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再谈判
可乐不加冰块2025-09-01 20:561,520

  再次会见安德拉斯,米德哈特把自己向穆拉德提出的三条建议陈述给安德拉斯。

  面对米德哈特的三大条件,除了第二条互免关税外,另外两条安德拉斯都欣然同意。

  奥斯曼帝国需要奥地利帝国这位盟友,同样奥地利帝国也需要奥斯曼帝国这位盟友;奥斯曼帝国看中了奥地利帝国基础技术,奥地利帝国也重视奥斯曼帝国这位技术新贵。

  总的来说,答应奥斯曼帝国的这两条条件,奥地利帝国不会太吃亏,甚至属于是双赢。

  至于第二条,米德哈特知道奥地利帝国的工业品对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品没有威胁,同样安德拉斯也知道这个事实。

  并且安德拉斯认识的更加深刻,说是双方自由贸易,但是签订条约后,很可能是奥地利帝国单方面开放市场。

  自从奥斯曼帝国日益崛起后,奥地利帝国对于这位曾经的恶邻极为重视,任何时候维也纳政府总是能够第一手获得奥斯曼帝国的情报。

  所以安德拉斯对奥斯曼帝国的情况非常了然。

  现在整个奥斯曼帝国社会的民族主义和宗教情绪高涨,而且不管是在农业还是工业上,奥斯曼帝国都能够自给自足。

  因此,想要把产品卖到奥斯曼帝国,让奥斯曼帝国的社会接受基督教国家生产的产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另外,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德拉斯对奥斯曼帝国的产品在奥地利市场内的竞争力也有一个清醒的意识。

  在尚有关税政策保护的情况下,奥斯曼帝国的产品依旧在奥地利市场内大杀四方,靠着极为低廉的价格,把奥地利帝国的工厂杀的溃不成军。

  要是放开了关税政策,那么奥地利帝国的工厂处境只会更差。

  讲真的,安德拉斯无法想象没有了关税,奥地利帝国的工厂拿什么和奥斯曼帝国的工厂竞争。

  在劳动力成本上,奥地利帝国工厂的工人的平均工资是奥斯曼帝国工厂的工人的平均工资的五倍之多!

  奥斯曼帝国的政府和工厂主们拿走了利润的百分之九十,而剩下数量最庞大的奥斯曼工人只能够分残留的百分之十。

  奥斯曼帝国政府在穆拉德领导下修建的国有工厂和帝国内贵族和资本家们乘着‘伊斯兰维新’东风修建的工厂,只是强大了奥斯曼帝国和富有了帝国的上层阶级。

  而奥斯曼帝国的下层阶级们实际上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

  为此,安德拉斯不得不佩服奥斯曼帝国政府的宣传能力,既然能够在这样的极端环境都没有出现大规模抗议和罢工运动。

  要是事情发生在奥地利,安德拉斯可以想象的到那群该死的工团分子会如何猛烈的抨击维也纳政府,并为此付出实际行动。

  不过,这项在安德拉斯看来奇怪的景象,对于奥斯曼帝国内的工人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毕竟,穆拉德好歹为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要是放在前几任苏丹的统治期间,别说温饱了,能不饿死就是好事了。

  有了前任的衬托,穆拉德这样的行为在奥斯曼帝国内自然是叫好一片。

  穆拉德当苏丹当的不需要有多好,只要比前几任苏丹好,那奥斯曼帝国的国民就会拥护穆拉德。再加上穆拉德这位苏丹也确实干实事,那帝国的国民只会更加拥护他。

  安德拉斯不清楚这些,但是安德拉斯知道一点,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之间绝对不能互免关税!

  仔细思索后,安德拉斯对米德哈特提出的第个条件否决道:“米德哈特帕夏,关税对于国家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财富,伊斯坦布尔政府需要这笔财富,维也纳政府也需要这笔财富,所以我不赞同您提出让两国之间互免关税的条件。”

  “特别对于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来说,奥斯曼帝国是奥地利帝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贵国的产品的关税对维也纳政府有着重要意义!”

  安德拉斯给关税问题早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政府财政,直接说奥地利帝国的商品竞争不赢奥斯曼帝国肯定是不行,虽然这是事实,但是安德拉斯肯定不会自己主动把奥地利帝国的弱项说出来。

  正好拿财政说事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没有那一任政府是不重视财政的。

  安德拉斯有自己的考究,而米德哈特也有自己的坚持。

  关税问题才是这次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帝国交易中最重要的一项条件,它的重要性比另外两条加起来还多。

继续阅读:第四百六十九章:再谈判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861拯救奥斯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