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矛盾欲何解(中)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7:283,265

  至此,刘封对刘备的一众老班底,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认知。

  而且,刘封也对他们有了清晰的定位。

  关、张这两名万人敌,是刘备的挚爱亲朋、生死手足,就算加钱,刘备也绝对不会出卖他们。

  反之,同理。

  所以,这两人还是应该留给刘备,用来保命……咳咳,保住徐州这个基本盘。

  孙乾、刘琰这两个谈客,刘封没有兴趣要,继续留给刘备便是。

  所以,刘封的开局班底,只有简雍、士仁二人……

  换成不熟悉三国之人,大概都不知道这二人是何许人也。

  一念及此,刘封难免有些自怜自伤:

  老头子跟朱重八一样,这是地狱开局啊!

  朱重八开局一个破碗、装备全靠捡……

  好吧,老头子虽然没有破碗,但好歹还有两条狗……虽然这么说简雍、士仁二人,显得很不礼貌。

  但相比朱元璋开局时的汤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等牛人,简雍、士仁这二人,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但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没有自主法律权利,还需要监护人抚养、看护的未成年人,刘封还不得不借助这二人,才能有所作为。

  想到此处,刘封心中咬了咬牙:

  也罢!为了能保全性命、为了帮刘备加速创业进程、为了坐稳老刘家的江山,我豁出去了!

  于是刘封对士仁道。

  “叔父大人,明日小子确实需出一趟门,届时还请叔父大人保护小子。”

  士仁虽然能力平平,但人家好歹拎得清。

  所以士仁向刘封深施一礼。

  “君子放心,明日君子若要出门,只管吩咐某便是!”

  刘封对士仁的态度非常满意。

  至此,刘封隐约猜到了刘备当年的人事安排。

  涿郡帮的大佬,是刘备刘帮主;

  双花红棍是关、张二人加牵招(此时牵招已经在袁绍阵营);

  白纸扇是简雍(这明显是涿郡帮的短板);

  士仁则是个跑腿、打下手的普通红棍。

  田豫当时年龄太小,家中又是幽州渔阳郡豪族,所以并不是光荣的涿郡帮一份子。

  综上所述,如今涿郡帮的少帮主刘封,要子承父业做大佬。

  其明面上的白纸扇还是简雍(实际是谁不言而喻);

  红棍当然也只有士仁一人可用。

  在少帮主心中,董昭是未来的二号白纸扇(头号当然是少帮主本人);

  李典则是未来的双花红棍……

  当然了,前提是简雍这个说客,能够说服这对兖州猜忌组合。

  只要这个班底能够组建成功,那么少帮主保命的几率,将会断崖式提升。

  那么……

  完成了初步布局的少帮主刘封,此时已经无能为力。

  他只能期盼,简雍能够为自己带回来好消息。

  但话说回来,这是刘封的第二步计划,承上启下的第二步计划。

  刘封的第一步计划,是要保证刘备能够顺利出征袁术。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刘封就算谋划再多,也都是做无用功。

  至于刘封的第三步、能够彻底保全性命的计划,以及第四步助刘备加速创业进程的计划……

  那都是后话。

  一切的一切,都要看刘备是否能够逃出许都。

  虽说历史有惯性,但也同样有蝴蝶效应。

  如是般,刘封一边苦苦思索着,自己的布局是否有疏漏之处;一边辞别士仁、向自己的住处走去。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封既然已经借简雍之手、打出去自己所有的可用之牌,便只好耐心等待。

  因为刘封怀疑,甘夫人是曹操安插在刘备阵营中的奸细,而糜夫人又与自己存在竞争关系……

  所以,刘封并未去见自己的这两位姨母;

  其人亦未去见自己的几名姊妹……

  与历史上这个刘封的命运相同,刘备早期的几个女儿,定然难逃一死。

  刘备但凡在两三年前遇到徐庶,也绝对不至于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

  不能怪刘封无情,委实是如今刘封自身尚且难保,实在不愿与这世界、原主的姊妹产生羁绊……

  更何况,刘封穿越至此的原因,也是因为其人在前世惨遭刺杀。

  如今穿越而来的刘封为了保命,绝对不会再多管闲事。

  于是刘封径直回屋,继续盘算自己手里,是否还有没想到的可用之牌。

  然而……

  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

  刘封等来的第一个人,不是简雍。

  刘封正在屋中捧着一卷简册、心不在焉地读着之时,一名中等身材之人,便匆匆走了进来。

  那人甫一进门,便斥责起了刘封。

  “阿封!你今日为何多次数番胡言乱语?只要为父尚在,你便绝无性命之忧;

  而且,我与曹孟德之事,我心中有数!今后你不许再多管多问!”

