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1月17日,安卡拉省,苏丹行宫。
苏丹近侍凯末尔敲了敲穆拉德的房门。
“苏丹陛下,有一份特地从伊斯坦布尔发来的《帝国日报》,请您查看。”
凯末尔平缓有力的声音穿过房门传进穆拉德的房间,片刻后,房间里面传来一声:“拿进来。”
“是。”
凯末尔微微欠身,随后才动作轻缓的推门进入。
房间里面,穆拉德随意的穿着一身宽松的黑色休闲服,右手摸索着把一枚老花镜别在自己的右眼眶上。
“让我看看是什么消息,居然值得伊斯坦布尔方面亲自把一份《帝国日报》送到安卡拉来。”
说着穆拉德就从凯末尔手中接过那份《帝国日报》,上面报道的新闻正是比拉尔探险队登陆南极点的事情。
看完《帝国日报》上的内容,穆拉德心中也难免的涌现出一丝激情。
“锡瓦斯号上的勇士们都非常的棒!奥斯曼帝国又一次超越了欧洲人,创造了历史!”
凯末尔适时的向穆拉德恭维道:“陛下,这一切都归功于您的功劳,您让帝国再一次伟大起来。”
这是凯末尔在侍奉穆拉德的这一个月里学到的,苏丹陛下非常有童心,适时的恭维会让苏丹陛下开心一整天,换而言之就是穆拉德好大喜功。
至于凯末尔为什么会侍奉穆拉德,那时间还要回到一个月前。
拿下伊斯法罕的第一军分别乘坐火车和轮船返回伊斯坦布尔,像凯末尔这种立下重大功劳的部队是乘坐火车返回伊斯坦布尔接受穆拉德的授勋仪式的。
凯末尔就得到了穆拉德亲手授予的四等奥斯曼尼亚勋章。
出于凯末尔后世的成就以及在波斯-法尔斯战争暴露出来的军事天赋,穆拉德把凯末尔留在了自己身边作为近侍培养。
挑选出色的人才担任自己的近侍,这算是穆拉德拉拢人心的常规操作。
像大贵族的长子、底层闯出来的人才,他们都具备成为穆拉德近侍的机会。
最后能不能成为穆拉德的近侍,那就全看穆拉德的心情,毕竟奥斯曼这么大一个帝国,从来都不缺少人才。
而成为穆拉德的近侍,对他们个人而言就等于踏上了快车道。
以奥斯曼帝国现在皇权至上的理念,谁是苏丹陛下面前的红人,谁就能够得到快速晋升的机会。
成为穆拉德的近侍不仅代表升迁速度会远超常人,同时不会有人给你使绊子。
连苏丹陛下看重的人才你都敢下手,你是有几个脑袋可以掉啊?
“凯末尔,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说这样奉承的话了?”穆拉德眼带笑意的对凯末尔打趣道。
对于凯末尔这样的改变穆拉德并不觉得稀奇,再木讷的人来到皇宫这块地方都会变得奉承。
穆拉德记得凯末尔刚刚来当自己近侍的时候,还是一个只会喊‘是!’‘明白!’的军人,而现在凯末尔已经变成了一名合格的近侍。
凯末尔微微低头,用陈述的语气说道:“陛下,这都是我一个月来侍奉您的感同身受。”
“你啊你!”穆拉德摇了摇头,不过脸上笑意证明穆拉德现在很开心。
半晌,穆拉德把手中的《帝国日报》折起放到一边,然后起身来到房间的窗户边,凯末尔赶紧跟了几步。
穆拉德的房间位于第三楼,站在窗户边可以看到行宫周围还是一片农田,在不远还能看到安卡拉市的轮廓。
不过,此时的安卡拉还是一座安纳托利亚半岛内陆的小城,虽然因为中东铁路的经过给这座小城带来了一定的繁荣,但是由于安卡拉人口稀缺并且几乎没有工业,所以铁路给安卡拉带来的繁荣极其有限。
穆拉德之所以光顾这座小城,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穆拉德在安卡拉修建了一座度假行宫,穆拉德现在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待在安卡拉的行宫之中。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实与政治啥的没有半点关系,单纯就是因为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的空气实在是太差了!
包括伊斯坦布尔在内,环马尔马拉海的那一片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充斥着各种重工业,冶金、化工、火力发电厂...,这些工厂无时无刻不在让伊斯坦布尔的空气变得更差。
作为一个现代人,穆拉德很清楚环境对于身体的伤害,所以致力于活到一百岁的穆拉德早早的就决定搬出伊斯坦布尔。
“凯末尔,你觉得帝国应该迁都吗?”
穆拉德冷不丁的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