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募移民这条办法走不通,拉伊夫只能想想别的办法。
奥斯曼移民招不起,那有没有便宜又好用的劳动力呢?
有的!
拉伊夫想起了自己在军队中服役时的经历,前线的土军招募帝国国民担任劳力需要付出薪资,但是强迫东正教徒劳役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奴役东正教徒强制劳动可以解决新锡瓦斯勒镇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拉伊夫该去哪里找东正教徒。
这是拉伊夫第一次觉得土军彻底的清剿行动好像并不算一件好事,瓦拉几亚的罗马尼亚人都被赶走了,现在就算拉伊夫想要抓奴隶也找不到地方。
“萨米特,你知道那里可以抓东正教徒吗?”
拉伊夫把自己抓奴隶的想法说给萨米特。
萨米特听后微微一顿,警惕的说道:“镇长,您难道不知道帝国是禁止奴隶的吗?”
禁止奴隶?
拉伊夫没有萨米特那样警惕,而是轻松的说道:“帝国是禁止奴隶,但是帝国什么时候又实行过?”
实际上,奥斯曼帝国的禁止奴隶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明面上奥斯曼帝国禁止奴隶,但是只要不那么光明正大,帝国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把事情闹大,用奴隶就用奴隶了。
毕竟,就连帝国政府本身也在使用奴隶,比如东地中海上的集中营、奥属东非的黑人劳工,这些实际上都是奴隶,只不过换了个好听的说法罢了。
拉伊夫抓来一群东正教奴隶,哪怕每个月只给他们一人发一库鲁什,那也是属于是契约劳工而不是奴隶。
相必帝国的执法部门会看在拉伊夫也是为了发展新锡瓦斯勒镇的份上,放过拉伊夫一马。
不对,拉伊夫自己本身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执法部门,自己执法自己,那就更不可能了。
想清楚这些后,拉伊夫对禁止奴隶的条款就更没有畏惧心理了:“萨米特,不用在意帝国的禁止奴隶政令,我们也是为了帝国,想想那里可能有东正教奴隶?”
萨米特犹犹豫豫了一会儿,最终对拉伊夫的信任击倒了自己对帝国法律的畏惧:“镇长,也许隔壁的奥地利帝国有东正教奴隶卖。”
“仔细说说。”拉伊夫追问道。
既然事情捅穿了,萨米特索性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我也是听东鲁米利亚省的人说的,他们说隔壁的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经常吃不饱饭,为了活命那些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会卖身给他们,只要给一口饭吃,那些东正教徒就愿意干活。”
拉伊夫闻言脸上一喜:“好有这种事情?!这真是一件好事,要是真如你所说的那样,那新锡瓦斯勒镇就不缺劳动力了!”
“事不宜迟,萨米特,你先跟我去打探情况!”拉伊夫火急火燎的说道:“既然东鲁米尼亚省的人都能够买到东正教奴隶,那隔壁的多瑙河和尼什省的人也肯定能够买到东正教徒奴隶。我们先去多瑙河和尼什省打探奴隶买卖的情况,等打探到消息,我们就动身去买奴隶!”
随后,拉伊夫和萨米特展示了什么叫做陆军军人的迅速,拉伊夫把自己要前往隔壁多瑙河和尼什省寻找东正教奴隶的事情向阿瓦吉交代,接着便返回马厩和萨米特策马离开。
两天之后,拉伊夫和萨米特两人的身影出现在了尼什省的帕拉钦,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中的小镇,上面是塞尔维亚,西边是波斯尼亚。
通过两天的打探,拉伊夫和萨米特探寻到帕拉钦就是目前帝国内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帕拉钦被称为难民之城。
顾名思义,在帕拉钦内的人是难民,而不是奴隶。
大家来到帕拉钦的都是心善的贝伊老爷,是来救助难民于水火之中的大善人,可不是什么奴隶贩子。
至于难民们的水火是从哪里来的,那就别管了。
拉伊夫和萨米特一走入帕拉钦,便立马被这座城镇的胆大妄为所震慑住了。
知道帕拉钦敢公然提供难民,但是他们可不知道帕拉钦居然敢光明正大的把难民放在街道上让人挑选。
帕拉钦的主干道两边长满了店主们精挑细选出来的‘难民’,有男人、女人、还有小孩,就是人种比较单一,只有巴尔干半岛的白人。
道路中间则是络绎不绝的心善的贝伊老爷们,贝伊老爷们在两旁成列的‘难民’中挑选自己需要的,看到有合适的,只要向店主支付一笔善款就能够把‘难民’带走。
拉伊夫和萨米特震慑过后,很快也加入了挑选‘难民’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