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断山虎患(求订阅)
有一天,早朝过后,一位太监匆匆上前禀报道:“启禀皇上,有人在煤山里面果然发现大量的煤矿资源了!”
皇帝闻言大喜,立即命人准备车马,他要亲自赶往煤山一探究竟。
煤山地处偏僻,它的正前方是一个巨大的峡谷,峡谷两边也都是高山。高山和煤山形成一个大三角,中间是荒凉的大峡谷。
皇帝下令亲自前往,有人早已得令,在山中开辟出一条平稳的小道来。小道虽小却可以骑马,没过多长时间,皇帝便来到煤山底下。
说来也怪,一般的煤矿资源都埋藏于地底,很少有突出地表的,煤山却是个例外。也许是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地下隆起,才形成了现在煤山。
皇帝命人立即进行勘察,发现这里煤矿储备极大。如果疯狂开采,以大炎国目前的消耗量,用上千年恐怕也用不完。有大臣就开始谏言,希望皇帝下令开采煤山。一方面供给自己,另一方面与临国交易,换取额外财富和物资。
皇帝没有答应,他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在一番精心策划下,他毅然决定引燃煤山。大臣们闻言都表示不理解,纷纷谴责皇帝的做法。他们哪里明白皇帝的苦处,他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的。
皇帝一把火便点燃了煤山,煤山从此燃起了熊熊大火。火焰冲天,炽热无比,无论昼夜,无论春夏秋冬皆不可靠近。皇帝站在煤山前,暗自运功,火龙珠陡然飞起,落入煤山深处,淹没在熊熊大火之中。
皇帝脸色阴沉,淡然皱眉,心中暗道:“大尚国,朕迟早是要回去的,到那一天,朕将夺回一切属于朕的东西。你们都等着,这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八年过去了。在这八年时间里,炽焰珠和火龙珠源源不断的吸取能量,威力更加强大。可是,谁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强大,也许只有经历一次才能真正体会。
此时,大金国太子袁山已经长大成人,在两位老师的教导下,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能力非凡之人。
袁山自小学文习武,各方面都不差。皇帝见太子虚心向学,不惜大力扶持,有意栽培。到十六岁那年,太子已经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就连袁朗也自愧不如。
这一日,袁山带领几位随从出去体察民情。由于他们经常出宫走动,一路上做过不少善事,很得民众爱戴。袁山也没有架子,与人亲善,甚至还下榻民宅,与民同乐。
他们来到一处偏僻小镇,见此地人烟稀少,极为萧条,不觉心中起疑。行了许久,他才发现了一户人家。
太子命人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位身材枯瘦,体弱多病的老人。经打听才知道,此地名叫断山县,因附近有座断山而得名。
以前断山人口稠密,是个大县。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断山不断出现人员神秘失踪。起初是小孩和妇女,后来便是成年人了。一开始晚上丢人,到后来,大白天也有人平白无故就丢失了。
为了查清此事,县太爷派出一批批官兵,很快便查明缘由。有人说他们在断山的山林中发现有白老虎出没,白老虎就是罪魁祸首。
为除虎患,县太爷发出悬赏令。三个月下来,事情毫无进展。不是没有人肯上山去打虎,而是前去打虎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来。为了阻止白老虎继续害人,县太爷命人组织了一支二十几人的队伍前去杀虎。最后,白虎安然无恙,派去打虎的人却死伤大半。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县太爷没有精力也不敢再派人去打虎了。附近的居民见县太爷不为他们做主,纷纷逃离断山县。到现在,断山县基本上没有多少人了。还没有逃出去的人要么无依无靠,行动不便,要么身无分文,无以为继。
袁山问老人:“为什么不上凑朝庭,让朝庭帮忙解决?”
“说了也没用,上面也派人打过几次虎,均无功而返。据说这里的老虎不止一只,所以,没有人再敢冒险了!”
袁山闻言怒道:“真是可恶,小小的老虎竟然给此地人民带来如此灾难。苏铜,你赶紧回宫将太子亲卫尽数召来。本宫今日一定要除此祸患,还断山县人民一个安宁!”
“是!”
苏铜走了,袁山安慰了老人几句,然后静候太子亲卫的到来。苏铜领命不敢耽误,一路上打马如飞,直奔皇城,前去搬兵。
太子亲卫得令,纷纷上马急奔断山,那场景别提有多壮观了。太子亲卫来到断山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大家草草吃了口饭,收拾东西准备进山。
“太子,此行有亲卫前去,您就留在此地等我们的消息好了!”
苏铜一拱手接着说道:“太子爷,请您放心,我等出马誓除此祸!”
“不行!”
袁山厉声说道:“此次行动本宫必须一起参加!”
“太子,您可是国之储本,不可妄动。万一您要有个闪失,我们可没法向皇上交待啊!”
“苏铜,你多虑了,区区几只老虎能奈我何?本宫号称天下第一勇士,如果在此事上退缩不敢前进,传扬出去了有辱名声。你别说了,还是那句话,此次行动本宫必须参加!”
苏铜无奈道:“好吧,不过太子您一定要多加小心,千万别意气用事。你,你,你,还有你,你们不必参与行动,全力保护太子,太子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太子若是有半点差池,我拿你们是问!”
“是!”
一行人趁夜挑着火把就朝断山行进。来到断山入口,但见里面草深林密,行人难以行进。于是,大家沿着小道悄然前行,走了许久也没看见一只老虎。
就在人们开始焦虑之时,陡然刮起一阵阴风,吹的火把呼呼作响。众人立即警惕起来,纷纷从腰间拽出兵器。过了许久,不见有任何动静,人们方才开始接着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