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赵氏又有砸东西的迹象,冷嬷嬷只得停止了劝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让赵氏停止找孟三娘的麻烦。
赵氏却是短短时间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忙招呼人,“来人,昨儿嫂子送的请帖拿来,本夫人记得过几天就是嫂子的寿宴,正好带着他们几个小的去给嫂子祝寿。”
“夫人,您不是说不去了吗?”冷嬷嬷提醒道,俗话说姑嫂是仇家,赵氏和她嫂子的关系完美诠释了这句话,赵氏当初和她嫂子周氏的关系就不好,但赵氏是小姑,身为嫂子不好和小姑子计较,当然主要原因事赵氏的母亲昌平长公主比较彪悍,周氏不敢惹,极致后来赵氏被迫去山上清修,周氏自认为找这里机会对着赵氏可谓是做了不好手脚,让赵氏恨得牙根痒痒,等赵氏嫁给独孤恒后,就彻底和周氏抖起来了,明明不是妻妾,偏偏斗的比妻妾还狠,宁远侯身边的不少小妾都是赵氏送的,周氏气得破口大骂也没用,因为宁远侯很是享受美人恩,觉得不愧是他妹妹,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送给他的都是他喜欢的类型,不像是周氏,给他跳得那些女人简直不能入眼,不是丫环就是上不得台面的,让他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就这样宁远侯被赵氏笼络住了,当然周氏也不是白给的,送美人这一招她也同样用在了独孤恒的身上,不过周氏显然没想过天下还有不爱美人的男人,她送的女人都被独孤恒送回去了,也愈发让周氏恨赵氏了,凭什么她的男人来者不拒,赵氏的男人就洁身自好了,这不公平,周氏再接再厉,独孤恒烦不胜烦,干脆一股脑将人都送给宁远侯了,并言明以后再有这种事,他一样将人都送给宁远侯,周氏这才消停了,也不敢再给独孤恒送美人了。
总之这种事见识说不尽,赵氏和周氏这对冤家,抖了十多年,冷嬷嬷是不相信赵氏会主动去为周氏祝寿的,她没诅咒周氏就是好的了,还去祝寿!
“夫人,您想好了,这可是宁远侯封夫人的寿宴!”是你死对头的寿宴啊!
“就是她的寿宴,我才要去!”赵氏抿唇一笑,眼底闪过丝冷光,正好吉首市了孟三娘,也能膈应了周氏,她可是知道周氏这人的秉性的。
“夫人……”
“好了你不要在多少了,本夫人已经决定了,没你的什么事!”赵氏不耐烦打断了冷嬷嬷的话,她如今是越来越烦冷嬷嬷了,总是让他这个不准做那个不能做的,她们两谁是主子,竟然敢支使他了,看来她需要和那位好好谈谈了,即便是派人来也不要这么个不听话的,她需要的是服从,而不是反抗,让她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赵氏冷冷瞥了眼冷嬷嬷,不耐烦的挥挥手,让人直接出去了。
冷嬷嬷不甘心的看了眼赵氏,却见她招了旁人上前问话,显然是不想和她多说了,冷嬷嬷只能无奈退下,想着给主子传个信,让他知道赵氏的问题,免得打乱了主子的布局,她觉得赵氏根本就是个无差别攻击,让她在赵氏身边绝对是大材小用,希望主子能够将她调走,换个人来,这个想法倒是和赵氏不谋而合,若是赵氏知道冷嬷嬷的想法,必定会和她好好相处的,两人共同想办法让那位同意。
晚上三娘的院子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访客,中午的那几位不算,那是有目的的想要找麻烦的,怎么能算是客人呢,虽然眼前这位看起来也不像是想和她聊天的,三娘看眼下手的独孤嫣然,喷着茶盏心里想和的独孤嫣然的目的,不知道该怎么打破,满室寂静。
她和独孤嫣然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聊的,二人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冲突,但也算不上和平,偶尔也有言语交锋,当然,这都是三娘自己的想法,若是她知道独孤嫣然数次陷害她,恐怕她就不会这么心平气和的和独孤嫣然坐在一起喝茶了,远的不说,就近的,三娘被赶出兰山书院就是独孤嫣然的手笔。
三娘不清楚,但独孤嫣然却是门清,因此看着三娘的时候心情有些微妙,看着茶水蒸腾的雾气掩映后的女子容嫣,杏眼桃腮,唇红齿白,脸色红润健康,眨眼一看其确实为小美人,可这是她自己的问题,若是和她的独孤嫣然一比,也不过是扔人堆势力找不到的,独孤嫣然回想着自己和孟三娘的数次交锋,每次机会都是她失败,唯有这次将人赶出书院,算是险胜,但偏偏结果事促成了孟三娘回了安国公府,这么一看,好像还不如让人住在兰山书院,住在兰山书院的孟三娘不过是安国公府的弃女,但回了安国公府的孟三娘就是安国公府的大小姐了,身价上升了不止一倍,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为了让孟三娘回来才出力的,这么一想心里的感觉就很微妙了,尤其想到孟三娘和五皇子的事情,独孤嫣然心里的火气一拱一拱的,差点忍住将手中的热茶摔了对方脸上,毁了那张看着不顺眼的俏脸。
当然独孤嫣然从小培养的耐心和礼仪不允许她这么做,所以独孤嫣然忍下了,放下手中茶盏,率先出声,她实在是忍不住,“姐姐,不知今日你和五皇子去了顺天府尹了吗,事情怎么样,那位丢失的小姑娘找到了吗?”
这才是独孤恒嫣然的目的,她想打听一下今日孟三娘和五皇子的形成,二人有没有独处,有没有做过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虽然她相信五皇子严于律己风光霁月,不会做出那种事,但孟三娘就不一定了,这个故意勾引五皇子的女人,指不定趁着这次机会对六皇子做了什么,这个时候的独孤嫣然已经忘记了当时不知三娘和五皇子两人,还有萧慎安和六皇子跟着呢,她心里如同猫爪挠着一般,痒痒的,就是想知道五皇子和,三娘独处的一切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