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放长线钓大鱼
白学究2025-07-02 21:173,496

“大嫂,你不要哭了,让我心里怪难受的。”。

  面对哭哭啼啼悲悲戚戚的秦琤,孙瑞心软了,思索良久,终于决定帮这个可怜的女人一把,才说了这样一句大实话。

  少许,见对方停止了哭泣,朗声又说:“我答应帮你寻找九龙剑。”。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想,即使没有完成爷爷孙庄的重托,但能够带着秦琤与九龙剑返回孙家庄,也不失大功一件。

  “那我就谢谢小兄弟了。”见对方很痛快地答应了自己的请求,秦琤即刻破涕为笑,用非常感激的语气说,“此等大恩,容我来日报答。”。

  孙瑞摇了摇手,显得很大度而又无所谓地说:“报答不报答的事,以后再说吧。”。

  稍一停顿,随口问了一句,“不过,大嫂,我问你一句,你把公孙公子安顿到哪儿了?不会有生命危险吧?”。

  秦琤没有想到他会问这个事儿,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说:“兄弟你放心,公孙公子很安全。”。

  在这之前,也就是孙瑞遇见那只老雪兔的时候,她从一块布满冰雪的岩石后面跳了出来,来到昏睡不醒的公孙敬义身边,见其脸色苍白不省人事,心中冲满了怜悯的同时,很是感慨。

  好端端的一个当朝丞相之子,钟鸣鼎食锦衣玉绣,不在太学宫里认真读书,以待学成之后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却一脚踏入了浑浊不堪黑白不明的江湖,竟然落得这样一个小命不保的下场,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呢?

  虽然是阳陵帮弟子,但她不想让悲剧发生在这个很无辜的年轻人头上,就怀着一丝恻隐之心,将公孙敬义悄悄隐藏在一个很安全也很隐蔽的岩石洞里。

  而后,悄悄地紧紧地跟随在孙瑞身后,寻找出手的机会。

  此时此刻,见其这样问话,秦琤不想说出公孙敬义的具体下落,只能随机应变含含糊糊的这样回答。

  “只要公孙公子没有性命之忧,我就放心了。”。

  见秦琤不想告诉隐藏公孙敬义的地方,孙瑞心中掠过一丝不快,但表面上依然笑嘻嘻地说:“看得出来,大嫂是个很善良很负责的人。”。

  之所以这样说话,是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找到九龙剑,秦琤兑现了自己方才许下的诺言,就是孙家庄的弟子了,到了那个时候,还能由得了她吗?

  再者,公孙敬义已经服下了两粒孙家祖传的香草蜜丸,就是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活着,也会身不由己地乖乖地很听话地回到自己身边,任由其摆布。

  对香草蜜丸的惊人效力,孙瑞一向很自信,甚至有点自负。

  因为,在孙家庄的众多弟子当中,有很多人就是由这种特制的药丸控制言行的,从而达到了收放自如的效果。

  先祖孙膑不仅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还是一个能够识破人心操控人心的高手。

  公元前341年,齐国与魏国之间发生的马陵之战,迫使魏军溃乱大败,俘虏了魏太子申,还导致大将军庞涓羞愤自杀,就是很典型的一例心理战的实例。

  孙膑死后,留下了一本千古奇书《本经七术》,还留下了这种能够控制人心的药物,令孙氏后人在战乱中大受裨益获利匪浅,至今名头响彻关西大地。

  想到这儿,孙瑞脑海里忽然跳出了一个念头,刺激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阵得意的大笑声。

  秦琤不由得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小兄弟,你笑什么?”。

  “没有什么。”刚说完这句话,见那只老雪兔在不远处窜上跳下很是有趣,便急中生智,很巧妙地掩饰了一句,“我笑老雪兔的样子很滑稽可笑。”。

  此刻,老雪兔跳的更欢了,忽而一蹦三尺高,忽而又一跃三尺远,来来回回,上上下下,跳跃不停。

  “这只老雪兔无忧无虑,活的很洒脱,不像我,活的非常累。”。

  见状,秦琤轻轻喟叹了一声,就迈开脚步,向前走去。

  看着她详细柔弱而又略显苍凉孤独的背影,孙瑞紧随其后,脸上竟流露出了一丝古怪莫测的笑容。

  由于雪兔在前面带路,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两人很顺利地来到一块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的巨大岩石下。

  这块冰石宛如一尊庞然大物,很威严凝重地孤零零地矗立在空旷的冰洞里,四面光滑如镜,远远地从下往上望过去,顶端还冒着一股似有若无的白气。

  冰石正面刻着碗口大的三个黑色字,“灵璧石”,饱满深厚,苍劲有力。

  “小兄弟,师傅朱安世说,那把九龙剑就放着这块灵璧石的顶端。”。

  站在冰石的下面,秦琤冷声说:“师傅还说,三十年前,阳陵帮开山鼻祖郭解被朝廷杀死之前,就将这把稀世珍宝九龙剑藏在了这儿。”。

  “师傅那时只有十来岁,是郭解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一个知晓这个秘密的人。”。

  听到这儿,孙瑞竟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颤,插话问道:“既然朱安世知晓藏剑的地方,那他为何不亲自来取,反而传话让你们来呢?这么珍贵的九龙剑,也不怕被弄丢了?”。

