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三年,五月初八,阳光明媚,风清气爽。
长乐宫中一片喜庆,今日是太后王娡五十大寿。各路诸侯亲王、皇子王孙、文武大臣、命妇贵女齐来道贺。
莺莺燕燕的舞者在台子上扭动着柔软的腰枝,在皇亲贵戚面前妖娆献舞;表演百戏的戏班子将压箱底的杂耍与幻术搬到了这里,博得阵阵喝彩。
淮南王刘安与代共王刘登一同为皇太后贺寿。
二人在入京途中相遇,虽然都是高祖血脉,但离得实在太远,又不常走动,关系实称不上亲近,简直称得上是生疏。但是既然遇到,便免不了叙一下骨肉亲情、聊一下家长里短、追忆一下高祖时打天下的不易,惆怅一下子孙辈守江山的艰难,最后谈到了当今皇上膝下单薄,儿女稀少,二人皆是唏嘘,直叹陈阿娇误国。
淮南地处中州,乃是国朝咽喉之地,有江南屏障之说,那里物产丰饶、百姓富裕,岁贡也排在各诸侯国前列,历代君主都很重视。
淮南王刘安子嗣旺盛,是刘氏皇族中人丁最多的一支,五十多岁的年纪,有二十三个儿子、十九个女儿,孩子多到记不清,估计走失一、两个都不会心疼。此次进京只带了世子刘迁、女儿刘陵。
代国地处国朝最北,北临大漠,南到雁门,物产虽不如淮南丰富、但却盛产铜矿,整个大汉国一半儿的铜钱原料都产自那里,自也称不上清贫。
代共王刘登子嗣不多,三十多岁的年纪,膝下只有一子一女,世子刘义、女儿刘雪梅,此次进京全都带在身边,也让孩子们感受一下大都气象。
王太后一身棕色福寿锦纹银丝凤袍,头上一顶翡翠镶珠玉冠,雍容华贵如同画中的昆仑王母。身边跟着女儿平阳大长公主和弟弟武安侯田蚡。
花园中一步一景,花团锦簇 。
官员、女眷纷纷向王太后行礼问安,途中有一处台子前围满了观者,只见一位乐师执萧吹奏,另一位歌者一边弹奏一边唱道: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唱的不错!”太后点头赞许道。
“歌也写的不错,只是不知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佳人吗?”刘彻携着卫子夫来到王太后身边,向王太后请过安,上前亲自搀扶着,几人驻足倾听。
“听说这位歌者的妹妹,长像姝丽,能歌善舞,正如歌中所唱,皇上有机会见一见就知道了。”平阳大长公主笑着说道。
“平阳,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太后转头看向女儿平阳,眼中不是好奇,而是单纯的想知道歌者的妹妹是什么来历。只因自己这个女儿继承了大汉长公主的一贯作风——为皇帝献美,所以,对于她能够知晓这位歌者的妹妹,王太后并不觉得如何吃惊。
而且对于平阳的这种做法,王太后也是乐见其成,毕竟皇帝子嗣单薄,如今公主有了三个,儿子却只有卫子夫所出的皇长子刘据一个,而这个卫子夫也是平阳进献给刘彻的,平阳似是从此事中尝到了甜头,如今又像是无意之间举荐了这么一位,看来有点儿像是预谋好的。
“母后,您不知道,这位歌者名叫李延年,乃是犬台宫的乐人。去年襄儿十岁生日,皇上吩咐犬台宫的乐者前去侯府助兴,其中就有这位李延年,他当时唱了一曲’采薇‘,声动四座,女儿到现在都记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当时的舞者里面,就有他的妹妹。
“这么说那个女子很多人都见过?”王太后又问了一句。
“怎么会!“平阳笑道:”这位张延年很疼妹妹,估计平时也不常让她出门,献舞的时候是戴着面纱的,女儿也是宴席结束之后,才看到那位女子的真容,果然绝色!”
