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欧洲舰队的覆灭
耶生卡拉2025-07-28 18:425,220

  2093年11月13日,火星舰队旗舰,库库斯兰尔号,久安城时间1:23

  虽然说飞船外面的环境一直都是黑的,毕竟在太空中,没有阳光,自然也不分什么白天黑夜。

  可是人是有生物钟的,是需要区分的。现在这个时间算是火星上的凌晨了,对于舰队来说也是一样的。火星舰队的内部的大部分区域的灯光都已经变暗了,大多数船员也都已经进入梦乡。

  艾兰·斯科还没有睡,因为今天主力舰队要经过第七舰队和欧洲舰队战斗后的战场,无论以往的演习经验有多么丰富,理论又多么完善,但是对于真正的战场,艾兰·斯科也是第一次见到和经历。

  他不想错过观摩这个真实战场的机会,即使已经结束,也仍然有些可以用来学习的东西。这场战争谁都知道才刚刚开始。

  深夜的太空军舰很像远离城市的小镇,这里并没有灯火明亮的路灯,只有偶尔的若隐若现的微弱指示灯,很像人站在医院走廊上,灯已经关了,然而转角处的安全通道指示灯的灯光依然亮着的氛围感。

  艾兰·斯科有些疲倦,他很不喜欢熬夜,年轻的时候即使有熬夜的资本他也不喜欢,现在年纪大了,尤其不喜欢。

  “长官您还没有睡觉吗?”一个平静温柔的女声从他身后传来。

  艾兰·斯科听出了这个女人是平时负责帮他传递信息和整理文件的秘书。他突然想起来,自从自己上了这艘飞船以来,这个女人就一直忙前忙后地帮了自己很多事,只有她在艾兰·斯科才能在晚上能够早一点休息,她确实帮了自己很多忙。

  但是艾兰·斯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忘了这个人自我介绍是秘书时的样子,就好像是莫名其妙地她就成了自己的秘书,没有什么交接过程。他突然觉着这样有些不太好,毕竟人家一直忙里忙外的,连名字也不知道似乎不太礼貌。

  “你叫什么名字?”艾兰·斯科问道。

  女人有些惊讶艾兰·斯科的这个问题,但是职业的冷静让她迅速反应过来:“长官我叫叶韵斯琴,怎么了。”

  “嗯,很好听的名字,没什么,就随便问问,你还没睡吗?”

  “没有,我这个人睡觉的时间都很晚,习惯了,倒是我记得长官您平时休息的都是挺早的,今天却休息的挺晚的……”

  “马上就要经过第七舰队和欧洲舰队交战的地方了,我想看看战场是什么样子的,要是睡觉的话第二天就错过了。”

  “对了,你为什么要参军?我看你学历也挺高的,你应该知道太空军的危险性,你明明可以找一个好工作的。有些人是因为没有工作才参军的,你不是那种。”

  “长官,您知道地球人的打仗方式吗?他们在战争中会让十几万人在一个地方厮杀,他们的手段无所不用,为了战争,妇女儿童也要进工厂,有时为了情报他们甚至会活剥人皮,总而言之,那里就是比我想象的地狱还要恐怖的地狱的存在。”

  “是的,我知道的,战争是很残酷的,有一个地球作家就说道:‘在现代战争中,你会像一条狗一样毫无价值的死去。’”(出自欧内斯特·海明威)

  “是的,这些都是我无法想象的,在我的世界观中从来都没有这样的大范围的人间地狱,从小到大,我知道杀人犯会残忍地杀害别人,但是事后会有法律来惩罚坏人。可是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有一天整个世界都在杀人,而且事后往往就这样过去了!这种事简直就像从地狱中放出的诅咒。”

  “所以你是想?”

  “我想结束这一切,我绝的唐先生说得很对,我觉得火星上可以有的地球上也可以有,火星上从来没有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我觉得地球上也可以让战争永远消失。你知道吗?长官,我觉得总要有人去救他们。”

  艾兰·斯科抬头看了一眼叶韵斯琴,他发现叶韵斯琴的眼中有光,他说不出来这道光像什么,但他感觉到了这光后面的那一颗流动的热血的心。

  “你觉得我们是在为正义而战的吗?”

