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昭义无反顾前行、简雍懵懵懂懂南下之时……
身在居中位置之山阳郡的李典,已经遣心腹召集居于山阳郡之右(古代坐北朝南、左东右西,陇西为陇右、江东便又称为江左)济阴郡的董访,以及郡左之鲁国的张辽,一同赶到山阳郡方与县密议。
方与县,便是如今的济宁市鱼台县,距小沛不足百里之遥。
此时,董访、李典、张辽三人,齐聚于方与县衙之中,共商如何助刘备一举夺下徐州、并阻截伪帝袁术。
年龄最长的董访首先开口。
“文远、曼成,某等三人虽有心向袁本初说明一切,却终归不可为之。若如此,兖州又当如何是好?”
诚如董访所言。
他们三人因皆涉及兖州之乱,所以,他们三人都不能与袁绍暗中传递书信。
原因很简单:在袁绍看来,他们都是叛贼,所以袁绍根本不可能信任他们三人。
在这种需要用到智谋的场合,便体现出了李典的优势。
更何况,李典召集董访、张辽二人至此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解答二人的所有疑惑。
所以,李典此刻回答的语气颇为坚定。
“叔父、文远兄长,兖州暂且保持现状,而今当务之急,乃是及早助左将军立足于徐州也。
况且,某等虽无法与袁本初传递书信,左将军却毫无问题。是以,某等根本不必担忧后方之袁本初。
为今之计,某等三人应当先去小沛面见左将军,与其人商议妥当之后,再行定夺。”
董访、张辽二人同时称善。
这时,董访叹道:“可惜大兄不在此,否则董某何至于毫无头绪?”
李典笑了起来。
“叔父,而今某等胜券在握,公仁叔父根本不必在此出谋划策。
某等只需顺势而为、助左将军稳守小沛,又何必在意曹孟德?袁、曹开战在即,此时曹孟德,又焉有余力再出兵兖州?
叔父尽管放心便是,即便公仁叔父在此,其亦将赞同小侄之言也。
叔父、文远兄长,此地距小沛不足百里,一日可至。事不宜迟,某等应及早去见左将军。”
三人都是利索人儿,所以,短暂商议之后,便同时起身离去。
当日酉时末,也就是后世傍晚接近七点钟之时,穿着一身常服的三人,在疾驰之下,顺利抵达小沛城外。
一刻钟后,正在小沛城中自己的衙署、与朱灵议事的刘备,便得知了三人求见自己之事。
朱灵闻言一惊;
刘备闻言则大喜。
其人对朱灵道:“文博,你且稍作准备,我安排庖厨备宴,稍后你随我一同出城相迎!”
朱灵应了一声后,便匆匆出门整理衣冠;
刘备则趁机拆开编号为“贰”的锦囊。
其人匆匆看过其中帛书、莞尔一笑之后,便将其付之一炬、并匆匆走出衙署。
未几……
刘备、朱灵二人未带任何护卫,径直出城、与董访、张辽、李典三人相互见礼。
见李典惊疑不定地看着自己身后的朱灵,刘备哈哈一笑。
“曼成不必多疑,文博不满曹孟德久矣!”
朱灵干笑一声,向李典等三人解释道:“实不相瞒,某与路招,而今皆已投靠于玄德公也。”
李典见关羽、路招皆未至此,心中已然有数。
这时,刘备笑着向三人抱拳行礼。
“诸君,请随备入城一叙!”
少顷……
刘备在小沛城中的故居之内,众人纷纷在正堂坐定。
此时暮色渐临、华灯初上,凉风习习,蝉鸣阵阵。
张飞、糜竺、糜芳、刘琰、士仁四人陆续到来。
不言而喻,糜竺、糜芳昆仲,皆弃官赶来、且早已与刘备会合。
但关羽、孙乾始终未至。
路招也并未前来。
李典始终未见到路招,心中已经了然。
张辽眼神闪烁,眉头微微蹙起,其人心中有些担忧。
惟有董访,似乎对此毫不意外。
见人已到齐,刘备先下令开宴,然后便对疾驰而来的三人抱拳行礼。
“阿访、文远、阿典,你等之高义,备铭感五内,待来日,备若侥幸免于一死,必有厚报!”
诚然。
如今刘备的危机并未彻底解除,所以,刘备暂时还不能给这三人具体承诺。
同时,刘备也是在提醒三人。
所以,李典便笑着接起了刘备的话茬。
“玄德公尽管放心,董叔父、文远兄及典既至此,则必竭尽所能,助玄德公一臂之力!
其余诸事,待玄德公坐稳徐州之后,再说也不迟。只是,玄德公以为,某等三人应做何事?”
刘备早就对李典有所了解,待看过锦囊妙计之后,更是已然成竹在胸。
刘备看着这三人,对一手策划此事的简雍充满感激……
刘备至今仍不知,其人究竟更应该感激谁。
刘备果断反问李典。
“阿典以为,备如今当务之急乃何事?”
虽为武将、但水平属于二流谋士之佼佼者的李典,见刘备如此胸有成竹,心中已知其人定然见过陈珪。
甚至……
刘备或许已在暗中,见过了其人那些昔日之故友。
所以……
李典心道:万幸某等今日匆匆至此,否则某等尚有何用?
刘备在徐州的能量,非但远超曹操想象,而且也出乎了李典的意料之外。
既然如此……
李典便断然道:“玄德公以为,沛国可夺否?”
刘备笑了。
然后……
其人果断摇头:“阿典何必明知故问?当然不可!”
沛国是曹家、夏侯家的老巢,若无万全把握,刘备绝对不会轻易出兵。
刘备能占下一个小沛,那还是托自己多年经营之福。
李典当然只是出言试探刘备,刘备但凡有半分犹豫,李典都要轻视其人一等。
但此刻,见刘备如此干脆拒绝,李典心中不由一动:
刘玄德之谋略,似乎不在曹孟德之下也。
李典这句心声,只对了一半。
应该是:刘玄德父子之谋略,犹在曹孟德之上也。
李典虽已见识过刘封的本事,但还不够了解。
李典的水平,终归不愧是二流谋士中的佼佼者。
其人略一思忖,便脱口而出。
“玄德公莫非有意攻打九江郡乎?”
诚然。
不用李典他们帮忙,刘备已然在徐州站稳了脚跟;
而沛国一时之间又不可能攻打,那么……
刘备何不借阻截伪帝袁术之良机,顺势攻入毗邻徐州的九江郡?
诚如李典所言,董昭来不来小沛,其实都一样。
在悬殊的实力面前,有李典为刘备出谋划策便足够了。
简雍那所谓的“能文能武”,在人家真正允文允武的李典面前,简直就是个笑话。
刘备再次对李典高看一眼。
“正是!阿典,还需辛苦你等三人尽早带齐部曲前来,据细作、斥候打探,逆贼袁术近几日便将逼近小沛也。”
曹老板苦心布置的“杀局”,便宜了刘备。
因为不管济阴郡、山阳郡还是鲁国,都距小沛极近。
如此一来,三人就算一来一回、集结部曲,也用不了几天时间。
李典闻言,并未急于表态,而是继续试探性地问刘备。
“玄德公,云长将军而今莫非正在下邳城中?”
刘备呵呵一笑,摇了摇头。
“未曾!下邳城而今有陈公坐镇便足矣,备又何必画蛇添足?”
李典环视全场,赫然发现……
不在此地者,除关羽还有孙乾。
于是李典秒懂,其人不假思索道。
“玄德公,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