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自信,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
阮琦2025-11-10 11:343,558

  工作需要自信、人际交往需要自信、恋爱需要自信、生活中许多事都需要自信,但这跟今天要说的核心自信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从头讲起。

  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当他出于本能开始追女孩时,所想的一切归结到底都是要“改变对方的行为”。

  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另一个体的行为,这就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也是情商培养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期待用招数或者技巧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可这些招数和技巧很初级也很幼稚。

  但是,招数和技巧对他人的影响相当有限,等到经过一系列挫折打击之后,一部分人对男女关系的认识开启了世俗模式——有钱有颜值,其余都瞎掰;而另一部分人则开始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来看待两性交往。

  大家留心的话会发现,现在但凡懂点心理学的情感专家都喜欢用“关系”这个概念,我的约会学理论也不例外。当追女孩这件事从“改变对方行为”变成“处理彼此关系”时,大多数追求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从朋友关系升级为情侣关系”,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两件事——“处理好现有层级的关系”和“晋级到更高层级的关系”。

  这种方法论在处理恋爱追求和分手挽回的问题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核心原则有三点:1.真实自我;2.尊重对方;3.不犯错。

  并且这些原则的落实不依赖任何刻意设计的场景,只需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自然交往,留下能够欣赏你的人,过滤掉没有缘分的对象。

  在进行恋爱指导或者情感咨询过程中,当求助者接纳了以上理念之后,他们中一部分人的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可是还有另一部分人暴露出一个新问题——由于不会沟通交流,因此尽管从道理上知道应该表现出真实自我以及尊重对方,但是只要一开口,这些人就在不断地犯错——表达不清自己的本意,而且还常常得罪人。

  因此,在从事这份工作几年之后,我又陆续开设了口才课、微信课、表达课,开始教我的学员们沟通和交流。经过学习训练之后,一部分学员发生了惊人的改变。我用“惊人”这个词,是因为这种改变不同于学习约会或社交,只是改变了别人对你的行为反应,而是当事者自身行为模式发生的根本变化。简单说,就是有些学员的说话聊天完全像换了一个人,变得风趣幽默了,变得会拿捏适度了——总之变成了一个高情商的人。

  但是还会有另外一部分改变不显著的学员,他们的问题又把我的关注引向了一个更深的人性角落,也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自信。

  比如我们口才课的训练,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通过语言表达感受释放情绪,为此我设计了各种方法甚至还有模板,有些后来收录在《魔鬼聊天术》那本书里,比如“行为聊法”“魔趣聊法”“状态+感受”等。

  在训练中我发现学员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内心存在情绪感受,只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这些学员经过训练之后问题就解决了;但还有一类学员的困境却是,他的内心体验不到任何情绪感受,常常都是一片空白。

  深入观察发现,这种人(男性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积极乐观的状态,遇到一丁点儿人际交往的挫折,还特别容易进入消极悲观的状态,并且他们的悲观又不同于普通女性的悲伤情绪——哭天抹泪或者找人倾诉。男性的悲观往往面无表情,他们只是把自己更加彻底地封闭起来——通过情感隔离来减轻压力。因此我们教授的那些关于沟通的方法都失去了作用——比如约会时要表达积极感受,但他们没有积极感受可以表达,勉强说出来的俏皮话拙劣得让人想吐;再比如被拒绝时应该豁达大度,可他们心里全是悲观失落,一开口就处处流露负面情绪,或者是攻击和对立进入另一极端,所以还不如什么都别说。

  如果将这个现象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打比方,那就是我们提供了锅碗瓢盆,炉火灶台甚至开水,却找不到米,甚至倒进锅里的有时还是泥巴和沙子。

  当我们的恋爱培训深入到这个地步时,我发现情感顾问、沟通专家这些角色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冲突,这也就是本文开始所说的核心自信的由来。

  这里的核心自信不是你相信自己在别人面前有多厉害,对别人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是你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你跟自我相处的能力和水平。

  这里再次出现了“关系”这个概念,但这次不是你跟别人的关系,而是你跟你自己的关系。

  其中的异曲同工之处是:能处理好跟他人关系的重要前提是承认对他人的不可控,同理,能处理好跟自我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承认对自我的不可控。只有承认和接纳了不可控,才会懂得和谐相处,于人于己都是这样。

  回头再看这一条完美线索——“想改变别人的行为”就要“处理好跟别人的关系”;“想处理好跟别人的关系”就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想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要“处理好跟自己的关系”。

