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奥斯曼·努里可不管这些,听到托加尔把责任推卸到海军身上,奥斯曼·努里顺势点了点头:
“海军故意避战的事情我会向苏丹陛下汇报,但是第五军被俄国一个师挡在巴统外,这件事情我也不好向苏丹陛下汇报!
“电令第五军军长塔什奇,我不管第五军用什么办法,明天我必须要看到帝国旗帜插在巴统的最高点!”
“是,帕夏。”
……
奥斯曼·努里要求明天之前拿下巴统的死命令送到前线第五军军长塔什奇手中,看到奥斯曼·努里的命令,塔什奇军长也没有办法,只能把这这份死命令往下面传达。
好在让塔什奇感到安慰的是自己请求的舰炮支援还是有的,要是没有重型炮火的支援去打巴统,那就只能用人命去填了。
停靠在巴统近海海面上的奥斯曼军舰开始缓缓转动舰身,直到把侧舷对准巴统这座城镇。
‘轰!’
‘轰!’
五艘军舰上的火炮接二连三的开火,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浓烟随着火光从粗大的炮口中飞涌而出。
炮弹划过天穹,接着砸在了巴统的俄军阵地上。
巴统城内的俄军在奥斯曼军舰开火的第一时间,便分散逃亡,躲避奥斯曼军舰的轰炸。
爆炸在巴统城内的各地出现,外围的土军军官们一边感受舰炮轰炸传递来的震动,一边举起望远镜观察巴统内俄军的情况。
随着爆炸带来的震动不断减弱,不管是巴统城内的俄军,还是巴统外围土军阵地内的俄军,他们都知道进攻要开始了!
‘滴滴滴---’
急促尖锐的进攻哨声在土军阵地内响起。
“士兵们,为了帝国、为了苏丹陛下,向敌人冲锋吧!苏丹陛下万岁!”
土军军官高高的扬起右手,喊出蛊惑人心的口号。
听到土军军官蛊惑人心的口号,土军阵地内的土军士兵们粗红着脖子,嘴里大声嚷嚷着:“冲啊!”、“杀啊!”、“苏丹陛下万岁!”等口号,然后端着枪冲入危险的战场。
眼见土军步兵发起冲锋,巴统内的俄军从防炮洞中走出来,进入防御阵地朝冲锋的土军士兵倾泻子弹。
‘轰!’
‘轰!’
在巴统的俄军进入防御阵地阻挡冲锋的土军步兵时,海面上的奥斯曼军舰再一次开火。
舰炮的爆炸声再一次在巴统城内响起,这次毫无准备的俄军被打的措手不及。
以往土军步兵冲锋时,奥斯曼军舰的舰炮支援为了避免误伤到冲锋的土军步兵,所以在土军步兵冲锋时,海面上的奥斯曼军舰都会不约而同的停止炮击。
而这一次海面上的奥斯曼军舰丝毫不担心误伤到冲锋的土军士兵,宁愿误伤到土军步兵也要对巴统城内的俄军进行打击。
事实上,奥斯曼军舰的异常举动也是接到了奥斯曼·努里的命令。
虽然奥斯曼·努里一方面决定把第五军在巴统进攻受阻的责任推卸到海军身上,另一方面又对前线的第五军下达了不顾及伤亡的死命令,但是奥斯曼·努里还是有在自己这个主帅身上找了原因。
奥斯曼·努里认为自己之前的打法太过于保守,如果按照之前保守的战术打法,那么高加索战线将会是下一个多瑙河战线。
多瑙河战线的土军会防守,高加索战线的俄军同样也会防守,并且高加索多山的地形更适合俄军的防守。
按照眼下的情况继续打下去,奥斯曼·努里知道自己肯定达不成三个月占领俄国外高加索的目标。
所以奥斯曼·努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采取激进的战术。
土军步兵不发起进攻的时候,俄军就躲在巴统的防炮洞里面,这个时候海军的舰炮轰炸伤害有限。
等俄军不躲在防炮洞里面时,那又是土军步兵发起进攻的时候,一般这个时候海军为了避免误伤土军步兵是不会开炮的。
但是奥斯曼·努里仔细计算了一下,海军造成的那点误伤与土军步兵在冲锋过程中受到的损失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于是,奥斯曼·努里敲定了这个一反常态的作战计划,四舍五入下来也算是一次对步炮协同的尝试。
海面上的奥斯曼军舰先按部就班的轰炸巴统内的俄军,然后再是土军步兵朝巴统发起冲锋。
等把俄军从防炮洞中引出来以后,奥斯曼军舰再一次开炮轰炸巴统。
这次奥斯曼军舰的轰炸给巴统内的俄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混乱,一部分巴统俄军在看到轰炸后,第一时间就是前往防炮洞躲避轰炸。
那些没有前往防炮洞躲避的俄军士兵也因为爆炸的干扰导致射击准度大大降低,这下使得冲锋的土军步兵受到的阻力直线下降。
“兄弟们,冲啊!为了苏丹陛下!”
土军官兵们见状,一个个像是激动的冲进混乱的俄军阵地。
不过,很快冲进俄军阵地的土军步兵们就发现了一件事情——奥斯曼军舰的轰炸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群冲进俄军阵地的土军步兵们就只能像俄军一样顶着舰炮的轰炸和敌人战斗在一团。
直到土军步兵彻底在俄军阵地上撕开了一道缺口后,奥斯曼军舰的轰炸才终于停了下来。
守卫巴统的俄军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接下来他们就要面对如同潮水般压上来的土军步兵。
两支军队在狭小的堑壕和城镇中打起了起来,铮亮的刺刀被鲜血染红,黑洞的枪口上是挥之不去的硝烟味,堑壕和街道小巷中遍布双方厮杀后留下的尸体。
一切都在述说这场战斗的惨烈。
最终,那面插在巴统最高点、久经战火、早已千疮百孔的俄国国旗被一名举着奥斯曼国旗的土军士兵踹到。
接着,这名土军士兵把红色的奥斯曼国旗立在了原地。
崭新的奥斯曼国旗迎着海风飘扬,而那边千疮百孔的俄国国旗则如同擦脚布一样被几名笑嘻嘻的土军士兵踩在脚下。
这场战斗以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告终,俄国高加索方面军丢掉了巴统这一边境重要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