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胡厂长这副样子,楚辞有点不明所以。
不过…胡厂长曾帮过他的忙,而且现在他过来也是求助胡厂长,所以也就任由其带进了办公室。
刚一进去,楚辞便看到办公室里面坐了九个人,而且个个眼神不善地盯着自己和胡厂长。
楚辞注意到,这群人身上并没有身着厂里员工的服饰,而是穿的很厚实的大衣,将自己给包裹住了。
“各位稍安勿躁,这是臭豆腐大赛的冠军得主楚师傅,我已经和他达成合作了,有了他的加入,咱们再也不用担心南山的威胁了。”胡厂长将楚辞请到了一个非常靠近主位的位置,向其余人介绍了一下。
“楚师傅竟然这么年轻?”
“什么楚师傅,我怎么没听过,能和那些老字号的师傅比吗?”
“别小看楚师傅,他刚刚打败了周师傅,拿到了大赛冠军。”
办公室内,九人对楚辞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总的来说,有人惊疑,有人质疑,也有人赞叹。
但,不管怎么说,这九人并没有因为楚辞的到来,而缓和当下略显紧张的氛围。
“老胡,你有什么打算赶紧说出来。嘉和是所有人的嘉和,犯不着为这点事吵个没停。”一名颇为威望的老人淡淡开口,他身形瘦削,干枯的手掌像是鸡爪一般,给人一种行将朽木的感觉。
低沉的声音自老人口中吐出,嘈杂的办公室里面顿时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窗外刮过一阵寒风,楚辞身旁的胡厂长脸色,似乎愈发白了。
胡厂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李老,你和我父亲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今天我希望你能站在我这一边。”
说罢,胡厂长又转头看向其余的八人,道:
“这位是楚师傅,我就不过多介绍了。我相信楚师傅的手艺,只要他给我们提供高质量的豆腐,再加上我们嘉和的霉豆腐工艺,一定能够籍此打败南山,将他们赶出霉豆腐行业。”
胡厂长朝着这群人说完,又转头看向楚辞,压低声音道:“楚师傅,这些人都是厂里的股东,目前我们嘉和最大的对手南山,正在蚕食我们的霉豆腐市场份额,而这几人中,有不少人都想劝我和南山合作,我希望你能帮助我。”
听到胡厂长的话,楚辞略一分析,便将这件事情给分析清楚了。
胡厂长手下的嘉和厂和一个同行南山厂起了竞争关系,但由于对方势大,所以厂里的部分员工打算主动求和,向对方屈服。
但这样一来,嘉和厂的地位必定会动摇,甚至沦为这南山厂的附庸厂,也不无可能。
而胡厂长找到楚辞合作,自然是看中了楚辞的手艺,欲借楚辞的手艺,以此生产出高质量的霉豆腐,来击垮南山厂。
楚辞眯了眯眼睛,看了看身旁的胡厂长,又看向不远处的李老等八名股东。
事实上,这种涉及到厂房纷争的事情,楚辞是不愿意参与进去的。但胡厂长曾相助过他,这件事情楚辞一直记在心上。
况且双方达成合作,是一个互利的商业行为,楚辞更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除此之外,林阳在差人送钱的那一天,还特意给了一份嘉和厂的资料,同时提醒他和嘉和厂合作有着莫大的好处。
一想到这些,楚辞也就暗暗做下了决定。
随即,楚辞朝胡厂长淡淡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头看向一众嘉和的股东。
“各位老板,我的确和胡厂长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今后可以为你们提供优质豆腐,不过刚刚听你们的意思,似乎打算和南山求和?”楚辞笑着看向众人,即便面对这群股东,他的脸上也没有一丝惧色。
“楚师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求和,我们这也是为了嘉和的未来考虑,倘若不和南山合作,以他们的势力,不出五年便会吞并我们。”一名体型肥胖的男子瞥了一眼楚辞,继续道:
“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早早示好,这样还能保留一定的市场份额。一味地坚持,到头来终究什么都不剩。”
说话的人是嘉和的老员工了,名叫罗洪国,比胡厂长还要年长几岁,威望不小。他话一出口,顿时得到了另外三名员工赞同的眼神。
“呵呵,和同行对手合作,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楚辞笑着点点头,并没有反驳。
看到这一幕,胡厂长顿时瞪大了眼睛,低声道:“楚师傅,我请你来是让你说服这群股东……”
“胡厂长,别着急嘛。有些人天生就想受人摆布,最后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楚辞淡笑一声,然后咳嗽了下,闭口不再言语。
一听这话,罗洪国坐不住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楚师傅,我念在你拿了冠军的份上,一直对你客客气气,但是你不要太过分了。”罗洪国脸上的肥肉抖了两下,整个人的眼神瞬间发生了变化。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口的邱凌志动了,他犹如一阵风一般,迅速掠过了众人的视线,而后来到了楚辞的身边。
双手抱在胸前,邱凌志朝着罗洪国冷笑了一下,仿佛在说,怎么着,想动手不成?
罗洪国被邱凌志诡异的速度吓到了,连退两步,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咳咳。”
就在这时,李老咳嗽一声。
“楚师傅,听你这话,似乎嘉和和南山合作,最后只会被吞的骨头都不剩?”
沧桑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办公室,每个人的心都跟着揪了一下。
“不错,我有九成的把握,南山会吞掉嘉和的产业。”楚辞看着眼前的老爷子,语气不卑不亢,像是一个稳重成熟的中年人。
在前世的时候,楚辞可没少面对这种情况。说得好听点,那是合作,共同瓜分市场份额。但事实上,谁做大了不想吞并掉同行的产业?
南山之所以给嘉和施压,那是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吞掉嘉和的实力,所以才会采取这种方法。
而嘉和一旦退让,去找南山求和,进而共同瓜分市场份额,这么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养肥了嘉和。
楚辞相信,只要这么持续下去,不出一年,南山绝对会吞掉嘉和。
在黄花镇的这段时间,楚辞自然是对这个本土资本最为雄厚的企业有所了解。
南山以豆浆起家,但和豆腐相关的产业,却是一个没落下。而且他们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靠着资本向同行施压,最后逼迫同行企业合作。
等到时机成熟,再将这些同行的产业吞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