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萨米特的过去
可乐不加冰块2025-09-02 09:482,038

  还是更一章吧。

  “俄国鬼子撤退了,所有人抓紧时间休息!”

  土军阵地的战壕内响起图尔加少尉的声音,苦战了一个多小时的土军士兵们闻言迅速原地休息。

  军队的后勤人员在这个时候也来到了堑壕中,医疗兵通过交通壕穿梭在土军的各个阵地,为在刚刚战斗中受伤的土军士兵包扎伤口,或者把重伤和死亡的士兵运下阵地。

  接着战场厨房里面的后勤兵们把热气腾腾的烤饼运到了战壕,为了奖励士兵们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这些烤饼上还抹上了一层薄薄的羊肉沫。

  饼香混合着羊肉的香味回荡在战壕里面,一直处在精神紧绷状态的土军士兵终于能够在美食中得到片刻的喘息之机。

  “给我两张。”

  萨米特从后勤兵的担子里拿出两张羊肉烤饼,随后走到坐在战壕内休息的拉伊夫身边坐下,把一张羊肉烤饼递给拉伊夫:“上士,烤饼,今天厨房居然加了羊肉!”

  拉伊夫接过萨米特递过来的烤饼咬了一口,在慢慢咀嚼吞咽后,才似提醒的对萨米特说道:“萨米特,好好吃吧。”

  “怎...莫了?”正咬下了一大块烤饼的萨米特含糊不清的问道。

  拉伊夫盯着手上的羊肉烤饼:“我们打布加勒斯特的时候,厨房都没有往烤饼上面加羊肉。”

  “你知道这意味什么吗?这说明接下来的战斗会比布加勒斯特的战斗更加惨烈。萨米特,做好随时为帝国献身的准备吧!”

  第一集团军的土军将领们预料到了乌尔济战役的惨烈程度绝对是空前的,也许等乌尔济战役结束以后,阵地上一半的士兵都要换一副面孔。

  第一集团军的土军士兵在进入这片阵地上时,其中的一半人就已经等于是死人了。

  既然都是死人了,土军的帕夏们也不禁大方了一些,让这群士兵享受完美食再上路!

  萨米特闻言微微顿了一下,但是很快又享受起了嘴里的美味:“上士,帝国最后一定会胜利的!”

  萨米特这句话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但是这句话又是何等的坚定!

  接着,萨米特像是打开了话茬,一改之前的木讷,对拉伊夫介绍起了自己的过往:“上士,我出生在安卡拉的卡莱吉克镇上,那是一座最普通的土耳其镇子。”

  “在苏丹陛下登基以前,我对卡莱吉克的印象只有贫穷和饥饿。我的家庭一共有七个孩子,父亲和母亲们为了养活我和我的兄弟姊妹们需要每天工作夜深。”

  “但即使是这样,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还是饿死了,饥饿是我对童年最深的印象。”

  “直到我十岁时,苏丹陛下在安卡拉省成立的儿童救济处。”萨米特的眼神中出现狂热的崇拜:“穆拉德陛下就是奥斯曼帝国最伟大的苏丹陛下,是他让饥饿彻底远离了我和我的家庭!”

  “后来我还在穆拉德苏丹儿童救济处的支持下进入苏丹陛下开设的学校,一直学习到初中阶段。”

  “在初中毕业以后,为了报答苏丹陛下的恩情,我选择了加入帝国陆军。然后战争爆发了,安卡拉征兵处把我送到了伊斯坦布尔的兵站,伊斯坦布尔的兵站又把我送到了第一军。”

  “上士,我不害怕死亡!如果能够报答苏丹陛下的恩情,哪怕是让我献出生命我也愿意!”

  拉伊夫还是第一次看到萨米特露出如此刚毅而又狂热的表情,谈及到穆拉德苏丹时,新兵的木讷一点也在萨米特身上找不到。

  “萨米特,你是一个好士兵!”拉伊夫拍了拍萨米特的肩膀说道。

  萨米特的这份决心让拉伊夫感到倾佩,除了钦佩外,经过萨米特的这番介绍,拉伊夫也算是明白为什么萨米特与其他的土军士兵不同了,感情萨米特是一个文化人。

  在人均胎教肄业,全靠军队扫盲班识字的奥斯曼军队里面,有着初中文凭的萨米特绝对算得上是文化人!

  就算拿到奥斯曼帝国的社会上去,初中毕业的萨米特也是难得的人才!

  正是因为初中文凭在土军中的稀有性,拉伊夫忍不住问道:“萨米特,当初你为什么不去考一所军事高中?考进军事高中,再毕业进入军队那可就是军官啊!”

  萨米特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回道:“上士,我去考了,但是没有考上,高中太难考了!”

  萨米特说错了,奥斯曼帝国的高中不是难考,而是非常难考。

  这就要说到奥斯曼帝国的教育政策了,虽然穆拉德支持对奥斯曼帝国的平民普及基础教育,但是穆拉德并不支持对平民普及高等教育。

  首先就是过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国民不利于穆拉德的洗脑政策,奥斯曼帝国的普通平民们只用在基础教育中学习识字认字以及忠君爱国的思想就够了!

  再强一点就是进入技术学校学一门手艺,然后就可以进入社会充当推动奥斯曼帝国前进的燃料。

  至于高等教育,这是属于贵族、中产阶级以及平民天才的玩具!

  而且在十九世纪对平民普及高等教育,这步棋走的太快了,快到足以被人是疯子。

  快到不适应这个时代!

  毕竟,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确实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但是这个缺口不至于要对平民普及高等教育。

  穆拉德只用适当的发展一下高等教育,然后奥斯曼帝国高等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就能够满足奥斯曼帝国了!

  一步迈的太大,对平民普及高等教育,反倒容易适得其反。

  因此,奥斯曼帝国的高中入学考试非常难,而奥斯曼帝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更是难上加难。

  在奥斯曼帝国里,十个初中毕业生中只有一个可以进入高中(包括职业高中),二十个高中生中只有一个可以进入帝国的大学中深造。

  当然,这个升学比例是对平民来说的,帝国的贵族、中产阶级们的孩子大可以通过关系或者金钱直接进入帝国内或者帝国外的高中和大学!

继续阅读:第四百零五章:俄军伤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861拯救奥斯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