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不敢出村,晚上怕听狗叫;听到枪响打颤,半夜敲门吓尿!
——杆匪横行年代,豫西南的乡村民谣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冬去春来,又到了春耕大忙的时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对老百姓来说,要想一家老小吃饱穿暖,还要指望地里的收成;也只有大地的恩赐,让人心里更踏实。
而乡间的匪情,一时间也像燃尽的炭火,也悄无声息的消退了!
生活也暂时回归了平静——虽然没有人能预料这种平静,到底能持续多久?
在一个暖暖的下午,山西会馆意外的来了一位客人——董振寰。
原来,当年董振寰带着巡防营和马队,接受了民国政府的改编;他们压缩为一个步兵营,一直驻扎在通许,受伏阳镇守使的节制。
这些年,他们不是西进伏牛山里剿匪,就是东向京汉铁路护路维安;一个营的编制和队伍,既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
赵大康倒台后,他们也没有被一起裁撤,因为他们一直也不受赵督军待见,不算赵大康的铁杆儿部队。
就在年前,上面突然给他们补发了半年的饷银,然后调他们去通许火车站围剿“**”。
开到火车站,董振寰才知道,“**”原来是罢工的铁道工人!
董振寰说工人既没有刀也没有枪,手里只有锤头铁锹;即便真的闹事造反,巡警抓起来就完了,让他们这些当兵的开枪围剿,就过了头了。
但队伍已经开过来了,上面的命令又不得不执行,他们只好朝天放枪!
但他们“围剿”工人的事情,第二天就登在了省城报纸上最显眼的位置!
报馆的人指名道姓的骂董振寰和步兵营,说他们是反动军阀的走狗,竟然屠杀手无寸铁的铁路工人,制造“血案”!
而在镇守使这边,由于他们出工没出力,董振寰又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回到通许没多久,步兵营也被正式裁撤遣散!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的董振寰,只好带着队伍回了伏阳!
“有多少人回来了?都在哪里?”郭治远急切的问。
“新兵都开小差了,就剩五十多个老兵,都在镇外的车马店里……”
董振寰摇摇头说:“这些老兵,大部分都是周大人训练新军时,在伏阳本地招的;当年他们个个都是顶呱呱的青壮,跟着我枪林弹雨滚了十几年,现在都成老兵了。他们握了十几年枪杆子,除了打仗啥也不会,如今被遣散了就是往土匪窝里推啊!”
郭治远说:“董叔你别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把这些老兵都叫来,就先住在会馆里!如果你们想继续握枪杆,又不嫌弃十家镇这个没官没衔的民团,我就把你们都编进来!
如果想回家种田的,我也不拦着;但如果当了土匪刀客祸害乡邻,日后就别怪我不讲旧情!”
董振寰说:“这些老兵就是不想进山做匪,又怕你的民团看不上他们,才托我带他们来十家镇的!
他们都记得当年你带他们进镇反正的恩情,要不根本就不会来十家镇,早就进山入杆了!”
“他们?”郭治远惊讶的问,“董叔你不打算干民团了?”
“我这次真的要卸甲归田了!
打打杀杀半辈子了,家里的妻儿老小一直跟着担惊受怕,早就劝我回家了!
这些年家里也攒了几亩薄田,把兄弟们交给你,我就可以放心做个田舍郎了!”
就这样,董振寰把几十名老兵交给了郭治远。他临走的时候对郭治远说:
“如果你当年肯跟着我们一起接受改编,带着这帮兄弟闹时事,现在早就是三军统帅了!
这个世道早就是军人当道了,只有手里有枪,手下有兄弟,说话才有分量!
治远,你听董叔一句话:
趁着现在还不算太晚,拿这帮老兵当班底,攒一支自己的队伍吧!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伏阳的老百姓,将来都有用的着的地方!”
郭治远点点头说:“董叔,我过去太年轻,确实吃了没枪没兄弟的大亏!
你说的对,我也准备重整十家镇民团,给十家镇攒点本钱,先护住这一镇百姓再说!”
董振寰点点头,又摇摇头说:“你要有点野心才行!这年头饿死的都是胆小的,撑死的才是胆大的!
十家镇太小了,将来至少要拿下伏阳,做了镇守使才行……”
郭治远若有所悟,他尴尬的答道:“慢慢来吧,一口也吃不成胖子,但会被噎住……”
送走了董振寰,郭治远便把这些老兵细细的考核了一遍。
除了年龄偏大,这些老兵确实个个都是行军打仗的好手;特别是那个外号叫“疙瘩头”的葛树礼,还有人称“杜山炮”的杜山堂,都是难得的好帮手!
