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瘦瘦的人,率先说道,“听说今儿个一水楼开业,我们兄弟俩儿被邀请来说上一段。我是大瘦。”
胖子跟上,“我是小胖。”
说完两人向台下的看客鞠躬行礼。
起身后,大瘦打开扇子,轻轻的摇,说道,“小胖,我先问一个问题,知道咱一水楼的掌柜是谁吗?”
他问着,还不停地显摆自己,让自己起来很有像掌柜的样子。
小胖答道,“我知道,是岩爷嘛。”
大瘦接着问,“那你见过岩爷吗?”
“当然,”小胖接话,话一转,“当然没见过。”
大瘦说道,“人家岩爷时间多金贵,怎么会见你这种小人物。”
小胖故作急眼,“哼,你还不是没见过。”
这时,大瘦帅气地收了扇子,笑着说道,“诶,那我还真见过。”
小胖好奇地问道,“那岩爷长哪样?”
大瘦单手打开扇子,在胸前轻轻地扇风,几下后也没见小胖回他,于是用左手握拳放在嘴边,咳嗽了两下。
小胖这时反应过来,语气里带着怀疑,“你该不会想说岩爷像你这样吧。”
大瘦又昂首挺胸,自信地扇了扇扇子。
小胖看不下去了,嫌弃地说道,“得了吧,岩爷像你这样,现在荷花都开了。”
大瘦收起扇子说道,“才初春,荷花如何能开?”
小胖左手握拳放在背后,起势,“这不就是说开不了嘛。”
大瘦意识到,小胖是在嫌弃他,于是问道,“那你见过岩爷?”
小胖笑着摇摇头,“没见过,但我知道长哪样。”
语气里带着肯定,信誓旦旦。
大瘦问道,“那你说哪样?”
小胖右手拿扇,一下一下地敲打左手。
小胖一直这样做,大瘦质疑,“就这?”
小胖回答,“当然不是,还有,你仔细看着哈。”
他两手背在背后,向前踱步。
大瘦就这样看着小胖走了两圈,说道,“哼,是个人都这样走好吗?”
……
阿岩确实是一水楼的掌柜,负责客人方面,而张鸣负责厨房。
胡黛珏端坐着,问道,“殿下,你觉得这种新的说书模式如何?”
皇甫江仔细想了想,说道“很新颖,就是差了点意思,看着有点平淡。”
胡黛珏看着戏台子上,确实差了点意思,没有她曾看过的有趣,毕竟是第一次写,多写几次就好了。
皇甫江询问,“这种形式称为什么?”
阿锁在一旁回答,“回殿下,称为捧话。”
捧话,主要就是一人讲,一人捧。
皇甫江和胡黛珏两人又起身回到雅间,正好最后一个菜上上桌。
桌上六个菜,全是土豆做的。
皇甫江夹了一点锅塌土豆,放入嘴里,细细的咀嚼,土豆里面软糯外壳焦脆,入口即化,外面包裹的鸡蛋鲜嫩。
又夹了一点酸辣土豆丝,色泽光亮,酸辣可口。
用勺子盛了一勺麻婆土豆到碗里,软糯的土豆泥,上面淋上麻婆肉酱,入口吃着沙沙的,同样是软糯得很。
他真的没想到普普通通的土豆能做出这么多道菜出来,还各具特色。
每吃一道菜,皇甫江就称赞几句,这让胡黛珏很高兴,说明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下面戏台子上,捧话已经结束了,虽然内容还不是很好,但是客人们还是乐于见这种新的表演形式。
下一个节目是说书,胡黛珏本是想请醉星楼的说书先生来的,但是觉得这样抢人抢得明目张胆,刚开始就树敌的话,并不好。
因此,她找了新的说书先生李先生。
讲的故事内容当然就是胡黛珏自己写的了。
此刻李先生讲的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
阿秀是青梅,阿城是竹马。
两人同岁,从小就生活中同一个村子里,家也隔的近,经常一起玩耍。
小孩子都是喜欢扮家家的,阿秀扮做盖上红盖头的新娘子,阿城扮做挑红盖头的新郎官。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两个小孩子找了两把椅子拜了高堂。找了个柴房充作洞房。
阿城拿着一根木棍,激动地掀开了阿秀的红盖头。其实红盖头就是一块红色的破布。
阿城装作大人的模样,对着阿秀说,“阿秀,今日你我终于结为夫妻,今后我一定好好待你,不让你受一丁点苦。”
阿秀眼里含泪,直点头。
两人又假装拿着酒杯,手臂交叉,喝了交杯酒。
仪式做完了,他们躺在柴房的地上,翻过身,面对面躺着,相视一笑。
“阿秀,等我们长大了,我一定上门提亲,风风光光地娶你,比村长的女儿出嫁还风光。”
阿秀看着他,点头,说道,“我等你娶我。”
少年的承诺有多重呢?那时的他只知道娶亲就是得风风光光的。
他们并没有普普通通地长大,也没能顺顺当当地提亲成婚。
他们十岁那年,阿城被人接走了,说是阿城本是哪个大富人家的公子,因为一些原因,被遗落在了这个村子里。
现在阿城的家人把他接走了,他不愿,他们是把他绑上马车的。
阿城看到了人群中哭得稀里哗啦的阿秀,哭着大喊,等他回来,等他回来。
后来,听村子里其他人讲,那个大富人家全是女儿,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这才想到还有个小妾生的儿子在外面。
他们是为了传宗接代,才把阿城接回去的。
那些人还说,城里的大富人家的夫人都不会是省油的灯,阿城肯定会成为傀儡,不然不会轻易让他继承家业。
阿秀每天都在担心着阿城,担心她被大富人家的夫人责骂,不让他吃饭,担心他膝盖磕破了,没人给他搽药,担心大富人家把他关在小黑屋,不给他被子冻着了。
有一次阿秀把娘给她拿去买盐巴的钱,买了糖葫芦,犯了错,她娘把她就关进了小黑屋。
小黑屋里可黑了,没人聊天,很难受。
阿城知道她无聊,就悄悄地在小黑屋门口,陪她说话。只关了半天,她娘就把她放出来了。
阿秀没有等到阿城回来,十三岁那年,村子里又来了一批外来人,比接阿城的那次人还要多,连村长都来了。
那批人是来接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