  正心事重重的刘封,心中不由一惊。

  其人转头看去,却见这人,赫然正是刘封的生父刘备。

  刘封当即跑到刘备身前,二话不说便拜倒顿首。

  当然了,刘封的开场白换了。

  “孩儿自作主张,乞请父亲大人恕罪!”

  刘备扶起自己的独生子,长叹一声道。

  “阿封,好孩子,为父已听闻你二叔、三叔言及此事。

  唉!诚如你所料想,方才为父去见曹孟德之时,恰好听到程仲德、荀公达、郭奉孝正与曹孟德商谈出征袁术之事。”

  刘封闻言,心中陡然一沉。

  程昱、荀攸、郭嘉这三名曹操的谋主,都坚决反对曹操派刘备出征袁术。

  于是刘封顾不上多想,断然问刘备道。

  “父亲大人,若如此,曹阿瞒是否愿遣大人出征?”

  不怪刘封如此着急,委实是若曹操改变主意,那么刘封所做的一切谋划,都将徒劳无功。

  刘备闻言苦笑起来。

  “阿封,我若借出征袁术之机,出城逃命而去,你岂非将为曹孟德所害?

  是以,我只是为曹孟德送菜,并未开口请求其人遣我出征。”

  刘封心中感动之余,却也无语至极。

  刘备啊刘备,你就如此不信任我?

  有如此机会,你干嘛不好好利用?

  一旦曹阿瞒反悔,或者发现你暗中加入了衣带党,你又该怎么办?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根据刘封反复计算,曹操及其麾下臣属,在许都大约一共有四到五万部曲。

  李典大约有七千余兵卒;

  朱灵、于禁各有三千左右兵卒;

  乐进、徐晃各有两千左右;

  曹氏、夏侯氏诸将,也就是“八虎骑”,除去夏侯尚、曹休、曹真这三个后生仔负责统领曹操的中军、没有各自部曲之外,其余五人的部曲相加,大约在一万五千左右;

  曹操的中军,有大约一万左右。

  除此之外,颖川士族的部曲,也可由曹操临时调用。

  而刘备的部曲,满打满算也就一万六七千人……

  这也是今年年初,刘备协助曹操斩杀吕布后,仅剩的最后班底。

  而在许都,没有任何人会帮、或者说敢帮刘备。

  虽然是董承牵头发起的衣带诏,但刘封根本就不指望董承。

  因为一旦曹操、刘备双方火并,那么董承这个野心家,一定会坐山观虎斗。

  一言蔽之,如果刘备无法逃脱,在硬刚之下,只有死路一条。

  也因此,刘封从未考虑过,刘备与曹操面对面硬干这一条路。

  刘备若不想方设法逃出许都,其人的传奇生涯,恐怕便要提前终止。

  刘封心中焦急不已,便忍不住对刘备道。

  “父亲大人!曹操在许都根深蒂固,如非迫不得已,大人决不可与其人正面为敌。”

  刘备仰天长叹。

  “阿封!若我逃出许都,你…唉!”

  刘封只恨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小屁孩儿身上,空有一身计谋,却苦于不能尽情施展。

  【作者题外话】:——————我是施展不开的分割线——————

  (光和年间,即西历178-184年初)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关)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蜀书关羽传》

  河东关羽云长、同郡张飞益德,并以壮烈为(先主)御侮。--《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比《三国志》多了“壮烈”二字。

  什么是壮烈?

  东汉语境下,年轻后生敢杀人就是壮烈。

  泰山臧霸,其父臧戒贪赃枉法,被拉去枪毙。霸时年十八,领流氓地痞劫法场,杀人亡命。

  史书称之曰:壮。

  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於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魏书十八》

  谯沛夏侯惇,其师受辱。惇时年十四,拔刀斩之,亡命天涯。

  史书称之曰:烈。

  (惇)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魏书九》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蜀书六》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蜀书六》

  (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蜀书二》

  注:豪侠,即***武装头目。年少、即少年,恶少年,轻薄少年;流氓无赖之意。

  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蜀书六》

  刘记涿郡帮,帮主是识文断字、曾在帝国首都游学的“高级知识分子”,麾下延揽了“连环杀手”关羽,以及(据说是)“屠户出身、胆大心狠”的张飞这两个双花红棍。

  涿县三巨头,就此诞生。

  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风格像不像乔帮主?)。众多归焉。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蜀书二》

  曹公厚遇之,以(备)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蜀书二》

  魏制,凡遣将帅,皆留其家以为质任(就是人质)。--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蜀书二》

继续阅读:第十二章 矛盾欲何解(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季汉英雄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