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暴风雨终究来临
刀笔梨2025-09-03 10:572,948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广场饭店发生的没有不重要的事”。作为美利坚最著名的饭店之一,广场饭店自1907年10月1日开业以来,一直是各界名流到访纽约时下榻的首选地点。

  广场饭店位于纽约第五十九街,它和中央公园隔街对望,东临大将军广场,广场饭店因此而得名。该饭店采用法兰西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而建,在中央公园南侧构建出一个“城堡”状的建筑。广场饭店的内部装饰极其精致,光是水晶吊灯就有1600多盏,这些水晶吊灯设计复杂华丽,每盏都是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大厅中央是著名的“棕榈厅”,棕榈树相映大理石柱,水晶灯经由层层镜面折射,镶金的银器放置在白布桌上。

  在广场饭店大厅斜对面的一家咖啡馆内,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的《环球纪实》采访部A级记者杰夫利·弗兰克与他的搭档、即《环球纪实》采访部A级摄影师洛德·托尔以及从《环球纪实》保安室借调过来的两名保安,正围着一张小圆桌分散而坐,可奇怪的是,小圆桌上的咖啡与糕点一动不动,他们四人的目光全都放刚出现在广场饭店大门的一对身影。

  “SHIT!我怎么也没想到,原来这位湖佛局长是一个‘bum chum’!”

  “嘘!洛德,安静一些,不要让这位湖佛局长发现我们了!”

  “杰夫利,你太小心了,饭店里还有我们的线人在场,这一次肯定能拍到这位湖佛局长参加‘bum chum’派对的照片!你看,站在湖佛局长旁边的那个男人,不就是之前我们查到的克莱德·托尔逊吗?”

  “是他!马克,你赶紧去前台打电话给我们在广场饭店的线人,让他们一定要拍到湖佛局长跟克莱德·托尔逊一起参加‘克莱德·托尔逊’派对的真实照片!”

  “OK!”

  原本杰夫利·弗兰克与他的搭档洛德·托尔到广场饭店来是捕捉一些上流名人的生活轶闻,可就在前两天,也就是1928年2月21日当天早上,他们刚从董事长马修·路德维希那里拿到了一份线报,说是在广场饭店的某个包间里经常举办‘bum chum’派对,而且还有不少联邦政府的高官与纽约商界名流也参与了这种派对,那种场面非常不堪入目!

  自从《环球纪实》里被前任老板菲力·H·唐纳德安插的‘内鬼‘被新老板马修·路德维希逐一拔除后,《环球纪实》的所有员工都对新老板的心狠手辣有了初步认识,同时《环球纪实》又成为联邦政府司法部门的独家新闻代理商之一,一步踏入全美主流报纸的小圈子!

  所谓的‘A级’,是为了进一步分化员工们的‘凝结意识’,马修·路德维希安排弟弟尼克在《环球纪实》内部推行一套新的‘员工等级体系’——

  即《环球纪实》的每个部门的员工分为员佐级与主管级,其中员佐级分为五级,从高到低是A、B、C、D、E,而主管级只有两级,即正、副,不同等级的员工的薪金统一按照‘基本工资+绩效提成’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这当中,最高级员工、即部门主管可获得基本工资50%的绩效提成(月度),最低级的员工只能获得基本工资5%的绩效提成!

  在采访部里,能够拿到A级职称的员工少之又少,马修·路德维希经过一番仔细挑选,最终安排A级记者杰夫利·弗兰克与他A级摄影师洛德·托尔一同追踪调查埃德加·湖佛的‘秘密生活’,同时又安排了另外一组采访人员在一个保安室五人小队的保护下跟踪调查纽约市政府海关官员贪污腐败的详细内幕……

  《环球纪实》转型为小报后的发行量在热度回落后也能保持日均20000份,又不跟传统主流大报竞争国内热度极高的大新闻,主要刊登国际新闻,另行搭配司法部门提供的独家新闻,就连广告区位也暂时没有重新开放,只因马修·路德维希觉得《环球纪实》的公信力、影响力都还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至少要拿下联邦政府5个部门的独家新闻代理吧?