“绝色不绝色的到是无所谓,关键是要能生养出儿子才好,皇上现在子嗣太少,哀家也盼着后宫能有几个争气的,为皇上开枝散叶,以延续我皇家血脉。”
“母后不要着急,朕毕竟还年轻,就怕将来朕的儿子太多,挨个儿跑到您的面前叫皇祖母,惹的您烦!”刘彻一番话惹得王太后眉开眼笑。
几人继续在园子里慢慢逛着,此时,淮南王与代共王一块儿走上前来与皇帝、王太后见礼。
“给皇上请安,给太后请安,祝太后身体康泰、福寿未央!”淮南王率先开口道。
代共王慢了一步,只得将淮南王请安的话重复了一遍。
二人随后将身后的孩子推到前面与王太后见礼。
刘迁、刘陵年纪稍长,虽是第一次进宫,却也没有胆怯,大大方方的给王太后见礼;刘义、刘雪梅年纪小些,只得跟在后面。
“免礼、免礼!“王太后看到几个孩子似乎很是开心,微笑着对淮南王、代共王道:”难得你二人一块儿进京,既然来了就带着孩子们好好在京里逛逛,多住些日子。都是亲戚,平时走动却少,都没了亲戚的情分,借着这个机会,大家正好聚一聚,联络一下感情。”
“那是自然,多谢太后关心!”淮南王与代共王把臂相携,状似亲热地欠身为王太后一行人让路,几个孩子也听话地低头立在一旁。
此时刘陵突然抬起头来,冲着刘彻展颜一笑,竟是露出几分妩媚。不想刘彻并没有在意,这一笑反而落在王太后眼中。
王太后本就对淮南王无多好感,见他的女儿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魅惑皇帝,心中更是不喜,又不好当着淮南王的面斥责,只好装作没看见,转身带着刘彻几人离开了。
“这位淮南王家的翁主看着好颜色啊!”王太后状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淮南王家子嗣众多,女儿中属这位刘陵翁主长相最佳,且大方得体,不似那些小家子气的女子,见到个外人就缩手缩脚、扭扭捏捏的。”田蚡接话道。
“你到是对淮南王家的情形很是了解。”王太后很是不屑地来了一句。
“数年前淮南王进京为窦太皇太后祝寿之时,曾到臣的家里拜访,那时带的孩子多,臣到还记得。”
“哀家也想起来了,那时淮南王带来了一本黄老著作——《鸿烈》,太皇太后信奉黄老学说,这可投了她老人家的缘,大出了一回风头,也在天下人面前露了脸。
听说淮南王子嗣众多,也不知是不是有什么秘方?你与他接触的时候悄悄打听一下,若是真有什么秘方,便讨了来,看皇上能不能用。“
”太后,淮南王都多大岁数了,皇上还年轻,等皇上到了淮南王的年纪,儿女肯定比他还多,您就不要瞎操心了。今日您是寿星,您只要开心就好!“田蚡在一旁劝谏道。
”也是,哀家到底是老了,心里想的最多的也就是皇帝子嗣的事情,其它没有什么不开心的。“
”母后放心,朕一定会有很多儿子的!“
“皇帝可要快些,哀家怕等不到那一日!”王太后颇有些惆怅地说了一句。
“母后这是什么话,好日子还在后头,您一定要长寿百岁!”刘彻出言安慰。
“哀家最近觉得心口有些难受,宫里的御医也看不出个究竟,只说心神乏力,需要静养。哀家这日日静养也不见起色,怕是时日无多!”
“太医院的那帮庸医,都是没用的!医术不行,整日的顾虑到多。母后放心,朕就是请遍天下名医,也会将母后的病治好!”
“听说神农谷的苏神医在外游历,不知此刻身在何处,若是请来,定可将太后的病治好。”卫子夫小心翼翼地插言道。
“朕这就下诏,让苏神医立刻进京,为母后诊病。”
“皇帝先不要着急,等忙过这阵子再说。现在各路诸侯齐聚,还是先将他们安顿好才是。”
夜,来临了。
长乐宫中灯火辉煌,丝竹声、管乐声、歌声、舞声,一片歌舞升平。
刘陵轻舒广袖,亲为王太后献舞。腰枝款摆、媚眼如丝,引得在座宾客如痴如醉。
王太后坐在上首,刘彻与卫子夫在左侧相陪,右侧是平阳长公主与长平侯卫青夫妇。
王太后看着台下的刘陵,虽是面带微笑,心中却是不喜,她更喜欢文静有礼的女孩子,对于这种爱抛头露面、爱出风头的女子,打从心里厌恶。
一曲毕,三个男孩子一前两后,行到王太后面前,为王太后祝寿。
前面中间一位就是当今圣上长子刘据,身后两个是平阳长公主之子曹襄与昭仪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
王太后脸上立时笑开了花,这才是她的心头好。俗语道: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王太后虽然贵为太后,也是不能免俗。
三人祝寿完毕回到席位。曹襄用下巴指着对面的刘陵对刘据、霍去病二人道:“你们看,殿里众多女眷,是不是那位刘陵翁主的颜色最好?”
