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艺璇和时歌都在一组,不过方艺璇这个人不太爱说话,对谁都是冷冷的,气场很强,一般人都不太敢和他坐在一起。时歌上网搜了一下方艺璇的简单资料,大提琴的确很不错,要是真像温柔说的,自己是该要好好准备了。
“诶,时歌,你想要表演什么?”
“古琴。”
“古琴啊,也不错,娱乐圈会这个东西的人还挺少的,和古筝有点区别吧。”
“嗯,区别还是挺大的。”说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歌的话难免就多了起来,“首先外观轮廓就不太一样,古筝比古琴的弦就要多很多,再者产生的时代也不相同,古琴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能够静心。”
温柔听得似懂非懂:“我以前总是分不清这两个东西的区别,你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
夏安插话道:“时歌,你古琴学了多久?”
“很久了,大概有十几年了吧,不过毕业之后就没有再碰。”
“我想起来了,我们这边就有个古琴方面的大师,很有名气,叫安玖,就是脾气不太好,这两年算是闭关吧,不太爱和陌生人接触。你要是能够得到她的指点,下一期的节目肯定没有问题。”
时歌点了点头。安玖她有印象,业内大牛,不过老太太也快七十岁了,早就不出场了,听说脾气也很古怪,收弟子都是要看缘分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合老太太的眼缘。
“夏哥,您有老人家的联系方式吗?麻烦发给我吧。”
“行,我等会到了公司就找给你。”
次日,时歌换了衣服背着古琴出了门。
老太太这一生都爱古风爱得痴迷,时歌为此特意换上了汉服,绾起了头发插上玉钗,温柔过来接她,看到她眼前一亮:“时歌,你这衣服也太好看了吧。你别说,这么一穿,还真有几分那时候的味道呢。”
时歌转了个身:“怎么样?”
温柔竖起大拇指:“好看。不过你为什么要特意穿成这个样子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时歌解释道,“我之前向别人打听了一下,老人家喜欢古风,正好我对这方面也有点了解。我想着既然是去学习讨教的,不如就按着老人家的喜好来,而且汉服配着古琴也很好看的。”
安玖住在郊区,环境很是宁静,路边种了不少树,长的很随意,估计也没有人专门去打理,一看就有些年头,看着很舒服就是了。一排独栋楼房走过去,尽头就是老太太那一栋。
一共两层楼,一楼外面的院子里面没人,种了不少花花草草,还养了两只雪白的小兔子,三瓣嘴甚是可爱,让人看着就忍不住想要上去摸两把。
时歌深吸一口气,上前敲门。
“谁啊?”里面有个声音问了一句,听起来像是个小姑娘。
“哦,我找安……安老太太。”关于这个称呼,时歌一路上都在纠结,直接称呼奶奶吧,未免显得太过亲呢,但要是称呼老师,老太太这种性子未免就会喜欢,不如直接就称呼老太太。
小姑娘没开门,回道:“我奶奶身体这两天不太舒服,不接客。”
“麻烦您跟安老太太说一声,我叫时歌,是来向她学习的。”
小姑娘沉默了一会儿,屋里面有个略显苍老的声音问道:“是谁啊?”
“哦,奶奶,是一个叫时歌的姐姐,说来找您学习的。”
“让她进来吧。”
门开了,小姑娘穿着一身素白的旗袍,盘起头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时歌,回头笑道:“奶奶,还是个穿着汉服的姐姐呢,和您的品味差不多。”
“你先进来吧。”
时歌背着亲走了进去,安老太太端坐在椅子上面,手边放着的是清茶,还冒着袅袅烟气。头发打你的一丝不苟,插着一支簪子,看了时歌一眼:“坐吧。叫什么名字?”
“时歌。”
“哪个时?哪个歌?”
“时间的时,歌曲的歌。”
不知道为什么,时歌看着老太太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一样,但具体是在哪里见到过又说不出来,只是感觉很熟悉。
老太太眼睛稍稍亮了一下:“听说,你是要来向我学习的。”
“是。”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会古琴的可是越来越少了,带琴来了吧?弹一曲我看看。”
时歌应了一声,放下琴,修长的手指抚在上面:“那我就开始了。”
手指飞舞,琴音琳琅,音色明静浑厚,如同涓涓流水,一下子就流进了人的心里。琴声婉转,如同碧波荡漾,轻云出岫。她弹奏的是著名的《高山流水》,伯牙和钟子期的知己知情一直广为人传,是流传至今的佳话,无人不赞叹。
一曲终了,时歌红了脸:“我有好几年没有碰过了,弹得不好,请您指正。”
安老太太轻轻拍了拍手:“不错,是个好苗子,你学古琴,是为了什么呢?”
“说出来也不怕您笑话,我就是弹琴的时候会开心,以后学习不忙的时候,有时间就会弹,一天不弹琴就会难受。不开心的时候,只要一弹琴,那些烦心的事情就会抛到脑后了,也不为什么,就是弹琴就开心。”
“这样啊。”安老太太的脸上说不出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你说你都好几年没有弹琴了,今天又怎么会突然想到要向我拜师学艺呢?”
“说来是有点惭愧,我想到练习,是因为我正在录节目,下一期是个人展示时间,我想要在台上弹奏古琴。但其实,我也是想借此机会向更多的人宣传古琴这项流传四千多年的中国乐器。就像您说的,会弹古琴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崇洋媚外,去学习钢琴小提琴,中国传统乐器渐渐没落,而我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这一份力量,让大家去了解古琴,去学习古琴,也算是为了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