  “当然,我们是去终结人类历史上的诅咒,永远地结束这一切。”

  “如果有人反驳到这是侵略你该如何反击。”

  “很简单,我们并不会进入地面,平民甚至都不会见到我们,何来入侵之说,我们会在太空解决一切,然后领导地球走向和平之路。”

  “长官,您知道吗?我特别喜欢您在动员大会上说的‘我会让阿尔革区域流下的血成为人类最后流下的血’。我把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阿尔革区域,是火星命名的地球与火星之间空间的称呼,是预定的可能交战地点)

  “嗯,有志气的年轻人,时间也不早了,你也去早点休息吧。”艾兰·斯科,点了点头,静静地说道。

  战争都是需要理由的,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而这个理由显然必须是正直的,至少要看起来是正直的。

  正义的战争自然不必说,理由随便找,不存在师出无名的情况,那么并不正义的战争是如何找到借口和理由的。

  这一点可以看看二战历史上。

  二战中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口号就是“大东亚共荣圈”,用日本国内的话来说就是:“大东亚战争的目标就是要使大东亚各国、各民族各得其所,以皇国为中心,确立基于道义的共存共荣的新秩序。”

  用日本的力量去“提携”东亚各国不断发展,共享资源。这其实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理论,实际上稍微有点历史常识和政治经验的人都能明显地看出这种理论背后侵略战争的思想。你的士兵跑到别的地方去想推翻别的地方的合法政府,这东西怎么来说都不可能是合理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日本在战前的国会之类的决策机构是正常组成的话,很难发起侵华战争这种荒唐的行为。

  这样的鬼话只能骗骗当时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日本士兵和平民,对于政府议员和官员是很明显不能通过的。(这里的议员并非真正的会议之中的议员,而是指决策机构中的构成人员),这样的法案要通过,必须要军部的扩张或者其他形式的权力扩大。

  对于日本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二二六事件,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但是其结果十分简单,以日本军部为主的法西斯逐渐壮大,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

  对于德国也是一样的,德国的发动战争的口号并没特别明确,但是大体上可以认为是“要把失去都夺回来”,这样的口号对于发生严重金融危机和在一战中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的德国民众吸引力是很大的,但是要发动战争,正常运行的政府几乎不可能通过这样的对整个欧洲发动战争的决策。而德国是通过希特勒的独裁来发动战争的。

  而且希特勒在德国的支持率是很高的,他确实在后来为德国的极端种族主义狠狠地挣了一口气。(在一战签战败条约的法国贡比涅森林接受法国的投降),但是即使希特勒的影响力再高,最后也不得不通过独裁的方式来发动对外战争。因为只要政府决策机构大体正常,这些荒唐决策基本是不可能通过的。面对一个金融危机严重的国家,只有一个疯子才会鼓动民众去发动对外战争来解决这种问题。

  那为什么火星能够发动这样一次客观上属于侵略战争的战争呢?这个要从火星人的视角来分析。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深刻影响火星政治的唐剌奥斯的地火关系理论中。他提出了一个不得不战争的观点。

  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资源储量无法追赶地球的发展速度,进而导致地球必然会有向地外扩充的政治需求,而火星作为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区域,各种矿物资源极为丰富,必然会成为地球扩充的对象,而扩充过程显然不可能是一个和平的过程,就像欧洲人不会赤手空拳到达美洲大陆一样。

  即在火星人的观念中,地球的未来必然是强大的,强大必然会外扩。这样地球与火星之间大概率会有一战,而且地球有能力发动针对地面的侵略战争。再配合地球本来就丰富的战争史,很容易让火星人相信地球是好战的世界。

  但是仅仅以这样“自卫”的借口不远千里去进攻地球,只能骗骗文化水平较低的士兵,国会的议员是不会同意的。

  这时军方又打出另一张牌——太空邻域的局部战争,即只将战争的规模控制在太空领域,绝不将战火蔓延到地面。

  这样的规划有很多好处,首先满足火星实力的客观事实,火星绝对不可能与90亿人口的地球人为敌,火星没有能力进攻地面,但是如果是与地球太空军,则可以一战。

  其次,打消了议员对于全面战争的恐惧,目前的地球政治结构十分松散,组成太空军的各个国家行政系统差异极大,比如美国军工企业可以推动国会通过一场对外战争来牟利,但是这样的方式是不可能在中国和苏联实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在政治上通常是没有话语权的。

  短期内地球不可能组成联军进攻火星,即使是唐剌奥斯也承认,遥远的未来也是地球上的某一个国家率先进攻火星,或者说把火星变成地球上太空大国的战场,几乎不可能出现进攻形式的地球联军。

  这样的背景,再加上地球上各国其实自身的领土和主权并没有受到太空战争的影响,火星军方使国会议员相信地球上政府内部的保守派是不会发起报复性还击的。

  这同时也让军方有了一个很好的对内借口,当反对派在大街上游行示威反对这场侵略战争时,军方发言人可以振振有词地说道:“你说我侵略,可我的士兵连地球的土地都没有踏上,地球人不是在哪里生活的好好的吗?我们是在以历史上最为和平的方式共建火星与地球的关系。”

  虽然这样的说辞仍有不少的漏洞,但是也确实达到了一个能够服众以及让议会勉强通过的地步。(注:几乎所有国家的道德中并不认为击杀有战斗能力的士兵是有违道德的,只有杀害平民和投降的士兵才是令人唾弃的)