刘据点头道:“的确!”
霍去病低头不语,默不作声。
曹襄用肩撞了一下霍去病,戏谑地问道:“是不是啊,老霍?”
“无聊!”霍去病理都不理曹襄,扭过头去。
“真是无趣!”曹襄撇撇嘴,一边嘟囔一边转过头继续与刘据品评起各路诸侯谁家的衣饰更漂亮、谁家的礼物更贵重。
接下来便是各路诸侯、文武百官及家属女眷一一上前为王太后祝寿并献上寿礼。
众多寿礼中当属淮南王进献的足有二人高的送子观音佛像最合王太后心意,淮南王乘机提出要女儿刘陵留在长安的请求。
王太后微笑道:”翁主年纪还小,淮南王当真舍得?”
淮南王道:“能够侍奉太后左右,是陵儿的福气,多学学规矩,沾染些京城的贵气,也能彰显我皇家威严不是。”
王太后点头道:“留在长安到也不是不可,只是她一个女孩儿家未免孤单了些。哀家看共王家的女儿也很是懂事,不如一块儿留下,她们在宫中也好有个伴儿。“
刘登猛的听王太后提到自家女儿,心中一凛,他可不想把女儿一个人留在长安,一来孩子年龄还小,从来没离开过家;二来路途也是太远,来回一趟需要个把月,想见上一面也是困难。
可转念又一想,京城乃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身在皇宫也能多学学规矩,还能与京城众子弟多接触,将来挑选夫婿的范围也更大些;再者是王太后亲自开口,想来也不能委屈了这孩子。养在皇宫中的翁主与养在封地的翁主,身份自是不同。想到这儿,便也觉得留在京城是件好事,便走出席位与淮南王一道向王太后谢恩。
随后,当利公主出面,将刘陵与刘雪梅带到王太后面前,三个女孩儿一块儿向王太后祝寿。
王太后见了,很是欢喜,刚抬手示意几个孩子免礼,忽然觉得心口一阵憋闷,竟是晕了过去。
殿中一片哗然,坐在上首的几人都乱了手脚。
刘彻与平阳长公主冲到王太后身前,将人扶住,慢慢扶向座塌上躺好。
侍立在旁边的大长秋高声喊着“叫御医”,有机灵的小宦官忙跑去太医院,殿中一片忙乱。
片刻后,御医们匆匆赶到,迅速为王太后诊断。
过了一会儿,几位诊过脉的御医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低声讨论了起来,最后由一位年长的御医向刘彻汇报诊断结果。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上前向刘彻行礼道:”皇上,太后的病来的突然,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应是心脏部位中了邪气,只恐......”
“只恐什么?你到是快说呀?“刘彻一脸暴怒,大声质问道。
众御医听罢,纷纷跪倒在地,惊恐地道:”陛下,太后突发急症,怕是回天乏术......臣等无能,已是无力回天了!“
刘彻听罢,顿觉天晕地转,连忙奔到王太后身前,想到母亲一手把自己推上了皇位,又在初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劳心劳力,整日担惊受怕,刚刚过上几天顺心的日子,又突然得了不治之症,只觉肝胆俱裂。
此时,人群中挤进一个小女孩儿,望着躺在座塌上的王太后,竟是伸出一只手,放在了王太后的手腕之上,为她把起脉来。
刘彻目中含泪,见状刚要发火,代共王此刻凑到身边,怯懦地道:“皇上,神农谷谷主苏子墨苏神医三年前在我代国游历,言小女聪慧,便收为弟子,这两年学习下来,医术也算颇有见地,不如让小女也为太后诊断一番,若是有救,也好施为!”