  之所以会盯上司法部调查局局长埃德加·湖佛,是因为马修·路德维希透过弟弟尼克在纽约地下世界的‘熟人’拿到了关于贝克·诺克这位生死大敌的最新动态情报,竟是从这份情报上面意外发现贝克·诺卡——准确地说,是诺卡家族与调查局存在合作关系,两者共同操纵着从南美洲开采的原油在弗吉尼亚州的经销权,即诺卡家族以独家发售的形式高价转让原有经销权,而调查局则是借助‘国际贸易’的外皮在南美洲建立一套情报系统。

  查着查着……

  马修·路德维希发现查到的内幕越来越恐怖,牵涉的大人物越来越多,他的内心感受不到任何恐惧,唯有从内到外的兴奋与激动!

  …………………………………………

  在美利坚的建国文化当中,受到清教徒的强烈影响,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从私人道德层面,‘廉洁守纪’是刻在美利坚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之一!

  联邦政府为什么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禁酒令’?

  最关键的理由之一是在新教的教义里,‘饮酒’属于‘禁戒’之一!

  同样的道理,美利坚公民对于政府官员的道德要求极高,一旦某个官员做出了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肯定会被广大的美利坚公民口诛笔伐,更不要说是贪污腐败了!

  原本马修只是想查清生死大敌贝克·诺卡与诺卡家族的底细,没想到又扯出一个司法部调查局局长——说起这位司法部调查局局长,马修·路德维希实在太熟悉了!

  在FBI未正式成立前,埃德加·湖佛的履历就足够惊人了!

  然而,更加惊人的是——作为FBI首任局长兼FBI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局长……埃德加·湖佛是一个XX!

  马修·路德维希觉得挺有意思的……

  《环球纪实》是司法部门的独家新闻代理商,而马修路德维希安排调查他人的《环球纪实》采访部员工无意中调查到司法部下辖调查局局长与男下属的‘秘密生活’,一旦这个‘丑闻’被《环球纪实》刊登报道出来,届时整个司法部门的脸都要被埃德加·湖佛臭掉吧?

  …………………………………………

  1928年2月12日中午十二点整,位于布鲁克林公园破与第五大街交界处的路德维希家迎来三位尊贵的客人——1对老夫妇与他们的儿子,正是莎拉·梅隆的父母与哥哥!

  年逾70岁的理查德·比迪·梅隆穿着一件由英伦著名的手工礼服裁缝铺Harrison Bert推出的春季新品,其泛白的胡须经过精心修剪,稀疏的头发也梳理得板正端庄;坐在理查德·比迪·梅隆的身旁,正是比他小8岁的妻子詹妮·金·梅隆,今日的詹妮·金·梅隆淡灰色的妇人套装,脚上穿着一双简朴典雅的黑漆皮鞋,头戴一顶朴素的甘草遮阳帽。

  相比起父母一幅英伦贵族的打扮,理查德·金·梅隆只是穿了一套从第五大街某家西服店买来的、价值120美元的黑色西服,就连那一只价值10万美元的Rolex劳力士蚝式表都被他放到了家里的橱柜里,从内心情感来看,他对能够征服妹妹莎拉·梅隆的男人很感兴趣!

  坐在理查德·梅隆一家四口——莎拉·梅隆直接被理查德夫妇二人拉到了长方桌的左侧,而长方桌右侧坐着满脸羞愧的路德维希一家三口(为了避免意外,尼克与索菲亚都不在场)。

  “迈克尔先生,请恕我冒犯,您和您的妻子都是教徒吗?”

  “是的!理查德先生,我们和妻子都是虔诚的教徒,这件事情,确实是我们夫妻没有教导好马修,以至于让马修伤害了您的女儿和您的家庭!”

  “哼!迈克尔先生,您认错态度非常积极!”

  “但是,我已经70岁了、我的妻子也已经62岁了!”

  “迈克尔先生,我和妻子在1899年生下了儿子小理查德、在1903年生下了女儿莎拉,我和妻子曾经拥有六个孩子,这六个孩子都在小理查德和莎拉出生前夭折了!我和妻子曾经认为是我们在前世犯下的罪行太多、太重,所以我们夫妻这辈子可能都没有孩子了!”

  “但是,小理查德和莎拉接连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和妻子才重新找到了一丝光明!”

  “而你的儿子马修·路德维希在我和我的妻子完全不知情的时候,强行夺走了我女儿的贞操,这是对天父的亵渎,更是对权威、对法律的侵犯……”

  【作者题外话】:创作不易,请多支持!

  求收藏、求追读、求推荐、求票!!!

继续阅读:第15章 让人捉摸不透的未来岳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928:我在美利坚卖报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