  秦琤苦笑一声,瞥了对方一眼,略显无奈地说:“至于他为何不亲自来,而是让我们来,说句大实话,我也不清楚。”。

  略一停顿,又说:“师傅一向做事就这样,神神秘秘说一不二,谁也不敢多问一句。”。

  孙瑞轻轻叹了一口气,心想,这阳陵大侠朱安世在长安城里名头很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为人做事又很隐忍低调,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自己也没有见过其一面,不晓得他到底长什么模样。

  两年前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与爷爷孙庄在院子里乘凉,谈天说地,说起江湖上的事情,就很自然地涉及到了阳陵帮的是是非非曲曲折折。

  爷爷说,阳陵大侠朱安世之所以能够在长安城里混的风生水起枝繁叶茂,没有像其师傅郭解那样受到朝廷的严惩,除了自身行事很谨慎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朝堂上有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在身后为其撑腰当靠山。

  紧接着,望着深邃的天空中的月亮星星,爷爷讲述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当时的汉武帝刘彻为了关中地区的发展,下令从各个郡国抽取豪富人家迁往关中地区。

  虽然财富远远没有达到豪富的标准,但由于在家乡河内有一定的势力影响,又与地方官的关系不太友善,因此,一个姓杨的县掾就将郭解的名字填入了迁移名单之中。

  郭解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后,暗暗指使弟子出手报复当地官员,趁夜黑风高之际,砍杀了上报此事的杨姓县掾。从此,郭杨两家就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怨。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三十年之后,那个被杀的杨姓县掾的儿子杨泉源,却成了如今的长安县令,真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后来,见风声越来越紧,事态不可逆转,郭解就找到了自己昔日的好朋友大将军卫青,想让他在汉武帝面前求情。

  当时,卫青担任朝廷大将军,总管全国兵马,但作为一个习武出身的人,从小就怀着一个仗剑走天涯的大侠热血梦。

  正因为有相同的嗜好,又是同乡,年龄相仿,脾性相投,他自小就与郭解相识相交,成了很亲密的好朋友。

  如今,见朋友有难需要帮助,卫青觉得义不容辞,就向汉武帝禀明实情,说郭解家境贫寒,不符合迁移的标准,被列入迁移的名单之上,完全是小人暗地里捣的鬼。

  不料,汉武帝用诧异混合着警惕的目光紧盯着卫青,略一沉思,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

  一个河内小小的贫民,居然能够得到大将军的求情,可见此人不是那么的贫穷简单。

  这句话顿时让卫青大大地吃惊之余,很是难堪,只得涨红着脸,讪讪告退。

  汉武帝没有同意卫青的请求,依然下令将郭解全家迁往关中茂陵地区。

  不久,又寻了一个很充足的理由,责令当时的御史大夫公孙弘,以大逆无道之罪,诛杀了郭解家族。

  讲述完这段历史故事后,爷爷用羡慕的语气说,如果孙家庄在朝廷里有大人物鼎力扶持,肯定也会弟子遍及天下,说不定,要远远胜过阳陵帮。

  这句话令赛八哥孙瑞暗自感慨浮想联翩了很多日子,渐渐滋生出了远大宏伟的理想抱负。

  “小兄弟,不瞒你说,阳陵帮的帮规很严,如果违背了师傅的话,就会被活活处死,没有一丝回旋地余地。”。

  “我丈夫赵繁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九龙剑,惹得师傅大怒,传令宋荣胡裕两人,当着我和儿子赵欢的面,用乱刀活活砍死的。”。

  说到这儿,眼前再一次浮现出了丈夫被乱刀砍死的非常惨烈的场面,很是伤心,又忍不住流下了两行清泪。

  见此情景,孙瑞冷笑一声,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这朱安世不愧是郭解的关门弟子,与他师傅一样,心狠手辣,无恶不作。”。

  秦琤很惊恐地朝四下里看了看,疾声提醒道:“小兄弟,不敢这样说话,小心墙外有耳,被师傅知道了,那可就是是死路一条,逃也逃不脱。”。

  “你们怕他,难道我也怕他不成?”孙瑞胸中腾起了一股豪气,不以为然地朗声说,“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倒要亲自会会这个阳陵大侠,看他奈何我不?”。

  见他反应如此激烈,秦琤很是满意,心想,找了这么多年,花了不少的银两,见了不少的所谓嫉恶如仇的英雄豪杰,但一听到朱安世的名字,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今天,老天开眼,总算多年的苦功没有白费,无意之中,找对人选了。

  想到这儿,她赶紧转变话题,说:“小兄弟,咱们还是想想办法,怎么才能够登上这座冰石。”。

  这一问,竟将孙瑞难住了。他沿着冰石转了一圈,见其如同悬崖陡壁,没有任何可以借助攀登的物体,不免很无奈地摇了摇头。

  秦琤两眼无助地望着灵璧石,脸上涌现出一股很失望的神色,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登不上这座冰石,就拿不到九龙剑,师傅会杀了我和我儿子。”。

继续阅读:第154章 牛刀小试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射天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