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蒋师爷这声喊,刷新了包括送礼者在内的所有人的下限。
五十两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个很大数目,即便是县令级别的人物,五十两是他们将近三个月的俸禄。
只是作为知府大人的生辰之礼,五十两银子就微不足道了。
“施大人,马上午宴就要开始了,你还在外面站着干嘛啊?”蒋师爷丢下了一局不咸不淡的话,独自向里面走去。
“你走慢点儿,你这童府这么大,我不认识路!”
施瑞山看了眼门额,三人跟在蒋师爷身后。
因为昨天喝得太多了,施瑞山走得深一脚浅一脚。
童府宴客厅地方足够大,四周摆满了座椅,中间还空出很大的空间。
“哎我去,这里看起来挺阔气啊!”施瑞山不禁感慨。
“这里是知府大人专门宴请宾朋的地方。”岳贡给施瑞山介绍。
“这还用你说,没看见摆着那么多桌子么!”此刻都头周新又开始嫌弃岳贡的话多了。
施瑞山来的最晚,坐的位置却离知府童千里最近。
“施大人这边来,这边来。”坐在首位的一个大胖子向刚进来的施瑞山招手。
施瑞山打量了一下知府童千里 ,身体像个大铜钱,脑袋像个小铜钱,真不愧他“铜钱里”的绰号。
蒋师爷回头:“施大人你还愣着干什么啊?没看见童大人在叫你么?”
蒋师爷心里纳闷,怎么童大人突然把施寿叫到了身边就座,这家伙只是拿了五十两银子,他凭什么啊!
谁拿的银子多,谁坐的位置就离童千里近,这可是童府向来的规矩。
今天童千里突然为一个小县令改了规矩,蒋师爷不知道知府大人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着桌上摆着的果鲜,施瑞山毫不客气地拿起就往嘴里塞。
不仅自己吃,而且还分给站在身后的周新、岳贡两个。
都头周新接过果鲜跟着吃了几口。
岳贡虽然拿着果鲜,却没见他吃,只见他低头颔首,默不作声。
岳贡本来就内向,之前在童千里的府邸中,给那帮看家护院的家丁当过教头。
如今故地从游,并且就在知府童千里的眼皮子底下,他想不尴尬都难。
会客厅里的所有人都在看着施瑞山一个人胡吃海塞。
知府童千里也不阻拦,跟着大家观赏施瑞山的吃相,就好像游客们在动物园里看猴子一般。
施瑞山也感觉到气氛不对,他暗自腹诽:“这帮孙子一定是把我当猴耍了。”
“不好意思了知府大人,下官昨夜喝得太多,这些果鲜正好给我解解酒。”施瑞山自我解嘲。
“施大人慢用。”知府童千里似乎意犹未尽,“上歌舞,给施大人助兴!”
童千里这么一弄,施瑞山更加下不来台了。
好在有美女歌舞,大家的注意力被分散,气氛多少缓和了一些。
“今日知府大人生辰,下官作诗一首给童大人助兴如何啊?”坐在施瑞山旁边的一个显眼包举杯而起。
“哈哈哈,好啊好啊!周大人请!”童千里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那下官就献丑了!”显眼包周县令清了清嗓子,“玉堂春色满庭芳,翠袖红裙舞凤凰。一曲清歌绕梁上,知府欢笑乐未央。”
“好诗好诗!”知府童千里拍手称赞。
“多谢知府大人夸赞,下官只是临时起意作诗一首,算不得上乘之作,权当抛砖引玉。”周县令瞥了一眼还在吃水果的施瑞山,“施县令也来作诗一首,给知府大人助兴如何啊?”
周县令这般针对施瑞山,可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嫌隙。
主要原因是周县令今年不惜花了五千两银子,目的就是想跟知府大人坐得近点儿。
没想到施瑞山横空出世,抢了周县令花钱买的位置。
更可气的是,这位施寿施县令只拿了五十两银票,周县令觉得他自己的钱花的冤枉。
童千里竟也屈尊跟着问:“呵呵,施大人可否赏脸,赋诗一首啊?”
“这个么……”施瑞山一时没法回答。
“施大人刚中了举人就来我吉州府溪源县上任,想必皇上对施大人你的文采……”知府童千里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本知府知道施大人你一定有满腹才华。”
施瑞山心头一紧,暗想这可不是作诗一首那么简单。
之前蒋师爷去溪源县的时候曾经敲打过施瑞山,说有人到知府大人这里举报过他施瑞山杀了县令施寿,并霸占其妻子的事儿。
虽说后来蒋师爷反而被施瑞山敲打,并且挨了打,然而这事儿不会就这么算了。
施瑞山暗自盘算,童千里让我作诗,这会不会是他想试探一下,试探一下我这个县令到底是不是假冒的呢?
“施大人你昨天到底喝了多少酒啊?”蒋师爷哪壶不开提哪壶,“施县令举人出身,不会连一首诗都做不出来吧!”
周县令跟着起哄:“施大人再多吃些果鲜,或许就会有了灵感,做出好诗来呢。”
周县令的话顿时引发出哄堂大笑。
知府童千里没大笑,圆鼓鼓的脸上似笑非笑,一声不响地等着施瑞山出丑。
大家笑的时候,施瑞山脑子可没闲着。
施瑞山知道自己根本作出如周县令那样的诗,或者说他根本就不会作诗。
他想找一首现成的诗应个景,只要是宋朝之后的,没人会在乎是不是他施瑞山作的。
宋之前的诗词当然是不能用了,之后的诗……基本上能背诵下来的也不多。
更别说作出的诗要跟知府童千里的生辰有关,总不会当众给知府童千里大人唱那首“生日快乐”吧。
“既然……既然大家都想看我出丑。”施瑞山一拍脑袋,“那我就出丑给大家看吧!”
“施大人请!”知府童千里翻了下眼皮,“施大人的大作一定会不同凡响。”
施瑞山揉了揉眼睛,搜肠刮肚还真让他找出一首诗来。
“生辰尤可贵……美人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施瑞山确定这首诗不是宋朝之前任何人写的,甚至好像也不是中国人写的。
当然了,为了尊重作者,也为了符合知府童千里生日这一主题,施瑞山改了原诗前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