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潜不由得眼睛一亮,他让黄刚去剿匪,就是想凑一笔启动资金,回头发展队伍,没有想到收获出乎意料。
他拍拍黄刚的肩膀:“干得不错。”
按照大庆的规矩,这笔钱是他们队伍私人缴获,完全可以自行处理。
黄刚连忙问道:“殿下这笔银钱怎么处理?”
李云潜说道:“一部分用来犒劳将士,同时分一半出来交给镇北王。”
黄刚顿时瞪大眼睛:“殿下不可啊,您跟镇北王私交过密,传出去,于您不利。”
李云潜淡淡说道:“钱当然不是交给他的,这件事情我也会告知父王,你按我说的去办就是。”
这一下反换黄刚想不通了。
镇北王贺公望性格执拗,而且是坚定的保皇党,几个皇子无论谁去拉拢,贺公望都从未改变过阵营,甚至把几个皇子都得罪了一个遍。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会安心让贺公望驻守在边境。
因此就算李云潜捧着钱送到贺公望面前,也不一定能换来对方的好脸色,甚至还会被讥讽。
即使贺公望接了这笔钱,钱也是白送,李云潜又是何苦?
但他还是点头:“是,某这就去办。”
第二天一大早,一群人就抬着箱子前往王爷府邸。
宋远辉闻言皱起眉头:“那小子有没有说他过来所为何事?”
虽然他昨天听战场李云潜的表现,但有一说一,他可不会因此就高看李云潜。
宋远辉说道:“殿下说是为了安置伤兵而来,不过我看他只是逞口舌之力,不会有什么好办法。”
贺公望却有些犹豫。
换做其他事情,他肯定不会见李云潜,可是李云潜给出的理由却让他心动。
每一次战争过后,都会出现不少伤员。
这些士兵受伤全都是为了庆国,可偏偏他们残疾以后,就只能拿着少许津贴离开战场。
为国争光,最后却换来满身伤病,甚至是亲人的嫌弃,这不该是士兵们的结局。
他说道:“让李云潜进来。”
宋远辉愕然,急忙照办。
很快李云潜就走了进来。
贺公望的面色不善:“听说你有安置伤兵的办法?”
李云潜点点头:”不错。”
贺公望的脸色更加难看:“你可知道,如果是你骗我会有什么下场?”
李云潜的神情不变:“王爷还没有听过我的法子,又怎么知道我在骗你?”
“哦?那你倒是说来听听。”
“我这里有上中下三个计策,就看王爷喜欢哪个。”李云潜伸出三个指头。
这一下,贺公望确实来了兴致:“都说来听听。”
李云潜说道:“这下策嘛,就是给伤兵们发放一笔津贴,安置他们的生活。”
宋远辉非常不满:“这就是朝廷正在做的事情,哪用你多说。”
李云潜淡淡说道:“我说的不是朝廷的津贴,而是其他来源的津贴。”
“你说说看。”贺公望沉沉开口。
李云潜道:“既然将士们受伤,是为了守护大庆民众,那么这笔钱自该由他们来出,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伤兵基金会,从各个富商或者是士大夫那里募捐,让他们出钱安置伤兵。”
贺公望皱眉:“这确实是个办法,不过那些富商和士大夫可不会乖乖出钱,到最后,这所谓的基金会,也是名存实亡。”
“中策呢?”
李云潜道:“这中策,就是王爷现在正在做的,给伤兵们提供工作岗位。”
“伤兵是宝,能做的当然不仅仅是驾驭马车,还可以成为教头武师傅,或者替人看家护院,只要他们愿意做,就有不少职位。”
李云潜提供的这些职位有部分是贺公望之前也没有想到的。
他若有所思:“中策倒是可行,你的上策又是什么?”
之前他算愿意见李云潜,但却只是当做打发时间,如今他是真的来了点兴趣。
李云潜说道:“我的上策,自然是二者结合。”
宋远辉撇嘴:“切,只是把这两个合起来还用你说。”
贺公望也有些失望,不过李云潜只是个不学无术的皇子,能够想到安置伤员,并且提出确切的办法,就比其他口中说说的皇子优秀不少。
李云潜说道:“我的意思是,让士兵们有工作的时候,再用这份工作所得的银钱,帮助其他士兵,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此话一出,宋远辉跟贺公望面色都有些茫然。
他们刚才是不是漏听了几句话,怎么李云潜这说法,他们都有些听不懂?
伤兵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残疾,这些人能做的事情不多,赚的钱也只是勉强够养家糊口。
光是给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就已经是一道难题,还想让他们帮助其他伤员,简直是天方夜谭。
贺公望板起脸:“哼,我看你过来就是为了跟我说你的上策,另外两个都是糊弄人的。你说说吧,如果计策真的有用,我不介意在陛下面前帮你一把。”
这些皇子接触他,一个个就是为了这点事。
李云潜这个不受陛下宠爱的皇子,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再正常不过。
他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但是稍微在皇帝面前提一嘴,却影响不大。
李云潜摇头:“王爷误会,我说这事还真不是为了王爷您的帮助。”
贺公望瞪眼:“那你想要干嘛?”
李云潜嘿嘿一笑:“这不是母后的生日要到了吗?我听闻王爷手中有不少,优质的珍珠宝石,想换取一些作为送给母后的寿礼。”
这母后自然不是原主的生母,而是所有皇子名义上的母亲,皇后。
贺公望指着李云潜,一时间不知该笑还是该骂。
这臭小子居然看上了他的宝库,胆子还真是不小。
他瞪着眼睛:“好,那你倒是说说看你,方法是什么,若是有用,我打开宝库让你挑。但若是无用,哼,今天的事也别指望我替你隐瞒!”
盯上镇北王的宝库,这事情传出去,李云潜必定要挨一顿骂。
这次费尽力气出使齐国,定下和亲之事,所得的功劳怕是也要被抵消。
李云潜嘴角上扬,事情已经成一半。
“我来找王爷,自然对自己的计策有信心,王爷可有考虑过与北齐通商?”
两国出产的东西不同,北齐这边的精美瓷器,在大庆是畅销品,大庆这边的布匹在北齐也很受欢迎。
不少商人铤而走险,在两国之间走私商品,就是因为其中利润巨大。
然而听闻此言,贺公望却毫不客气的否决。
“通商?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