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激荡二十年(大结局)
云垂赏竹涛2025-09-04 15:213,226

  刘备极其贴心地、将刘封当年在南阳郡宛城的小朝廷成员,以及刘封在益州的全套班底,一股脑儿地全都划拉了过去;

  除此以外,刘备还大大方方地将张郃、高览、赵云、马超、庞德、马岱、黄忠、桓阶、甘宁、诸葛亮、周瑜、鲜于辅、牵招、田豫、李典、于禁、乐进、徐晃、阎柔……等等猛将贤臣,都划拨给了刘封、以充实太子府。

  总而言之,刘封开府的幕僚数量,甚至超过了三公开府的幕僚额度。

  按照东汉法制规定:

  三公之中,太尉可征辟长史一人、掾属二十四人;

  司徒是长史一人、掾属三十一人;

  司空是长史一人、掾属二十九人。

  而刘封的太子府,长史是简雍,文武掾属则有足足四十八人。

  显而易见,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刘备,准备提前培养刘封。

  刘封麾下,历史上的季汉五虎上将,只差关张;

  曹魏五子良将集全;

  孙吴太史慈赫然在列,在这个时空之中,太史慈暂时没有遗憾……

  在得到神医张仲景及时治疗后,四十多岁的他,还有不少时间、携长剑为刘封建功立业。

  江表十二虎臣中,除仍是总角稚童的丁奉之外,其余人都被刘备划拨给了刘封。

  刘封对此,自然是喜不自胜。

  东汉当然没有太子妃的说法,但尽管刘封已被立为太子,其后宅还是只有张绣的女儿一人……

  刘封虽然已满二十虚岁、成长为一名比刘备还高半头的清俊男子,但他从来都没有纳妾的心思。

  因为……

  刘封在这几年里,简直不要太忙!

  他已经往返于凉州、西域、葱岭以西的大宛国、康居国、大月氏、安息国一次,并且乘船巡视了一整圈大汉的沿海地区、岛屿地区……

  包括我国的两大宝岛、后世的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马来群岛以及苏门答腊岛。

  被西方造假学者搅成一团乱麻的中亚、西亚历史,在刘封这个亲自游历者笔下,终于不乱了。

  刘封亲自转了一圈后,才完全确定:

  原本历史上,刘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引用的班超、班勇父子的记载,完全正确。

  刘封为此专门写了一部《西域游历志》详细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且手绘了好几幅、自己踏足过的西域地图。

  哪里有什么帕提亚王国,哪里有什么巴特克里亚,又哪里有什么压力山大……

  那都是造假罢了!

  安息国之人,外貌与汉人区别并不大,吃的也都是小米和糙米,菜肴与大汉区别不大,根本不是什么希腊人种!

  中亚的康居国,主食是……

  小米!

  希腊人吃小米吗?

  爱琴海有小米?

  呵呵!

  刘封在开太子府之后,变得更加忙碌……

  有了来自于南洋诸国、西域丝绸之路带来的、源源不绝的巨大财富,刘封终于可以大搞科研、尽情攀科技树、同时大搞基建。

  受限于汉末那落后的基础工业,蒸汽机、水泥、热轧钢,是绝对不可能造出来的。

  但这并不妨碍刘封搞出研究文献、基础工艺。

  刘封相信,随着基础工业日复一日地发展下去,终有一日,自己搞出来的各种化学式、零件图纸、基础工艺流程、原料制取方法,会随着各种设备被逐一研发出来、而成为现实。

  科研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强如特斯拉,即便时至今日,他不也有许多天才的发明还依然……

  停留在图纸、文献上吗?

  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虽然活跃在西元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前半叶,但他的不少想法,就算是在西元二十一世纪,也还是太科幻、太超前、而且太……

  烧钱了!

  时光匆匆而逝,二十年光阴转瞬即至……

  大汉建兴二十一年,也就是刘备继位的第二十年,西元230年……

  汉帝刘备阖然长逝、太子刘封继位。

  刘备在位期间,大汉海晏河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西域、南洋每年稳定贡献大把大把的贸易顺差;

  土地亩产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至建兴二十年秋收之时,北方两季作物冬小麦亩产二十六斛(约为后世710市斤);

  高粱亩产一十五斛(约为后世430市斤)。

  南方两季水稻,平均亩产二十五斛(糙米密度比小麦大,约为850市斤)。

  各地常平仓、义仓仓廪丰足,百姓户户余粮满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即便偶有地方性灾害,也都在百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更何况,官府赈灾效率、成果喜人。

  简而言之,这是前后两汉四百年来、从未有过之丰足盛世!

  放到三十年前,恐怕无人能想到,在经历乱世之后,大汉有朝一日,居然会开创如此太平盛世!

