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瑞山的内心涌起一股微妙的情绪,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大金国将军纥石烈心中有着如此高的地位,这种感觉让他有些沾沾自喜。
毕竟,被人仰慕,尤其是被一位大金国的将军仰慕,总是一件让人感到骄傲的事情。
四五千人的队伍就这样停滞在路中间,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人群的嘈杂声,马匹的嘶鸣声,以及士兵们的低语声,构成了一副混乱的场景。
施瑞山眉头紧锁,他深知,这样下去,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引发更多的麻烦。
于是乎,施瑞山向纥石烈将军提出了一个建议:“纥石烈将军,要不然我们……我们去迎接公主殿下吧!”
纥石烈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四五千人的队伍在纥石烈将军的命令下,开始有序地转向,向着龙潭寺的方向进发。
没走多远,大金国公主完颜如花的马车就跟纥石烈的队伍相遇了。
“还是公主妹妹你想得周到,不然真会出大事呢!”曹贵妃此刻称完颜如花为妹妹,当然有着她自己的打算。
完颜如花并没有在意曹贵妃的弦外之音,或者她也没拿太子储妃当回事儿。
反倒是看见纥石烈带兵来救她,心中大感喜悦。
“大金国男儿,都是忠心耿耿的勇士。”完颜如花对自己家的队伍不吝赞美。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她完颜如花,是大金国的公主,是被大金国勇士们保护的公主。
大将军纥石烈连忙下马,跪在完颜如花马车前:“纥石烈救驾来迟,请公主殿下惩罚。”
“将军快快请起,事发突然,怪不得纥石烈将军你的。”完颜如花转而说:“纥石烈将军,这位是贵妃娘娘。”
大将军纥石烈连忙下马,跪在完颜如花马车前,声音中充满了自责:“纥石烈救驾来迟,请公主殿下惩罚。”
完颜如花并没有责怪纥石烈:“将军快快请起,事发突然,怪不得纥石烈将军你的。”
完颜如花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消散了纥石烈心中的自责和不安。
“纥石烈将军,这位是西夏国贵妃娘娘。”
完颜如花的目光转向曹贵妃,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意,仿佛在告诉纥石烈,这位贵妃娘娘是不可小觑的存在。
“拜见贵妃娘娘!”纥石烈的声音充满了敬意。
曹贵妃有些手足无措,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将军免礼,跟本宫不必多礼。”
“贵妃娘娘,既然金国大军已经被拦截,那么我们就我一起回龙潭寺吧!”
完颜如花的声音不大,但却足以让曹贵妃冷汗直流。
曹贵妃心中暗自嘀咕,难不成这个完颜如花想要劫持本宫,进而要挟皇帝么?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仿佛在防备着什么。
两位皇室女子在马车上陷入了沉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气氛。
瑞山并没听出什么端倪来,只看到曹贵妃脸色不佳。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异样,并不明白其中的原由。
施瑞山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不明白,为何两位皇室女子会陷入如此的沉默和紧张。
然而,他并没有过多的追问,而是轻描淡写地说:“回龙潭寺好啊,娘娘殿下继续斋戒,公主殿下也好养伤。”
没等曹贵妃和如花公主发表意见,金国将军纥石烈紧张地问:“公主殿下你受伤了?”
常茹公主完颜如花回答:“将军不必慌张,我只是跌入黑龙潭中受了些皮外伤而已。”
…………
尽管龙潭寺的僧众已经离开了大半,但寺庙并未因此而显得冷清。
相反,随着完颜如花率领的五六千兵将的到来,这座千年古刹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士兵们的欢声笑语,马匹的嘶鸣,以及兵器的碰撞声,如同一首激昂的乐章,回荡在古刹的每一个角落。
纸里包不住火,大金国军队驻扎在龙潭寺的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般散开。
很快,西夏皇宫中的人们也得知了龙潭寺的状况。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镇南王李乾瑞急匆匆地找到了皇帝李乾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大金国的军队占领了龙潭寺,这件事情皇兄可曾知晓啊?”李乾瑞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仿佛在等待李乾顺的回答。
“这个么……”西夏皇帝李乾顺略作迟疑,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件事儿李乾顺也才听说,他正急着想派人去探一下虚实。
要知道曹贵妃正在龙潭寺斋戒,要是曹贵妃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李乾顺心里会很难受。
尽管如此,西夏皇帝李乾顺的脸上仍旧保持着平静,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龙潭寺那边驻扎的是大金国常茹公主的人。”
虽然没在李乾顺身上看出什么破绽,镇南王李乾瑞心中却明白得很。
大金国的军队驻扎在龙潭寺,这意味着什么,不用说大家都心照不宣。
“皇兄,皇嫂她……”镇南王李乾瑞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忧虑,仿佛在担心着什么。
“皇弟,你不必过于担心此事。”李乾顺的话语中充满自信,好像一切尽在掌握,“贵妃她去龙潭寺斋戒,为母后求取龙胆珠,再过些日子就回平安归来的。”
…………
早朝的庄严气氛刚刚散去,皇帝李乾顺便把国舅陶鹏留了下来。
国舅陶鹏对表妹曹贵妃的处境忧心不已:“陛下啊,金兵围困龙潭寺,贵妃娘娘她……她……”
“国舅,你不必过于担心。”李乾顺依旧保持着应有的镇定,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气质,“大金国公主想要跟将来的婆婆亲近亲近,这又何尝不可呢!”
“果真如此?”国舅陶鹏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敢置信的情绪。
看着国舅陶鹏惊慌无措的样子,皇帝李乾顺并不着急回答。
“朕听说大宋信使施大人有预示未来的能力,爱卿何不去问一问他呢?”
皇帝李乾顺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给国舅陶鹏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