我的新闻生涯就要彻底结束,此时此刻,我是非常留念新闻这个岗位。退休在即,没有时间与大家再做交流。我将这些年的工作经验编撰成这本小册子,希望对你们能够有些作用……”
作为全报社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新媒体采编部是压轴登场。老中青三代人闪亮登场,一起合唱《明天会更好》。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后记
一直以来,就想写这么一本书。
本以为写过两本有关现实题材的内容,这本书预设好了大纲和文章的内容,况且还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本书应该轻轻松松的就会完成,而在创作之初,我的内容就遭到了退稿,这对我的创作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好在及时调整思路,理清了大纲和脉络,才正式开始写这本书。今年7月,我到上海参加全国的网文培训,当时以此为由,将这本书的创作进度再次延长。
在编辑鼓励下,我才敲击键盘,一鼓作气如期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八月份开始我就没啥存稿。每天四千字的创作任务对我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好不容易熬到国庆假期,本想恶补存稿,还是因为事先外出游玩计划打乱了写作的安排。
白天游玩,晚上写作,不管写到几点,我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创作的念头,还好一路挺过来了。
这本书是我到目前为止单本写的字数最多的一本书,也是唯一让我感到有些傲娇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也深知这本书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感谢一路以来,不断给我支持与鼓励的读者和文友朋友们。
故事中主人公,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在他的情感世界还是有些空白。生活也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可能读者接受不了这样的结局,但我想遗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完美。
在这本小说里面,我对写作又有了一番新的思考与认识。
不是你有了生活的素材,就可以转化成小说。小说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它包罗万象。要是想完成一篇优秀的小说,不下一番苦功夫去研磨、去打造,就是靠文字去堆积,靠些情节去推动,我想距离优秀小说还是有些遥不可及的距离。
好在有幸参加了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和上海作协举办的培训活动,在与网文大咖交流时,他们还是给了我或多或少的一些启发,我一定会将这些所学融入到下一本书中。
感谢七猫,感谢编辑,感谢读者,未来我想还是要静下来、慢下来、深下来,沉下来,全面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争取早日能够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