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带着人到各村镇的供销社和农户家里收豆子,却发现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大豆了,只知道是大豆都被人收走了,但是也打听不出来是谁收走的。
而现在最着急的事情不是这个,是得找到大豆去供上厂子的货,眼下入了冬,地里都没有大豆了,想要找到下一批大豆,最起码也要一个星期,可是现在工厂的出货量那么大,哪里等得了一个星期啊。
另一边,楚辞已经得到消息了。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六爷的人在四处收购豆子,于是叫来小崔,安排几个生人去南桥镇供销社供了一批豆子,只不过价格比之前市场的价格提高了一倍。
“他奶奶的,没想到还真的让六爷给说中了,这事要是在我这里出了岔子那就完蛋了。”小九急的乱窜,一时间没了主意,一行人到了南桥镇听说有豆子,赶忙想着收了,但是对方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倍,小九这会儿更是气不打一出来了。
本来想着能再等几天再收豆子,能够省不少钱,这会儿遇到个趁火打劫的,小九恨不得揪着供销社的售货员,想要揍他一顿。
但是,身边的小弟还是将他拦住了,“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回去找六爷拿主意啊!”一名小弟这样劝道。
小九听罢,觉得很有道理,这才收手准备回去跟六爷汇报一下情况,谁知道,六爷已经知道了。
“啪。”
办公室里,六爷气愤的把报纸拍在了桌上。
“我是怎么跟你说的,啊?出货量这么大,你就不能长点脑子,现在收不上豆子,那么多货怎么办?”
门外的虎哥听到六爷咆哮的声音,猜到了个大概。
小九吓得不敢说话,挨了一顿骂之后,弱弱地说出了南桥镇大豆涨价的事情。
“六爷,六爷,您先别着急,我已经找到大豆了,只不过现在市场上没有大豆了,对方的价格贵出了一半,他们现在就是坐地起价呢,所以我想着先回来问问您~”
六爷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是气愤,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没办法了,如果这批豆子不收回来,工厂的货赶不出来那损失的就不是这点钱了。
“还问我,赶紧收回来,不收回来,拿什么出货,拿你的小命吗?”
这批大豆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六爷没办法了,只能咬牙了。
但是六爷没想到的是楚辞供给供销社的大豆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虽然能解燃眉之急,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而六爷收购的这一批大豆,让楚辞大赚一笔,这正是楚辞的策略。
晚上楚辞到家,虎哥趁着夜色给楚辞带来了情报。
“六爷那边的大豆现在已经供不上工厂的出货量了,他之前那么打压你,没想到现在是难倒了自己。”
“好几个食品厂的老板今天都到六爷办公室去堵门了,这货供不上那些老板可不答应啊。”
楚辞听后笑了笑,虎哥不明所以。
“我猜到了,既然六爷忙不过来,那我就帮帮他吧。”
“怎么帮?你还要帮六爷吗?”
虎哥看着楚辞轻松的样子,疑惑不解。
“虎哥,现在六爷的货供不上了,但是我这里能供上啊,他可以让我不出货,但是他可不能让食品厂不生产吧。”
虎哥听完楚辞的话恍然大悟,现在是别人求着楚辞出货,他六爷的本事能让小摊小贩不出摊,可不能让那些大厂子黄了吧。
第二天楚辞就让豆腐厂恢复了出货,梁叔去跑了几个食品厂,各位老板得知楚辞这边出货量很稳定,都赶紧跟楚辞定了出货单。
“周生食品厂的周老板说,六爷那边就供了三分之一的货,搞得差点停产,咱们这会儿送过去的货救了他们的急,让我给你带话说,以后还是从咱们这儿走。”
梁叔回来之后给楚辞带了话。
“好嘞,梁叔,辛苦了,这次咱们就先出这些,你和小崔明天再去南桥供销社拉点豆子去。”
“好,豆子的价格还是上次那样?”
“再涨一成吧。”楚辞说完看着梁叔,两人对着笑了起来。
六爷每天都要应对那些食品厂和加工厂的弹劾,对楚辞的事情已经是应接不暇了,小九带着一重兄弟到处收豆子,也都是凤毛麟角,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当得知供销社有豆子之后,也顾不上价格赶紧收了回来。
“老子问你,这豆子是从哪儿来的?”
小九带着人围着供销社老板盘问。
“这个我可不能说啊,要是我说出去了,这豆子对方就不供了,到时候你们的生意还能做吗?”
供销社老板嘴巴严得很,小九听到这话虽然很气愤到也不敢轻举妄动。
“哎,什么事情啊,九哥。”虎哥正在附近转悠,听到供销社的动静就进来了。
听了供销社老板的话,虎哥转身搭着小九的肩膀,把小九引到一边说话去了。
“九哥,你这么做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六爷要的是豆子,你能给厂子供上不就行了,这钱六爷出,你要是把这货源给掐了,六爷让你找豆子,你上哪儿找去。”
小九皱眉听着虎哥的话,眼珠子滴流滴流的转。
“现在六爷那边麻烦的很啊,之前也就食品厂,现在好多的酒楼都找来了,豆腐供不上啊,搞得人家开不了张,所以六爷天天找我的麻烦,我要把这供货的家伙揪出来。”
小九的话没说完,虎哥就拍了拍小九的胸脯。
“你息怒息怒,这南桥镇我熟悉的很,供销社我也熟悉,回头我就给你当眼线,只要能看到那供货的,我就给你报信儿,你就放心吧,这批豆子拉回去,赶紧出货,六爷就消气了。”
虎哥句句话都在替小九着想,小九想来也是有道理,让虎哥替自己看着,于是带人开车把豆子拉了回去。
虎哥连夜又把今天听到的情报告诉了楚辞,第二天楚辞向上次一样,给这几个酒楼供上了一部分的豆腐,同样还是只解燃眉之急。
就这样几次三番,楚辞有计划的出货,一方面解了大部分客商的急,另一方面慢慢的收回一些六爷管不上的客户,潜移默化的很多的客商都跟楚辞重新建立了合作关系。
又随机的给小九供上一些大豆,而这个时候,六爷也顾不上价格了,只能对楚辞放出来的豆子照单全收,加上虎哥的里应外合,楚辞这次赚的是那叫一个轻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