  史称“建兴盛世”。

  有鉴于此……

  刘封与群臣为先皇考刘备议谥一番后,最终为刘备定下谥号为:康武皇帝;

  刘备的庙号,最终被刘封定为:汉穆宗。

  “仁”是谥号,在后来因庙号滥用、因此被改为庙号,

  而汉穆宗,本来是汉和帝刘肇的庙号,后被董卓褫夺。

  刘封心中清楚……

  他为刘备定下来的谥号、庙号,在史书中一定会被改为季汉太祖武皇帝,甚至于……

  就连自己死后,自己被评定的谥号和庙号,都一定会被后世之人改得面目全非。

  但刘封不能亲口说明。

  这一切,都交给后人去评说吧!

  刘封只要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便足够。

  刘封继位后,效仿刘备,在同年立自己与正妻张皇后之嫡长子、皇子刘裕为太子,并且改元“贞观”。

  这一年,刘封四十虚岁;太子刘裕十八虚岁。

  刘封在位期间,延续了“建兴盛世”。

  在刘封不计成本的加大研发、军事以及基建投入的情况下,大汉在西域、南洋的商路,变得愈发稳固、繁荣。

  当然了,刘封投入的海量资源,换回来的是……

  每日如印钞机,不,是如铸币作坊一般、源源不绝的海量金银、珠玉。

  高额顺差外贸,催生了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的民间作坊。

  利用高额贸易顺差、对民间作坊的税收,刘封推行儒学、广建学校、大印书籍、开创科举……

  刘封此举,彻底推平了世家大族、地方豪族与中下层地主之间的阶层壁垒。

  为顺应时代潮流,在推行儒学之余,刘封还积极推广“工科”。

  各地百工,可通过州郡县之“工科”,进入各地官办作坊任职、就业。

  其中之佼佼者,甚至可进入“匠作监”进行研究深造,待有研发成果后、转入各郡匠作局,指导各郡百工生产。

  刘封在位的贞观年间,百姓不但衣食丰足,而且几乎人人都可读书写字,彻底打破了两汉的“知识垄断”。

  百工、商贾、医等原本的“贱业”,地位不再低贱。

  同样的……

  原本地位更低的“士家”,也就是当兵的“兵家子”家庭,也变得与士、农地位相近。

  综上所述,刘封在位的二十年,大汉可谓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贞观二十一年,过完六十大寿的刘封主动退位让贤、由太子刘裕继位。

  刘封之所以退位,是因为……

  他发觉自己逐渐难以抑制住自己心中的野望:

  开疆拓土、征服西亚的欲望。

  然而……

  即便经过刘备、刘封父子四十多年的经营,大汉的国力、基建以及民力,也还是无法支撑刘封的如此野心。

  为避免自己犯下汉武帝的大错、为避免自己临终悔恨……

  刘封最终决定,放弃皇位、压抑野心。

  他果断传位于太子刘裕,从此不再过问朝政、专心整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

  虽然这些成果有接近九成,都无法实现量产。

  话说回来,刘封虽不再过问朝政,却始终规劝刘裕、万万不可穷兵黩武。

  刘封清楚:

  刘裕虽然不是历史上那个刘宋开国皇帝,但他的军事才能,绝对不在那个刘裕之下。

  因此,刘封只允许刘裕压制、并且安置大汉的胡人,却严禁他对西域、安息国动武。

  刘封退位二十年后,刚刚整理完毕自己的毕生心血,便含笑而终。

  终刘封一生,除了收服葱岭以西的大宛国、康居国、大月氏、高附国、身毒国等大国成为大汉的附属国之外,并未对安息国、条支国(后来的大食帝国)发动远征。

  大汉国力始终鼎盛,以王道治天下,成为天下之中心。

  刘封驾崩后,刘裕秉承刘封遗愿,除镇压胡人之外,也同样未征服西亚。

  由于刘封奠定的基础足够坚实、刘裕又以王道为国策,因此大汉直至刘封驾崩后四百年,才因地方藩镇割据、矛盾不可调和,而被陇右大族李氏取代。

  李氏因龙兴于太原郡晋阳城,属于春秋时期被晋国吞并的唐国故地,因此建国号为“大唐”。

  大唐名臣房玄龄在书写《后汉书》时,为了便于区分刘备、刘封、刘裕三祖的“大汉”,与刘协传位于刘备之前的“大汉”……

  房玄龄在上奏之后,将前者称为“季汉”,后者称为“后汉”。

  刘备、刘封父子,改谥号、庙号为季汉太祖高皇帝、季汉太宗孝文皇帝。

  刘备的孙子、刘封的儿子刘裕,则是季汉世宗孝昭皇帝。

  祖孙三代所使用的建兴、贞观、永兴、隆庆四个年号、长达近百年的盛世,被称为季汉“建贞永隆百年之盛”。

  李氏所建立的“大唐”,充分吸纳了季汉的成败经验,国祚长达六百年,在末期皇权不振、君主被迫立宪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帝国。

  全书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季汉英雄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