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遥控斗心机(上)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7:252,639

  然后……

  刘备一对眼眸之中,眸光闪烁一番后,复又开口道。

  “宪和,依你看来,我此番出征,关键在于何处?”

  简雍不假思索道:“回大兄,难点有三:

  一是如何说服朱文博;

  二是如何与泰山诸将谈判;

  三是如何在小沛立足、并与下邳城结成掎角之势。

  大兄应当知道,纵然袁绍即将向曹阿瞒宣战,徐州亦深处曹营腹地之中,曹阿瞒为除后患,必将亲征徐州。

  是以,在此之前,大兄应务必做足准备,并及早与袁绍遥相呼应。若曹阿瞒当真亲征徐州,大兄应及早告知袁绍,请其率军渡河南下。

  如此一来,曹阿瞒只能暂且退兵、先去救援大河以南,则大兄之危自解。”

  诸君万万不必怀疑,以上之言,实际上皆出自简雍之口

  ……才怪!

  简雍背后,有刘封出谋划策。

  刘封熟知官渡之战前后的局势变化,所以他可以提供给刘备,最合适的建议、应对方法。

  所以,刘备听后陷入沉思。

  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因简雍骤然开窍之故,刘备已经看不上孙乾、刘琰二人。

  其人突然很想带简雍一起出征,但思及独生子刘封的安危,只好作罢。

  此时,张飞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躲到了关羽身后,妄图借其二兄那魁梧的身材,将自己遮挡得严严实实……

  这不怪张飞胆小,委实是被打脸的滋味儿,谁尴尬谁知道。

  简雍暂时顾不上理会张飞,其人自袍袖之中取出三个锦囊,恭恭敬敬呈于刘备。

  毫无疑问,这是刘封的主意。

  毕竟刘备如今最大的短板,就是匮乏合格的谋士。

  而无论董访、张辽还是李典,无一例外,都是将才,而非谋士。

  虽然他们三人都比简雍聪明。

  所以,刘封迫于无奈,只能想出用“锦囊妙计”来遥控指挥刘备这个下策。

  刘备接过锦囊之后,出于好奇,正要打开,便被简雍及时制止。

  “大兄,待至小沛、诸事不决之时,方可依照锦囊之编号、将其依次开启。”

  刘备虽然哑然失笑,但心中不免有些感动。

  宪和虽未能随我出征,却终归为我考虑妥帖。

  于是刘备珍而重之地将锦囊收好,并果断结束了本次议事。

  散会之后,刘备单独留下了简雍。

  张飞见状,趁机溜之大吉。

  早已守在门外、并且偷听良久的刘封,则趁机唤住关羽。

  “二叔请留步!”

  关羽一怔,然后低下头看到了刘封。

  “阿封有何事?”

  刘封不再避讳众人,当即以一口稚嫩的童声道。

  “敢问二叔与张文远私交如何?”

  关羽抚须微微一笑。

  “阿封,实不相瞒,文远与关某私交不错。”

  刘封复又道:“既然如此,还请二叔抵达小沛之后,及早与张文远联系。

  其人与泰山诸将关系不和,小子唯恐泰山诸将为保家父,阻拦其人去见家父。”

  刘封果然算无遗策,泰山诸将与刘备私交很不错,这种可能性很大。

  关羽颔首道:“阿封尽管放心,关某与臧宣高同样颇有交情,届时关某自会亲自去见其人。”

  刘备在青、徐二州混迹多年,人际关系网远超曹操想象。

  而这,正是刘备翻盘的资本、以及招揽兖州一众豪士的充分必要条件。

  简言之,青、徐二州毗邻兖州,三州的许多郡国都犬牙交错。

  在这个郡国本位化严重、察举制已盛行数百年的时代,许多士人、豪族都喜欢就近出仕。

  偏偏,善于与士族、豪族合作共赢的刘备,在徐州、豫州沛国及鲁国的名声,还相当不错。

  综上,徐州及兖州,实际上是刘封为刘备挑选出来的创业基地。

  至于刘封自己……

  董昭已经开始为刘封开拓基业。

  关羽既然已将话说到这种程度,刘封便没有必要再多言。

  反正张辽是关羽的朋友,其是否在泰山诸将手底下吃亏,完全取决于关羽。

  而且,无论如何,泰山诸将也不可能neng死张辽……

  那得多大冤、多大仇啊!