“这帮老兵幸好没有进山入匪,否则将来一定是十家镇的大患!”
郭治远心里暗暗感谢董振寰,“董叔说的一点都没错!十家镇民团早该换换血、扩充一下队伍了!”
郭治远通过这些老兵,又收拢了二三十个半路散逃的遣散士兵,全部补充到十家镇民团中去。
经过半年的整饬,十家镇民团已经扩充到一百多人;郭治远又悄悄让东岗教堂帮忙购置了一些枪弹,加上原来的旧枪罐炮,抵御一般的杆匪,确保十家镇平安,已经是绰绰有余!
“‘闹正’的假洋人又‘趟儿’了,带着杆子正朝东乡杀了过来!”
在东乡的公所里,包继德跟村正们宣布这个消息!
“闹正”指的是前一年秋天,名震豫西的杆匪总架杆“假洋人”,带着杆匪接受了胡英煜的招抚。
但以前的胡师长,也就是现在的胡大帅胡英煜,派去招抚的人却管杀不管埋!
他们连改编整顿都省了,直接把假洋人的队伍拉到豫东,封官许愿后却要假洋人“就地筹饷”吃地面!
被开了空头支票的假洋人,便毫不客气的向老百姓索粮要款;部下们有时犯了老毛病便手痒痒,晚上携枪做匪,天亮回营当兵。
忍无可忍的老百姓联名向胡英煜状告,结果还没等北洋军动手,假洋人便抢劫了现场杀回了豫西老巢。
胡英煜派了三路大军去围剿,结果又让假洋人从南面突出了包围。
伏阳镇守使为了挽回颜面,一边让驻军倾巢而出围追堵截,一边召集各乡民团老总开会,要求各村寨坚壁清野,御匪自保。
包继德让各村的民团日夜巡逻,发现土匪立即报到乡公所,然后里应外合围歼土匪。
包继德对没有民团的村正们说:“当初让你们干民团你们推三堵四,现在杆匪来了你们咋办……”
牛恒山说:“硬肚会也不是吃干饭的!不管哪里的杆子来了,硬肚会也不会狗舔龜各顾各,跟土匪死拼到底!”
出了公所大门,牛恒山对郭修顺说:“你回去知会一下修安哥,就说铁山已经把东乡所有的硬肚会都联络好了;一旦一庄有难,俺们便会八方支援,不会拉下你们郭家的!”
包继德在东乡刚开完会的当晚,假洋人的杆匪就到了十家镇的北门外,乌压压的聚在河滩里!
郭治远在寨楼上仔细看了一阵子,便开始排兵布阵。
他先打发牛春林火速去伏阳城,向镇守使公署送信寻求支援;然后让杜山堂把城北的罐炮,全部集中在一块赶紧装填火药引线;最后,又命令葛树礼将把一半的团丁调到北寨门附近,由他亲自指挥御匪;而葛守礼自己带着两队团丁,随时在镇里侯着,哪里进去顶到哪里去!
安排好这一切,郭治远对钱镇董说:“杆匪太多了,只靠寨丁估计顶不住!麻烦您赶紧把商会里的青壮们都叫上寨墙,帮忙园丁守寨!”
各人领命而去,郭治远对团丁们打气说:“杆子人头看着虽多,但都是一帮乌合之众!
只要他们不开枪不攻寨,咱就跟他们耗着,等下一旦开战,你们专拣人多的地方放枪打炮,爬寨墙的(杆匪),就砖头瓦块伺候!
守住了今晚,明天一早援兵必到!”
终于在一更天的时候,河滩里的杆匪们围了上来!
“镇里的兄弟们听着,俺们是假洋人的杆子,今夜想在十家镇里盘下,请帮忙打开宅门!”
一个大嗓门的土匪,躲在寨河边的石墩子后面对着寨门喊话。他的声音一出来,便压住了闹哄哄的北寨门内外。
“不行的!”杜山炮轻车熟路的答道,“十家镇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再找地方吧!”
“兄弟,都是扛枪吃粮的,要多少钱开寨门,咱们照数给!”大嗓门继续喊话。
“俺们有命挣钱没命花,你们还是走吧!”杜山炮耐着性子跟杆匪周旋。
寨上寨下你来我往,拉扯了好大一会儿,杆匪终于躁动了起来。
匪群里骂声和哄笑声不断,突然另外一个声音突然说:
“妈了个逼的,给脸不要脸!”然后对着寨门下令:“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