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头戏来了。
毕竟凌欣要借姐姐家的名头参选,自然是要先打个招呼的。
否则以她家的背景,连进入初选的资格都没有。
“诗婧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心气也养得高。”凌欣道。
“这不,听说公主要选伴读,就满心地想进京来参选,我这才把她带了过来。”
“倘若她真能选上,也是我们凌家的福气,姐姐说对么?”
容叔书迷惑地小声道:“可表妹也不姓凌啊。”
凌欣似乎打定主意不和他们计较,又说道:“做妹妹的自然不会连累姐姐,诗婧这姑娘,一向都是懂事守礼,落落大方的,想来不会给姐姐丢脸。”
“她既然有想去做公主伴读的心气,妹妹也考虑了几日,觉得以她的人才品貌,应该是能选上的,这才来找姐姐帮忙。”
“往后若是选上了,也能在公主身边多读读书,养养气质,总是比在外面好的。”
她这话说得流畅,想来是说过不少次了。
容娇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蒙诗婧,意料之中地从她脸上捕捉到了狂热的神色。
看来这一套说辞凌欣没少给自家女儿灌输,只不过隐去了中间不容易的部分。
但蒙诗婧只要多想想,也能知道,世间哪有完全的好事,凌欣描述得好,也多半只是她自己的想象。
又或者,个中辛苦凌欣不是不知,但想到能获得的回报,凌欣也愿意让自己女儿去宫里做这个伴读。
凌婉早知她的来意,此刻也没有打击自己的妹妹,只是顺着她的话说道:“诗婧有这个想法,自然是好的。”
“只不过嘉和公主颇得帝心,此次选伴读恐怕也严格得很,况且,据我所知,京城内外就已经有不少人家想把女儿送进去了。”
毕竟能看到这事里的好处的,当然不止凌欣一个了。
有得是条件不错的人家愿意送女儿去参选,只看能不能选上罢了。
凌婉和缓地提醒道:“给公主选伴读的流程繁琐,即便过了初选,被接进宫中教养,也不意味着就是被选中了。”
“这次参选的人不少,要入宫学规矩礼仪的人想来也多,到最后能有哪几个人中选,是说不定的。”
“而且宫中规矩颇多,诗婧要从头学起,恐怕会有些难度。”
即便费心费力地辛苦一场,最后也未必能被选为嘉和公主的伴读。
凌婉到底是念着骨肉之情,把这些都给凌欣说清楚了。
但还是没能浇灭对方的热情。
凌欣听完之后,急不可耐地点了点头,说道:“诗婧是不怕苦的,从前她背书背个通宵,第二天还能照常去先生那里听课。”
“学弹琴的时候,指尖都红透了,还是想坚持练下去呢,说实话,我们看着都痛,就是劝不住她。”
“如今只是学些礼仪规矩,自然就更没什么问题了。”
“一个月时间完全足够了。”
“对了。”凌欣探究的目光转向容娇,“这回选伴读,县主也是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