  刘封回到自己屋中,正准备洗漱一番就寝……

  简雍却偷偷溜了进来。

  刘封只好无奈地站起身来。

  “叔父大人勿忧,董公仁既已遣心腹传口信,叔父大人大可放心便是。”

  没错。

  刘封让简雍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扎的原因,正是便于其人与董昭的人接头。

  这是简单的反间谍手段。

  所以,董昭已经通过心腹告知简雍:

  董访、张辽、李典三人已出征,一切都在顺利进行。

  虽然刘封如此说,但简雍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君子,只不知贾文和当做何抉择?此事关乎君子之安危。”

  刘封一脸无奈道:“叔父大人,首先,小子并非仅此一条生路;

  其次,贾文和究竟如何抉择,小子委实无法左右;

  再次,明日小子便可暂时自由活动,待小子问过董公仁,便知其详情!”

  担心简雍还要继续追问,刘封便索性向其人深施一礼。

  “叔父大人连日劳累,而今夜已深,请大人早些安歇。明日卯时,小子尚需送家父大人出征。”

  刘封今日之所以早睡,其原因正在于此。

  简雍失笑道:“君子言之有理,是简某患得患失也。

  既如此,明日清晨,简某便随君子一同去见董公仁如何?”

  刘封颔首后,简雍匆匆离去。

  简雍刚刚离去,刘备复又前来。

  只想早睡早起的刘封心里苦……

  万幸刘备不像简雍那么啰哩啰嗦。

  刘备如今最关心的,只有一点:

  刘封怎么活下来。

  刘封不好向刘备直说,自己有上、中、下三策,但刘封有狗。

  所以,当刘封搬出来二哈…咳咳…简雍之后,刘备便不再纠结。

  “阿封我儿暂且放宽心,为父亦将尽快在徐州立足,届时应有足够本钱与曹阿瞒谈判。”

  刘封闻言,心中叹息:老爹你想多了!曹阿瞒可不是项羽!你若反叛,他必杀我!

  你叛得越快,他杀我就越利索!我能求你晚点儿反叛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留给刘封的时间不多了。

  搪塞一番后,刘备叹着气离去。

  刘备或许比刘封还清楚,刘封此番必死无疑。

  送走刘备之后,刘封叹了口气:“刘备即将安然无恙,我的死局却仍未解除!难啊!贾诩那个老银币如果亲自前来,那便好办多了!”

  只可惜,此时无论是董昭、段煨还是刘封,都无法确定,贾诩究竟会做出什么选择。

  贾诩与其他谋士不同,这个老银币,始终是以幕后黑手的形式存在。

  所以很多人,包括如今那些将背信弃义的臧洪,看成义士的小学生们,甚至完全不知道:

  壶寿、张燕、公孙瓒、臧洪、陈宫等人的背后,其实是贾诩在策划、并操控着一切。

  贾诩这么做的动机、目的以及心理都不难理解,但其人的行为逻辑却让刘封摸不清头脑。

  因为以贾诩的智慧,其人若要将刘协留在关中,根本不成问题。

  那么贾诩为何坐视刘协东归而不管不顾?

  在贾诩看来,董承以及杨定、杨奉叔侄与跳梁小丑无异,为何其人竟不劝说李傕?

  李傕对待贾诩,与张绣对待贾诩的态度并无不同。

  既然如此,贾诩为何反而要坑死李傕?

  刘封根本不信,段煨协助曹操、诛除李傕的背后,没有贾诩的身影。

  别忘了,贾诩的家眷,实际上是段煨要挟贾诩的人质。

  段煨的一举一动,背后不可能少得了贾诩的计策。

  综上所述,刘封实在看不懂……

  【作者题外话】:……我是看不懂了的分割线……

  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显而易见,刘备还没有其老祖宗刘邦那么不要脸。

继续阅读:第三十二章 遥控斗心机(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季汉英雄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