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间出来的苏宴直摇头,他这兄弟怕是根本认不清自己的心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苏宴口中呢喃着这一句,在王府的另一间屋子住了下来。
同一时间,肃王府门口。
李云淑从出了宫就一直等在这里,她知道,若是回了宋家她还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既然宋家现对她不仁,就别怪她不义了。
叶溯从宫内出来,自然看见了站在府门口的李云淑,没说什么直接把人带进王府。
次日,李云淑坐着王府准备的马车回了宋府,身边跟着王府的管家。
看到这一幕,宋家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宋知行看了李云淑一眼,直接去了书房。
而宋清衍现在也拿李云淑没办法,毕竟是王府管家亲自送回来的人。
此时的宋清衍恨不得回到过去扇自己几儿巴掌,当初怎么就看上了李云淑而对叶依棠不闻不问,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就算他真的扇自己几儿巴掌也不可能得到叶依棠的原谅。
叶依棠并不知道,宋清衍的心中还在想着二人和好如初的可能性。
宫宴的事情,从大臣中传到了民间。
不少人提起李云淑的时候眼中充满了鄙夷,而与其相对的,则是关于郡主的美名。
有对比,就有比较。
李云淑在屋内听着丫鬟报回来的消息,恶狠狠的将桌上的茶盏扫了一地。
她就知道,这件事情是叶依棠那个贱人的做的。
等肃王得了天下,她一定要让那贱人不得好死。
李云淑的想法叶依棠并不知道,她现在还在为了恢复身手而在校场上被楼弃碾压。
“服了吗?”楼弃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不服!”话音刚落,叶依棠就从地上站了起来,朝着楼弃的胸前攻去。
但是依旧在七十招内渐渐落得下风。
叶依棠并不气馁,越打越凶,只有在不断的打斗中,才能将她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想到昨晚还是没有逃过中药的宿命,叶依棠的心中就涌现出一股无名的怒火。
若是昨夜没有遇见楼弃,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和上辈子一样中了别人的计谋,最后怀上一个生父不详的孩子。
和楼弃过招,叶依棠用了十二分的力气与认真,但还是比不上对方。
“真弱!”楼弃嫌弃的话一字不差的传入了叶依棠的耳朵。
后者撇嘴,没有反驳。
在楼弃面前还真没几个人能打的过他。
“你天天陪我打,不去管你手下的兵啊?”叶依棠问出自己的疑惑。
楼弃站在旁边开口,“操练士兵有其他将军和副将。”
叶依棠心想也是,若什么事情都要楼弃来做岂不是得累死,是她刚刚想岔了。
“知道昨天晚上是谁给你下药了吗?”
叶依棠盯着面前的石子,摇头。
今天一大早她就盘查了宫里的宫女和太监,可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楼弃没说话,叶依棠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良久后,楼弃才开口:“过完年,南祝会有使臣过来。”
叶依棠表面上“哦”了一声,内心却记住了这件事,谁让她是东庆过唯一的郡主呢。
新年,仿佛一切都是祥和的,最近没有宋家的人在自己面前蹦哒,叶依棠也乐的清闲自己自在。
想想上辈子这个时候,她被宋清衍罚跪在雪地里,病了好长时间,几乎是出了三月身子才好起来。
更是连过年都没有回来看看自己父亲母亲和哥哥。
正月初十,南祝使臣抵达京城,作为郡主的叶依棠自然得知这个消息。
南祝这次来的出了几个大臣,还有一位公主,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迎接使臣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落在太子叶荣安的身上。
当然除却太子,还有叶依棠的哥哥叶俞成。
使馆内,叶荣安和叶俞成二人将使臣一一安排,自然也见到了随行的南祝公主。
二人对视一眼,来者不善。
那南祝公主虽是蒙着面纱,但光是从那双眼睛就可以窥探出面纱下的容貌会有多么惊艳。
下午,二人带着南祝使臣在京城逛街,直到晚上迎接使臣的宫宴快开始,这才匆匆回到宫中。
叶荣安让叶俞成去找叶依棠,自己则是去了御书房,将今天的事情一一告诉自家父皇。
皇上坐在龙案前,脸色威严的表情尽显:“安儿,这几日儿你和俞成陪着使臣,但也要注意别着了南祝人的道儿。”
南祝人心中打的什么主意,皇上心中清楚的很。
“我知道了父皇,我会跟俞成说的。”
自己和皇后的儿子是什么样的脾性,皇上十分了解:“去吧,宴会待会儿也要开始了。”
叶荣安从御书房出来直奔自己母后的寝宫。
他记得之前堂妹说要来自家母后这儿的。
刚从外面进来,果不其然,自家母后寝宫这儿围坐着三个人。
“母后。”
他父皇只有母后一人,所以一家人之间也没那么的礼要行。
“安儿来了,坐吧。”
叶荣安在一旁坐下,把刚刚自家父皇说的话给叶俞成说了一遍。
“我也正准备和你说呢,刚刚妹妹也是这么说的,让咱们两个多加注意一些。”
叶荣安像是没想到叶依棠也会想到这层,笑着开口:“妹妹还真是长大了。”
叶依棠笑了笑,没说话,她比别人多活了一世,想的事情自然会多一些。
而且上辈子南祝人根本没有来,保不齐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叶依棠猜想,应该是上次南祝派人来杀苏宴结果无功而返,才会有了今日的后续。
四人一坐,就做到了宴会开始的时间。
今日迎接使臣,宴会上并不像上次宫宴那样女眷也在。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世喜的声音在宫宴门口响起。
殿中除了皇家人,所有大臣纷纷跪在地上行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直到皇上牵着皇后在龙椅凤椅上坐下,这才开口道:“免礼”。
众臣纷纷起身,谢恩。
“今日南祝使臣不远万里来到我东庆国,朕特地设宴款待,大家不必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