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吴仁之死(求订阅)
他想不明白此事,有的人心里却是很清楚。这是一次冒险,不是常规思维。只有绝对自信的人才敢使用这一招,万一败了,那可是要跌的粉身碎骨了。如果成功了,那无疑是使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
“报告来大人,不好了,太子带人攻入庭狱。”
来朋悦闻言急道:“快去堵住牢门,不许放一个人进来!”
“是。”
众人皆惊,吴仁也是大吃一惊,心想:太子也太鲁莽了,不做准备也敢带人逼宫。转念又一想,只要太子救自己出去,他便有办法化解此事。这倒是一个放自己出去的机会,机会难得,一定要把握住了。
皇帝从帘后走了出来,众人见了急忙跪拜。
“太子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逼宫。吴仁,你说说此事与你有何干系?”
吴仁跪在地上,吓得两腿发麻。
“启禀皇上,此事与微臣无关,微臣实在不知啊!”
“吴仁,你可是已经承认,曾经成功策划太子造反,今日之事怕不是偶然吧!”
就在这时,一个庭卫匆匆来报道:“启禀皇上,太子在外面求见。”
“他究竟带来了多少人马?”
“皇上恕罪,没有多少人。因为刚才起了冲突,咱们的人不知情,错以为太子带兵攻打庭狱。”
“叫他一个人进来见朕。”
“是。”
不大一会功夫,太子慌慌张张的从外面进来。他看了一眼吴仁,在他旁边跪了下来。
“儿臣叩见父皇!”
“太子,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带兵逼宫!”
太子吓得跪在地上浑身哆嗦道:“儿臣不敢,儿臣听说父皇来庭狱问罪,所以带人前来查看,不想与庭卫发生了冲突,只是一场误会而已!”
皇帝见太子态度诚恳,不似说谎便道:“既然你来了就听听吧!刚才他已经全招了,真是该死。”
太子转身看着吴仁道:“全说了,你都说什么了?”
吴仁忽然跪地叩头道:“皇上,老臣糊涂啊,老臣害怕受刑这才编造了谎言欺骗皇上,老臣愿受欺君之罪,请皇上责罚啊!”
那大臣忽然怒道:“吴仁,你刚才口品声声说绝无虚假,怎么见到皇上就改口了?那些个犯案经过可都写的详详细细,明明白白的,没有半点差错。你这可是当众翻供,以后如何使人信服?”
太子急忙拱手说道:“启禀父皇,庭狱实乃人间地狱,谁进去了不会害怕。吴公公害怕受刑,说谎骗了皇上也是情有可原的。再说此案疑点颇多,必须好好查查,父皇不如将此事转交刑部去查如何?”
来朋悦闻言跪地叩首道:“太子来的正好,那就说说您自个的事吧,请问太子与吴公公是何关系,为何三番五次的维护于他?”
太子怒道:“来朋悦,休要血口喷人。本宫与吴公公素无交情,何谈维护?”
来朋悦拱手道:“请皇上为微臣做主,微臣有证据可以证明太子与吴公公有交情,而且还交情还不浅呢!”
“你血口喷人,罪该万死!”
来朋悦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有人快速传给皇帝。皇帝将信打开来看,看罢一扬信纸道:“太子,这可是你的亲笔书信,若无纠葛为何要恐吓来爱卿?而且还给他送去重礼!”
“这……”
太子简直不敢相信,他亲手写给来朋悦的信此刻居然还在他的手中。
“这不可能,信你不是当场就烧了吗?”
来朋悦道:“此信千真万确,就是太子的那封亲笔书信。当日下官做了些手脚,所烧的其实是另一封,藏在身上的另一封书信。”
“你卑鄙,不过,这也说明不了本宫就与吴公公有勾结,本宫有意拉拢来大人,有何不妥?”
“很好!”
来朋悦拍手笑道:“太子果然深谋远虑,当真不一般啊!幸好微臣也有准备,还有一封信,相信皇上看到了定能看清太子的真面目。”
说罢,他从身上又取出一封信。吴仁看见那封信,差点没错昏死过去,那可是自己当日在牢中写给太子的信啊!
皇上看罢大怒道:“太子,这又如何解释?吴公公已经承认了,还为你出了这么多计策,当真恶毒至极啊!”
太子不知信中内容,急忙接过来看,一看之下他也是吓傻了。在信中,吴仁坦言皇帝命不久也,让太子早做登基准备。在后面,他还列举出了不少计划,其中最为恶毒的一招便是领兵逼宫。
太子看完信,气的浑身发抖,他急忙为自己辩解道:“父皇,请恕儿臣无知,这些可都是吴仁一人之词。儿臣从未收到过类似的东西,这是他要嫁祸于儿臣哪。吴仁该死,请父皇为儿臣做主!”
皇帝此时也是气的不行,怒道:“好了,都别说了,看来许多事情你们都是已经知道了,就瞒着朕一个人。此事必须严查,从即日起,太子也必须接受调查,不许离开东宫一步。”
皇帝说罢转身就走,经过吴仁身边的时候停了一下道:“你呀你,真是该死!”
皇帝走了,太子也灰溜溜的离开,吴仁则像是丢了魂似的神情漠然。
“你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只处理太子不管吴公公之事?”
“是啊,吴公公罪大恶疾,他才是该死之人。”
“看来皇上有意偏袒吴公公,还不想他死呢,看来这个人当真了不起,说不定还会东山再起。”
来朋悦听在耳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天夜里,庭狱传出消息,说吴仁在庭狱之中上吊自尽了。
消息传入宫中,皇帝深感无奈,其实,他内心是想保他的。虽然他曾经做过那么多坏事,可是,如果没有他做的那些坏事,今天的大尚国恐怕没自己立足之地。从自己登基之日开始,吴仁尽心辅佐,没有了他,自己如何面对朝中那些如狼似虎的大臣们。
吴仁终于被扳倒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柱就此倒下,太子也因此备受打击。皇帝也很郁闷,没有吴仁在身边作陪,他感觉很孤单,于是便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