  因此,当收益和风险中收益大于风险时,一件事被推动就显得十分自然了。

  艾兰·斯科打开了用于采集外景的摄像头,火星太空舰队是没有舷窗的,战舰是全封闭的。单从外观来看,这样的设计似乎会拥有更好的防护性能。

  但是实际原因是火星的基础材料学的发展不够,无法造出想地球战舰一样的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透明材料。

  这些像玻璃一样透明的材料并不是玻璃。从最早的坦克观察窗用的是氧化铝材质,到后来五代战机上的“玻璃罩”用的是复合材料,制作难度越来越高,在各国都属于保密级别的工艺。

  火星并没有能力像地球一样生产出几米厚十几米长的可用于太空的透明材料,目前把这种东西装到太空战机上就已经是火星工业能力的极限了。

  所有说即使是舰长本身都是没有办法直接看到外面的具体情况的,基本上靠雷达和各类传感器来获得外界情况。

  获得的信息比拥有舷窗的地球舰队自然是要少一些,但是在实战中影响确实很小。

  没有进入过太空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地球上没有太阳照到的地方仍然是亮的。比如一间屋子有屋顶,阳光照不进来,但是为什么屋子中仍然会很亮?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空气对阳光的散射和各种物体的漫反射,才会出现这种见怪不怪的现象。但是太空中没有空气,也很少有各种物体。

  所以即使是对于有舷窗的地球舰队来说,他们大多数时候看到的也都是一片漆黑,能看见的基本都是自身会发光的东西如恒星之类的。除了观景效果好一点以外,获得的信息不比火星舰队多太多。

  就像在电影中的深海探测器,许多电影中观众总是能够看清潜艇周围的各种奇怪的海洋生物和风格迥异的地形,但是实际上那是电影观影的需要,在实际中即使是船员也只能看清前方照明灯照亮的一小片区域,剩下的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

  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依靠光学来获取外界信息的都是比较无力的,所以火星舰队放弃了舷窗实际上并没有对战斗有太多的影响,反正即使你看见了对方的战舰,也不可能用肉眼去让导弹制导。

  打开摄像头的同时,摄像头上方的大功率探照灯也开始工作,虽然是太空,但是物体会反射光线属性没有变,探照灯可以更好地获得亮度,获得更加良好的视觉。

  艾兰·斯科看着屏幕上的欧洲舰队的残骸,场景并没有他想象这么黑,这里离太阳不算远,自己的旗舰也离这些残骸很近,又在探照灯的照明下,看的十分清楚。

  这就是太空的神奇之处,稍远一点的物体几乎黑到看不清,可是如果将脸凑近看,会发现竟然可以清晰地看见物体表面的轮廓,仿佛珠宝店玻璃柜中在聚光灯下的展品,却又没有晃眼的感觉。

  欧洲舰队的残骸孤零零地漂浮在这黑暗的深空中,远处的护卫舰外壳百孔千疮,像一个征战回来的士兵,中间的重型导弹舰看上去并没有护卫舰伤得重,却像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一样毫无生机地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

  位于整个队伍最中央的旗舰很容易找到,硕大的体型和其处于核心的位置,就像被敌人包围时位于最中心的指挥塔一样显眼。

  屏幕中时不时还能看见那些漂浮在太空深处的尸体,其实艾兰·斯科也不确定那些究竟是不是人的尸体,那些像蚂蚁一样漂浮着的黑点,也许可能是其他东西,但是艾兰·斯科觉得是尸体的可能性最大。

  艾兰·斯科看了一圈周围的环境,不由得想到下一秒他的结局就可能和他们一样。

  艾兰·斯科并没有任何怜悯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和他们一样,都是士兵,士兵之间只有生死之战,不存在互相的惋惜。

  也没有什么道德上的不安,人们只会指责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的士兵,对于都有武器的双方士兵,怜悯对方只是一种愚蠢而已。

  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在联合舰队经过这里的时候,好好打量一下这些长眠于此处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家庭,有等待他们回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和爱人看着晚餐时空空的座椅,总是会在心里默默地为远征的家庭成员祈祷。

  而现在,他们都死了,唯一看见他们的人就只剩艾兰·斯科一个人了,如果他去睡觉的话,甚至都没有人看他们。

  即使士兵之间只有生死之战,但是一个人死在漆黑的太空孤零零地飘着,未免也有点太残忍了。

  艾兰·斯科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多愁善感起来,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想看这些,放弃自己宝贵的深夜睡眠。

  也许是好奇,对,就是好奇,单纯的好奇,仅此而已。

  就像太空漆黑一样,这个只是单纯的物理现象,却总有多情的文人为他赋予更为深奥的含义。

  这些都很无聊,仅此而已。

继续阅读:第九十三章 突击行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帝国往事回忆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