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七月的流火很快就笼罩了大地。
魔都虽然临江靠海,但并没有丝毫凉意,反而是酷热难耐。
在水汽蒸腾下,就连呼吸,都仿佛鼻孔里塞着棉花。
此时正是午后,冯志丽趴在柜台上,抓着自己的马尾辫,漫不经心地数着头发。
“好无聊啊!”
她一声哀叹,引来了同事们一阵回应。
就在这时,传来一阵敲门声。
冯志丽循声看去,人没看清,却被门外强烈的光照闪了下眼睛。
她赶忙低头揉了揉眼睛。
再抬头时,却看见来人已经走到她面前。
这人年纪不大,大概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戴着一副时下流行的无框眼镜,面相和善。
只是,脸上那公式化的笑容看起来却有一丝虚伪。
“请问,楚辞是在这里工作吗?”
冯志丽愣了愣,答道:“是啊,我们老板刚才出去了。”
“你要找他的话,先坐下等一会吧。”
年轻人从包里掏出一个文件袋,轻轻放在柜台上,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变:“不用了,我是经贸办的工作人员,今天就是来送这份文件的。”
“他人在或不在,都没有关系的。”
说完,又冲冯志丽笑了笑,转身离去。
冯志丽拿着文件,眼神却不聚焦,心里想着刚才这个年轻人。
长得是挺好看的,可是为什么却有一点讨厌呢?
这时,一个叫李丽华店员凑了过来,轻轻道:“冯姐,我们老家有个词叫逼兜油子。”
“意思是说一个人明明没犯什么错,却总是有人想打他。”
其他几个姑娘也点头附和:“是啊,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他那副模样就想抓他的脸。”
冯志丽眼睛一瞪:“瞎嚼什么舌头,还不快去干活,一会又该忙了。”
几个女孩嘻嘻哈哈应承着,纷纷散开。
傍晚时分,楚辞回到了静辞阁。
他一进门,冯志丽就把文件袋交给他道:“老板,下午有个经什么帽的单位有人来找你,见你不在就给你留了份文件。”
楚辞接过袋子,环顾一周,向大家朗声道:“现在虽然是最热的时候,但也是咱们服装销售的旺季,大家加把劲,等月底了再论功行赏!”
他话音刚落,就传来一片清脆悦耳的欢呼声。
有那胆子大的店员,已经在喊:“老板最棒了,加油!”
楚辞一阵头大,他最怕的就是和这群小姑娘打交道。
他匆忙之间和大家摆了摆手,算是告别,然后三两步跑上了二楼的办公室。
隐约间,楚辞听到冯志丽的呵斥声:“小华,你每次都这么乱说,小心老板开除掉你。”
办公室里,楚辞拿出文件,大致看了下,不禁一声冷笑:“还真是庙小妖风大。”
“不认真点,谁都到这儿打秋风来了。”
“这次,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本事不让我去!”
他把文件往抽屉里一塞,去外面招呼客人去了。
刚走出去,就有人喊道:“楚老板,过来喝一杯。”
“你别说,大热天的吃个红油火锅,实在是过瘾呐!”
楚辞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冰镇过的啤酒流过喉咙,把一日来的疲累驱赶得无影无踪。
“好,楚老板爽快。”
众人见状,纷纷拍手叫好。
楚辞又到别的桌上喝了几杯,然后喊过服务员,让每桌加送一盘毛豆。
这才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走了下去。
连着两天,都相安无事。
第三天了,楚辞在办公室接到了经贸办的电话,让他到单位一趟,有事告知。
楚辞还是无动于衷。
知道这件事情的邱静又开始担忧起来,劝慰楚辞道:“要不,你就去一趟吧。”
“毕竟是主管经济的单位,要是惹了他们,我们也不好过啊。”
楚辞笑道:“怕什么,咱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经贸局叫我过去,也得拿出过合适的理由。”
“要是别人单位也都这样,那我跑断腿也跑不过来,还做什么生意呢。”
邱静无奈,楚辞要是认真起来,她还真没什么办法。
楚辞见邱静皱着眉头,哈哈一笑:“夫人别担心,来,给为夫满上。”
说着,他把手里茶杯往前一送。
邱静没好气地白他一眼:“都什么时候了,还开玩笑。”
不过,经楚辞这一打岔,她还真就不担心了。
收到文件的第四天上午,楚辞办公室引来了两人。
其中一个,就是之前送文件的眼镜男。
另一个,年龄稍大,大概四十出头,满面油光,一个红红的鼻头特别显眼。
眼镜男向楚辞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经贸办的领导,戴高戴处长。”
“我是干事陈伟平。”
楚辞看了看眼镜男,想起冯志丽给他讲的“逼兜油子”的意思,心想海族很是附和。
果然是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只不过,在后世有个专业的词,叫“拉仇恨”。
这个陈伟平干事,靠这张脸皮就能很好地拉住仇恨了。
陈伟平见楚辞眼神游离,很明显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不仅怒道:“楚老板还真是好大的架子,见了文件都无动于衷,还得我们的戴处长亲自跑上一趟。”
楚辞笑道:“这不是忙吗,一时也抽不出时间。”
“正好一会就到饭点了,我们火锅真好推出新品“魔都辣”,戴处长和小陈千万要尝一尝。”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楚辞这一开口,对面两位虽然心里火大,却还真不好发作。
陈伟平见楚辞丝毫不提正事,只好开口道:“楚老板,你们的这次赴港比赛,也有单位报给我们了。”
“经我们研究决定,建议你们放弃这次行程。”
楚辞既不答应也不反对,静静等待下文。
陈伟平见他这幅老神在在的样子,咬牙咬得腮帮子都白了。
这人是装傻还是真傻,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这个时候应该问问原因,否则我们怎么展开?
戴高见陈伟平完全不是楚辞的对手,只好接着说道:“我们经过讨论,认为这次赛事规格较高。”
“这是我们大陆第一次参加此类比赛,不容有失。”
“而据我所知,你们的服装厂仅仅成立不到半年,甚至就连设计班主任都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
“所以,我们建议静辞阁退出这次比赛,换一家更有经验和实力的企业去。”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果然打秋风的理由从来都是冠冕堂皇的。
楚辞心里嗤笑一番,打起精神道:“这个比赛不限席位。戴处长您觉得哪家企业合适,完全可以让他们报名,没必要限制我们嘛。”
戴高皱了皱眉道:“你可能是没听清楚,我们是因为你们的实力问题才提这样的建议。”
“这次比赛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脸面,如果输了,责任可不是你们一个小小的制衣厂能扛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