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在是两个月前走的,他们实在是没了办法,被关了这么长时间,每天一个窝窝头。
苏向前的两个儿子原本就不是能吃苦的,每天抱怨个不停,到了后期,更是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
林美凤一开始还想死扛,可是,终归是怕两个儿子饿死,不断叫苏向前对苏蕴然和吴青林求饶。
只是可惜,吴青林自从回来以后去见了他们一回,后来不管怎么怎么叫,都不再去了。
苏家一行人越来越慌,最后竟然成了不断求离开。
治安处的人在问过苏蕴然的意思之后,让他们交了船费,又扣了在治安处的生活费之后,把人轰上了船。
对此,家属区里暗搓搓地没少有人说苏蕴然心狠,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管。
苏蕴然自是不会理会。
日子优哉游哉,没有什么比现在更让苏蕴然感到舒心。
唯一的麻烦大概是每隔一段时间,养鸭场、养牛场和养羊场的鸭子、牛、羊就会换毛。
尤其是养羊场,每隔一段时间,给羊羔剃毛几乎成了一项必要工作,储存这些东西也就成了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
苏蕴然当然不缺处理这些东西的主意,比如,鸭毛做成鸭绒,用来做羽绒服,牛皮、羊皮做成鞋子、衣服,牛毛羊毛做成牛毛毛衣、羊毛毛衣等等。
但问题是,苏蕴然是没有这项手艺的,张小霜那边也做不过来,而她总不能再开个制衣厂吧?
犹豫的时候,苏蕴然突然收到了一封急电报。
能给他们拍电报的人,除了老家吴家,也就没别人了。
电报上就四个字,母危,速归。
晚上,吴青林下班,苏蕴然把电报拿给他。
虽然当初吴家人在这里搞得挺不愉快的,但这种情况,他们显然得回去一趟。
“你那边走的开吗?”吴青林问苏蕴然。
“没问题。”
于是,吴青林当即折返军区请了假,回来的时候顺便去了趟学校,给两个孩子也请了个假。
苏蕴然则把孩子交给了庞大娘带着,自己和吴思言吴墨言上楼收拾东西。
好在这个时节北方已经不是很冷,他们不用带特别多衣服。
不过,家里人多,这么一收拾,也装了一大大包袱,尤其是平安,对于尿裤子这事还不能自主控制,他的衣服最多。
除此之外,需要准备的就是吃的了。
零零散散,等吴青林回来的时候,一楼的桌子上已经堆了两个大包,吴思言和吴墨言一脸漠然地在一旁坐着。
他们俩这两年个子长了不少,学校校长那边也一度表示教不了他们两个了,但是显然,对于老家的记忆,这两个孩子也还是记忆犹新。
一见到吴青林,吴墨言就瓮声瓮气地说:“我不想回老家!你们回吧,我要留在家里看家!”
吴青林没理他,接过平安抱着,就听吴思言你也说:“爸,弟弟还小呢,你和我娘带着我们三个多不方便啊,要不我和哥哥就留下来看家吧,你放心,我们两个会照顾好自己的。”
吴青林:“……”
平安在他怀里扭来扭去地叫,抓着手想让吴思言抱。
吴青林把平安递给吴思言,毫无压力地说:“你看,不是我想让你去,是你弟想让你去。”
刚刚从楼上下来就听到吴青林这话的苏蕴然:“……”
吴思言让平安两条小腿蹬在自己腿上,认真地说:“平安,姐姐还有事呢,姐姐要上课,姐姐还得去养猪场帮忙呢。我们得学习你知道吗?我们得会取舍,知道什么比较重要。你说是不是?学习明显比回老家重要多了,你说是不是?”
不知道平安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只一味在她身上跳来跳去,反倒是听见这话的两个大人意味深长地相互对视了一眼。
这事,苏蕴然是不发表意见的,全看吴青林。
吴青林重新把平安提起来抱在了怀里,半点儿没给吴思言和吴墨言回转的余地,“不行!”
吴思言和吴墨言二话不说纷纷将目光投向苏蕴然。
知道吴思言和吴墨言从小在吴家经历的那些,苏蕴然其实很能理解这两个孩子,不过,老太太病重,长子长孙如果不会不回去,显然说不过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她朝两人笑笑,“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出去走走,看看风土人情,是多不容易的事。走吧,陪我们一起,路上如果有时间,看看能不能去别的地方溜达溜达。你们留在家里,我们如果到时候回不来,多担心啊。”
吴墨言噘着嘴坐着,明显还是不高兴。
“而且,说不定以后,我和你爹我们年级大了,还要回去养老的,到时候你们也不回去吗?”
苏蕴然使出杀手锏,两人当然不好再说,不情不愿地上去收拾自己的东西。
吴青林没好气地踢了一下吴墨言的屁股,“臭小子。”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登船上岸,出发去赶火车。
好在当初为了方便队伍士兵迁移,火车站一直修到了小县城里。
吴青林买了四张火车卧铺,就此一路向北。
一开始,车上人不多,苏蕴然便带着平安和吴思言吴墨言在车厢里玩,饿了困了就回车厢。
越往北,车上的人越多,许多人都满脸麻木,满是生活的疲惫。
中间,他们换了一列火车。
坐车的时间太长了,吴思言和吴墨言早就不想出去玩了,而就连苏蕴然,也有点麻木了。
每天看着车窗外匆匆而过的风景,平安的新鲜感消失之后,每天更是闹个不停,让苏蕴然和吴青林头疼不已。
第七天,火车终于停下,吴青林背着东西抱着平安,苏蕴然一手扯着吴思言,一手拽着吴墨言,拖家带口终于下了火车。
四月里依旧微凉的空气带给他们久违的感觉,苏蕴然轻轻吐了口气。
这里还和他们离开的时候差不多,找了个空地,吴青林让苏蕴然和孩子们看着东西,自己则抱着平安四处找了找,找到了通往县城的公交车。
再从现成坐公交车回公社,再走上几十里路,翻过几重大山,他们就算是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