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着文士贺之章消失的位置,段咫明白对方已将全部的温柔装入他手里的那个布囊。
生活大抵如此,无论展现在世人的爱有多么轰轰烈烈,感人肺腑,都不如后面平淡日子里的脉脉温情来的真挚。
他在这黑黄的奈何桥里,见证了夫妻分别后的难舍难分,还有面对危境的彼此扶持。
段咫把布囊放入怀中,摊开那块木简,找到了最后一名善恶相抵的亡魂。
对方才十七岁,叫简碍,是个还在上高二的男孩子。
和前面的两名亡魂不同,木简里记录了简碍死前的大致情况。
这个男孩平日一直乖巧伶俐,经常趁着学校假日,买些瓜果生鲜回家。
谁都没有想到,如此听话的少年,竟已对世界彻底厌倦,最后用自杀的方式获得解脱。
事情发生在昨日夜晚,平常这个时间里,简碍基本都在与同屋的几名学生进行洗漱,然后上床睡觉。
可这次却很是奇怪,等大家洗完了脚,简碍才从外面回来,将之前买来的零食发给其他人,自己却躺到床上,将棉被把身体捂住,一言不发。
没过多久,眼尖的一名舍友便发现裹着棉被的简碍正不断发抖。
大家唤了几声,却没得到回应,同时简碍的身体抖的愈发厉害。
几人瞧着不对,连忙扯掉棉被,便看到床上的简碍双目紧闭,口鼻溢血,十分骇人。
被吓到的他们赶紧找来了老师,然后联系了医院。
又过了十多分钟,急救车总算赶到,大家齐心协力将简碍送到车上,送至医院。
急救室的灯亮了一个晚上,最后医生满脸沉痛地走了出来,宣布了简碍的死亡。
原因是对方提前服用了大量农药,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因此没能挽救回来!
等读完这些,段咫的眉头轻皱,将视线重新落在一旁的简碍身上。
“把我尸体随便丢掉吧,火化也行,就是不要带回家,闹心。”
“为什么总有人自己一事无成,却偏要抽着自己的孩子往前跑?”
“倘若能够重来的话,就算变成牛羊,我也不想过之前那样的生活!”
……
简碍似乎怨念不小,即便待在亡魂的队伍中,嘴里仍不断地叫嚷着。
而在他的灰色衣服上,正散发着淡淡的红芒。
这便是人死后残余的怨气,对方若没被勾魂鬼差带走,再过一段时日就会变成怨灵。
段咫走到对方面前,微笑着开口:“简碍,去那边谈谈怎么样?”
说完他手向身后一指,那里是让阴司休憩的场地。
不料简碍抬头瞟了眼段咫,摇头拒绝:“我和你没什么好谈的。”
说完,他便跟着队列向前而行。
“你若是有什么心愿未了,我能替你解决。”
见对方说不通,段咫只能开门见山。
已走了几步的简碍身体微僵,扭头望着段咫:“你凭什么帮我?”
段咫神情淡然,轻声答道:“我是孟婆手下的一名阴司工具人,此次过来便是替你达成遗愿。”
简碍上下大量了段咫半天,这才低头离开了亡魂队列,随段咫来到了阴司休憩的场地。
“你怎么知道我有遗愿?又怎么替我达成?”
“这是我的工作,不过若要完成,你必须讲出自尽的原因。”
见对方不像之前那么抗拒,段咫心下微松,连忙步入正题。
简碍并未开口,而是偏头望着下方黄红色的河流,平静的脸上,显露出远超同龄的成熟。
段咫的神色也开始变得凝重。
虽说奈何桥周围充斥着死寂与晦暗,可身边的简碍却像拥有某种光芒,使人难以忽视。
而且和许多压制了灵性的亡魂相比,简碍的眸子无比漆黑,却深不见底,里面好似藏着无尽的深渊。
他在这一刻已然明白,对方就算进入地府,却仍保留着高度的本我意识,旁人若想对其施加影响,难度极大。
念及于此,段咫不再等待,率先发问:“你一心求死,是不是与家里有关?”
“呵,你说的对极了。”
简碍嗤笑一声,眼神冰冷。
“理由呢?”
简碍似笑非笑地望着段咫:“你当真要我讲出来?”
“当然,不了解前因后果,我又如何替你完成遗愿?”
段咫迎上对方的视线,面不改色。
二人彼此看了半晌,简碍终于幽幽开口开始讲述他的生前过往。
“我自幼就活在古板守旧的家里,规矩非常多,有次我哭闹着想吃父亲口袋里的巧克力,得到的却是他狠狠的一记耳光,为此还落下了耳鸣的毛病。”
“父亲一直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我稍有不合他心意的地方,得到的便是一通暴打,那时的童年简直就是折磨。”
“而爷爷对我学习抓的很紧,经常说只要我拿到满分就给我买玩具,我为此很多科目都拿到了满分成绩,却从来没得到一个玩具。”
“不过后来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大概是同学羡慕的目光和老师的夸奖吧,我在学习上十分认真。”
“然而等我上了四年级,语文卷子有了作文,我却不知道能写什么。”
“家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灰色的,在学校里的生活也非常单调,我根本无从下笔,所以凑出的作文自然得不到满分,后面我也渐渐放弃这一块了。”
“又过了一年,父亲将我带至他打工的地方,大概是他一直过得不如意,所以性格比较暴躁。”
“就和以前一样,我只要做的不合他心意,即便考试得了99分,还是被他说成废物,饭桌上很多姿势都会被他教训,就连偶尔的打嗝,他也要扇我耳光。”
“等大了些我就一直想,这些东西他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拿来要求我?”