刘彻心慌意乱之下,竟是没了主意,卫子夫上前扶住刘彻道:“皇上,既然是苏神医高徒,不妨让她试上一试。”
刘彻此时心情极差,竟是哽咽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此时,刘雪梅已为太后把完了脉,脉象确实不容乐观。努力地定了定神,转头对刘彻道:“皇上,太后已是脉搏微弱,若是再不施救,怕真是回天乏术了。”
“你是说太后还有救?”刘彻身躯一震,不知该不该相信眼前这位素昧平生的远房亲戚。
“皇上,母后已经如此,还是让翁主试一下吧,万一有效呢!”长平长公主虽是难过,可还是上前谏了一句。
刘雪梅久久不见皇帝发话,心中发急,时间不等人,若是再不施救,一切就为时晚矣。
想到此处,她站起身来,双手交握,死死按住王太后的心口,狠狠朝着心室按压下去。
“啊......”众御医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不说王太后身份有多尊贵,就是普通老百姓也不见得允许医者这样对待将死之人,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若不是看在这个女孩子是代国翁主,怕是早被拉出去杖毙了。
经过连续按压,刘雪梅俏脸通红,额上渗出大滴的汗珠。可即使是如此卖力的按压之后,王太后依然没有丝毫反应。
此时,众人都已回过神来,刘彻眼中也露出杀机,这种亵渎太后的行为,实在是大逆不道,抄家砍头也不为过。
刘登在一旁看着刘彻铁青的脸,汗如雨下,双手合十祈求漫天神佛,一定保佑王太后安然无恙,否则不但自家闺女小命不保,怕是全家都要给王太后陪葬。
又一轮狠狠的按压之后,王太后的胸膛开始慢慢有了起伏,鼻端也加重了呼吸......
刘雪梅眼中闪烁出一抹晶莹的光,满面欣喜之色。
众御医见状,纷纷挤上前来,为王太后把脉。
刚刚已是渐有渐无的脉象,徐徐变得平稳,御医们眼中放出光芒,激动不已。连忙跪倒在刘彻面前,声音带着颤抖地向皇上汇报:“皇上,太后她老人家得神灵庇佑,已然恢复了生机。”
刘彻听罢,来到王太后面前,见她呼吸已是平稳,面色也渐渐红润,方才安下心来。
回头扫视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几位御医,吓得他们几人大气不敢喘,垂着头不敢作声。
王太后在一阵恍惚中回过神来,看到站在身旁的儿子、女儿,虚弱地开口道:“方才,哀家好像一下子就人事不知了,还以为要去见先帝了呢。”
“母后,您刚才可把我们吓坏了!”长平泪流不止,娇憨地扑到王太后怀中。她虽已是三嫁的妇人,但在母亲面前,还是难改小女儿模样。
王太后疼惜地抚了抚长平的头,对刘彻及众人道:“刚刚把你们都吓坏了吧。”
“母后没事就好。”刘彻此时方才觉得松了一口气,接着对王太后道:“母后此次能够转危为安,多亏了代共王家的翁主,要不是她及时出手,只怕.....”
王太后活动了一下手脚,感觉已经恢复如常,便在侍女的搀扶下坐了起来。招手将刘雪梅叫到身前,和蔼地道:”难得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妙手仁心,哀家定让皇上好好谢你。”说罢望向刘彻道:“皇上,你看该如何赏这孩子?“
“救命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刘彻说罢,对着殿中众人道:“今封代国翁主刘雪梅为阳石公主,食邑八千户,另赐黄金万镒、珍珠百斛、绢帛千匹;代共王加封亲王,加食邑三千户。”
刘彻回头见母亲拉着阳石公主的手,显得很是高兴,另下旨大赦天下,群臣皆有赏赐,众人皆是欢喜,除了那几位御医。
没有医好王太后的病,本已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几位御医都已经做好引颈就戮的准备。如今能够全身而退,也只有感激的份。亲眼见识了阳石公主的起死回生之术,这几位御医不免对神农谷的医术更加向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