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哈特再次当选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相,这一次的首相对于米德哈特来说是最后一次,所以在这一任首相任期上,米德哈特拿出了远超之前的精力。
在经历了连任初期的混乱后,米德哈特带着自己的内阁成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的米德哈特内阁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第五个五年计划进行收尾工作,这个漫长的工作一直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五年计划的后续数据从帝国各地汇总到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
帝国政府大楼五年计划委员会所在的楼层彻夜灯火通明,委员会的委员们和文员们加班加点的统计从各地汇总来的数据。
经过一段漫长的赶工时间,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最终报告书被送到了米德哈特的办公桌上。
米德哈特又自己亲自检查一遍后,才带着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书前往耶尔德兹城向穆拉德汇报情况。
米德哈特是耶尔德兹城的老熟人,所以城门前的守卫只是对米德哈特简单检查过后,便放这位连续当了快十五年的大维齐尔进入城内。
虽然米德哈特进城简单,但是其他的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随行的司机和汽车都被扣在了城外,米德哈特只能在城门口转乘耶尔德兹城内的皇家礼仪车去面见穆拉德。
米德哈特对这个转车步骤也是习以为常了,因此并未多说什么,坐上礼仪车就赶往穆拉德所在的宫殿。
抵达穆拉德所在地后,米德哈特走下汽车,门口的侍卫便把米德哈特引入穆拉德的办公室。
“咚咚咚”
“陛下,首相先生到了。”侍卫向办公室内的穆拉德通报道。
“让他直接进来吧。”穆拉德的声音从房间内传出。
侍卫闻言,对米德哈特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米德哈特也不含糊,直接推开穆拉德的办公室门走入房间。
“陛下,我是来向您汇报帝国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的。”米德哈特走到穆拉德跟前说道。
说完,米德哈特再次做出重复了数次的动作,把厚厚一叠报告递交到穆拉德的办公桌上。
穆拉德只是看了几眼米德哈特递过来的报告就觉得有些头疼:“米德哈特,你直接向我汇报吧,这份报告我等会再看。”
“是,陛下。”米德哈特也是了解穆拉德的,知道穆拉德这是不想看报告中繁琐无意义的数据,只想听重点数据。
“帝国的第五个五年计划重点依旧集中在帝国的城市地区,不过由于前四个五年计划的超前完成,第五个五年计划对帝国城市地区的发展陷入瓶颈。”
“例如帝国工业的最大支柱钢铁产业,因为帝国的钢铁市场趋于饱和,所以第五个五年计划内,帝国增产钢铁产量仅为三十万吨。”
“同时,在造船、采矿等帝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产能增长也极为有限。不过,在汽车、电力等新兴产业上,它们的产量在第五个五年计划内实现了翻倍。”
“帝国的汽车产量从1879年的年产1200辆汽车增长至年产6000辆汽车,在电力产业上,帝国已经在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的街道上实现了百分之三十的电灯覆盖。”
“针对以上情况,帝国政府准备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改变侧重方向,不再把城市和旧产业作为第六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而是把第六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放在尚未开发的乡村地区和新兴产业上。”
穆拉德听完米德哈特的这段总结,点了点头:“帝国的乡村地区还属于尚未开发的处女之地,当地的人口并不比帝国城市地区的人口少。”
“不过...”穆拉德话音略微收了一下:“帝国乡村地区偏向保守,如果帝国政府打算在第六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帝国的乡村地区,那一定要慎重考虑乡村地区的保守氛围。”
奥斯曼帝国的乡村地区的保守属于是那种尾大甩不掉的东西,以十九世纪末期的行政水平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乡村地区进行完全的控制。
各国的中央政府都是对乡村地区进行间接统治,既委托当地有威望的长老作为统治的中间人。
当然,除了十九世纪末的行政科技有限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各国的中央政府没钱直接统治乡村地区建立直接的行政机构,奥斯曼帝国也是一样。
奥斯曼帝国维持在乡村地区的统治主要经过两种方式,一是与当地的长老合作,而这些长老一般都是极端的伊斯兰保守分子。
为了制衡这些乡村地区的长老,伊斯坦布尔又为乡村地区引入了第二种统治方式——建立地区民兵制度。
要问奥斯曼帝国哪一个群体是最忠于国家和苏丹的,那一定非奥斯曼帝国的军人莫属。
奥斯曼军队内,不管是军官和士兵都会接受到有限教育。
什么是有限教育呢?
所谓有限教育就是只教授军队基础的识字,然后再对军队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
因此,奥斯曼军队内的士兵能够履行上级军官的命令,也能够看到电报上的命令,但是对于稍微先进一些的思想,他们就一概不知了,可以说是一种识字的文盲。
而教导军队的士兵识字也只是为了军事和思想教育服务。
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士兵情况可想而知,他们在军队内就受到忠君爱国的洗脑教育,同时又是奥斯曼帝国扩张的受益者。
这些士兵退役回到家乡就是穆拉德重视的监视器,伊斯坦布尔会从众挑选出较为出色的成员,赋予他们民兵队长的身份。
民兵队长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会把军队内的那套忠君爱国教育传授给村子内的其他人。
这样一来,伊斯坦布尔只用付出一部分很小的津贴,就能够在广袤的乡村地区收获一大群‘思想教员’和掌握民兵武装遏制乡村地区伊斯兰保守长老的军事力量。
两股力量在奥斯曼帝国的乡村地区相互制衡,但伊斯兰保守势力依旧牢牢的占据着乡村地区的主旋律。
米德哈特想要把乡村地区作为第六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乡村地区的伊斯兰保守主义者就是米德哈特最大的敌人。
不过,奥斯曼乡村的情况,米德哈特当了十几年的帝国大维齐尔,这点自然不用穆拉德提醒他也知道。
“陛下,帝国乡村地区的保守势力确实势大,所以我打算先在沿海省份的乡村地区尝试进行改革。帝国沿海省份的乡村地区,比较内陆省份的乡村地区,整体气氛要开放许多。”米德哈特拿出自己的对策。
“沿海省份吗?这确实是一个可以执行的方案。”穆拉德也对此认可道。
不管是哪里,沿海省份的风气确实都比内陆地区的风气要更加开放一些,而且在前四个五年计划中,改革的风气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沿海省份的乡村地区。
毕竟,发展当地的城市就需要大量的人口,而这些人口从哪里来呢?只能从当地的乡村地区来。
穆拉德拍板道:“第六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就放在沿海省份的乡村地区吧!正好用这次机会来试验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帝国乡村地区的保守势力压制住。如果可以,后续的改革就继续向内陆地区的乡村地区渗透。”
“是。”米德哈特回道
“继续汇报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其他项目。”穆拉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