  核心自信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一个人的核心自信等级越高,他的内心也会越强大,个人魅力也会越高,社交能力也会越强,而如果一个人的核心自信低于正常标准,那么就会陷入学习再多方法技巧却都无济于事的困境。

  从最胆小到最勇敢

  我的《魔鬼搭讪学》出版已有十年了,在这期间经常会有读者来信说:魔老师,喜欢你的书,赞同你的理念,在生活中看到感兴趣的人也特别想去认识,但气人的是,无论如何就是迈不出第一步,有时候都走到姑娘面前,可就要开口的一瞬间却又了……我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不光是这些没见过面的读者,在我的学员中也有这种纠结的人。有的人参加培训后,可以连续几个月一次都不主动社交,只是每个周末来参加活动,默默看其他学员。我一度非常迷惑:“你花这么多钱就是来观摩吗?”

  但后来我找到办法了。

  对于这样的学员,我在鼓励几次无效之后通常就不继续对他们提出要求了,我发现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慢慢积累勇气似乎效果更好。事实上,在几个月之后,好几个这样的学员都发生了一种“顿悟”式的改变。某一天他们会在毫无征兆的状态下突然就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往往一发不可收拾,从团体里最胆小的人变成了最勇敢的人。

  这种戏剧般的前后对比不仅有趣,而且还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下面我就试着来解释一下。

  先说说为什么这些学员开始会“胆小”。

  胆小跟自卑有关,特别胆小往往对应着深度自卑。但自卑并不一定就等于条件差,这些迈不出第一步的学员其实自身条件都还可以,经过深入交流之后,我发现他们有个共性——在早年的成长环境里遭遇过很多负面评价。

  比如,父母经常在耳边唠叨:“咱家穷,你别不懂事,别老想着跟其他孩子一样……”

  请注意,导致自卑的关键其实不在他们家真有多“穷”,而是家里有个习惯把“咱们穷”挂在嘴边的家长,所以并不是所有普通家庭的孩子都会自卑。而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即使有了在外人眼里还不错的学历和工作,可内心深处还是藏着低人一等的感觉,尤其在遇到喜欢的女孩时,他们下意识就会冒出“我配不上她”的念头。

  这种自卑会出现在任何社交活动中,但主动社交导致的压力肯定是最大的,因为它能遇到最让自己心动的对象,而陌生的环境又最缺少社会身份的保护,对方连你是谁都不知道,难免会用低人一等的眼光看待你,这又会促使你贬低自己,因此迈出第一步变得难上加难。而在公共场所走到陌生女孩面前开口说想认识她,简直就是向全世界暴露“原来你比别人差”。当自卑不能解决的时候,最省事的处理方式是把它隐藏起来,不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所以,如果不真正解决自卑的心理障碍,社交对有些人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再说为什么会从“最胆小”变成“最勇敢”?

  因为这些学员开始真正面对自卑这件事了。

  自卑是外界评价给我们留下的伤害,但追求美好却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能不能改变自己,关键看你的动力有多强。

  回到日常生活中,我相信每个男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看到一个令自己无比心动的陌生女子,脑海中瞬间念头闪过——要是认识她该多好!然而想要付诸行动,脑海中同样会出现失败的结局——上前说话然后被当作无聊男人惨遭拒绝!于是就给自己再找个放弃的理由:比如,我很忙,我不是大帅哥,我不适合聊天……多数男人就是这样自己骗自己的。

  沟通有很多好处,比如扩大社交圈,认识很多自己喜欢的异性,帮助脱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正视自己的欲望,承认自己的弱点,不自己欺骗自己。早些认清这点,会让你的人生受益无穷。

  这也是我敬佩那些迟迟迈不出第一步却坚持参加活动的学员的原因——虽然看起来很,但他们不会自己骗自己。

  当一个人在正确的方向上去挑战自己的弱点时,就算进步非常缓慢,但所有的积累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一旦成功,改变往往也是彻底的。

  一念之隔,未来的人生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争取还是放弃,大方向就改变了。

  十多年前我在写《魔鬼搭讪学》的时候并没有关注到自卑这件事,因为我本人从来没有这个问题。我的文章主要是集中于探讨男女交往的理念以及表达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但在后来的培训经历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学员其实都存在着自卑的问题,可以说这才是影响他们与异性交往的真正原因。

  自卑对男性魅力的侵害贯穿着交往的始终,接触阶段的表现是“㞞”,约会阶段的表现是“求”,相处阶段的表现是“管”,分手阶段的表现是“黏”。不同程度的自卑会对恋爱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从心态上自我提升才是获得完美关系的关键。

  

继续阅读:2、快乐的人更容易相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魔鬼沟通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