“有趣的是,他好几次都振振有词地告诉我,那是因为他表达爱的方式,希望我能成材,对不起,我就是个普通孩子,这种棍棒下的爱我无法体会,还是把它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最可笑的是即便他做错了事,可为了面子,他还是不肯认错,我要是敢反驳,得到的只有耳光。”
“我不清楚别人家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以前我也不懂,可渐渐大了,我明白这种就算是爱,那也是不正常的。”
“等我上了初中,考上了城里的重点学校,我以为能迎来转机,可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仍然非常幼稚。”
“首次考试我拿了学年第64名,将成绩告诉母亲时,她竟非常不满,指责我学习退步了。”
“当时我差点哭出声,作为城里的重点学校,一个学年就有近千名学生,能考进前百的哪个不是学习尖子,很多考了三四百名的学生,他们父母都很开心,还带着去吃了大餐。”
“我那时都不求什么奖励,只希望父母能对我的努力表示肯定,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不满的苛责。”
“更让我心寒的是后来母亲给我发信息,除了惯例的警告外,还说我一旦考入学年前五,就奖励我一台学习机。”
“后来我拼命学习,终于考到学年第四,她又立刻变卦了,还说很多人用学习机玩游戏,怕我成绩下滑,我就不明白了,他们说话怎么跟放屁一样?”
“后面还问我哪里学的有问题,为什么没拿第一,反正就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办法让他们满意。”
“可他们除了在意我的成绩,却一点都不关心我其他方面好不好,我两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服,长得也不高,平常很少和同学说话。”
“又过了两年,我对父亲的态度愈发不满,大概也就是所谓的叛逆心吧,我开始变着法子作践自己,学习也不怎么上心,可后面的考试仍得了八十多名。”
“本想着能让他关心下自己,可联系上后他开口就是警告,意思我要是不打算念了,趁早转校,他也能省不少钱。”
“原来我在他心里还不如钱重要?打那以后,我便对父母彻底绝了念想,每天都活得悲观抑郁。”
“加上我又没什么朋友,心里情感得不到发泄,觉得自己就像个行尸走肉,每一天都活得毫无意义。”
“等上了高中后,我的生活依旧毫无起色,看着别人嬉笑怒骂,活得虽然平淡却很开心,而自己虽然还在喘气,可对周围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后来我想明白了,我既无法选择父母,也没办法改变现状,这样绝望的日子为什么还要过下去呢?”
“我大概唯一能决定的,便是自己的生死吧,因此我下定决心后,便喝下农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解脱。”
“这便是我可笑的一生,不管你怎么想,至少现在,我并不后悔。”
……
段咫明白,简碍这股郁气已然憋了很久,若非自己主动让他倾诉,恐怕那些积攒的负面意识会一直蕴结在内心,持续到轮回为止。
望着简碍通红的眼眶,段咫感概说道:“我可以体会你此时的感受。”
“你撒谎!”
段咫眼神坚定,声音低沉:“我说的是真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往往都是思想的差异。”
“你爹娘的想法确实应该批判,他们好像把你当成了实现自我诉求的工具,从来不在意你内心的感受与需求,加上手段过激,导致你情感缺失,性格淡漠,这才酿成了今天的惨剧。”
简碍闻言全身蓦地一震,豆大的眼泪忍不住从眼角滑下。
方才段咫所言,恰是他心中所想。
“而且你父母还喜欢批评教育,每当你遇到难题,他们非但不忌给予安慰,还说你不中用,根本不配当他们的孩子。”
段咫定定地看向简碍,一字一句道。
“别人心里不开心了,可以向父母诉苦,而你得到的却只是爹娘冷漠的对待与严厉的责骂。”
简碍哭的愈发厉害,段咫的每个字眼都说中了他的痛处。
“如今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每有不顺心的地方,全拿子女撒气,还喜欢将自己无法达成的愿望,全都加诸在子女的身上,根本不管女子的感受,你的父母就是其中的一员。”
段咫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
“简碍,说真的,我对你的绝望感同身受,然而,即便你现在对凡世毫无眷恋,我依然想助你完成一份遗愿。”
简碍怔怔地站在原地,任凭眼泪模糊他的双眼。
“如果非要说的话,请将我的一生告诉大家,希望不要有人再像我一样,活得只剩下绝望。”
段咫顿时面露苦笑。
他实在没想到,对方遭受了世上如此多的不公,却偏偏还能回报自己残存的那份善意。
就算是他,恐怕也不可能做的比对方更好。
段咫直起身子,对简碍郑重其事道:“我明白了,你的这份遗愿我一定帮你达成!”
“那就拜托了!”简碍拭了拭眼角,脸上第一次展露笑意。
这份笑容仿佛卸去了万斤重担,迎接他崭新的命运。
注视着简碍返回亡魂队列,接着消失在眼前,段咫的心情却仍沉甸甸的。
父母与子女彼此间的恩怨,大概从幼时起便出现端倪了吧。
很多精研心理的人发现,每个人的童年状态,对他性格与价值观的影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这个人长大后的生活与事业是坎坷还是顺遂,与幼时父母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与简碍相似的小孩并不少,他只是万千家庭中的一个缩影。
段咫曾在一本书中读到过:或许每个孩子都欠父母一句谢谢,父母也同样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抛去棍棒教育的糟粕,可仍有不少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下意识地对子女进行较为激烈的语言逼迫,让其心灵受到了较大的创伤。
这点对一名心性还未成熟的小孩十分可怕,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性格变得偏激,为以后的生活种下祸根。
这些家长从来不关心子女的所思所想,认为子女一切都应该听遵从自己,内心的诉求更是漠不关心。
有些父母或许疼爱子女,却选择了错误的行为,导致子女一次又一次地身心受创。
简碍绝对不是第一起惨剧,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希望以后的父母,能够与子女好好沟通,更好的表达内心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