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部新增的三个省份,对于那些苦于没有上升渠道的贝伊们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穆拉德不用想也知道,里法特提交上来的三个总督人选,背后肯定经历了激烈的派系争夺。
“陛下,这是三人的详细情况,请您过目。”里法特把三位总督候选人的资历表递交给穆拉德。
涉及到总督的任命,穆拉德在这一点上还是足够仔细的,哪怕任命的总督只是三个偏远地区的。
穆拉德示意把资历表推倒自己的身前,随后才仔细的拿起那三张写满经历的资历表查看。
按照这三张资历表上的描述,三个里法特推荐的总督人选都是在地方任职的桑贾克贝伊,从能力上来说,这三个人都足够去担任东部三省的总督的。
不过,总督的任命从来不只是看能力的,奥斯曼全国6700万人,有能力去担任总督的人选不少,但真正能总督也才那么三十七个。(包括殖民地)
能力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圈中是最没有用的东西,能不能成为总督,最重要的是身世和政治立场。
奥斯曼的三十七个总督中,除了那三两个靠军功晋升的‘平民’总督外,其他的总督基本上都是奥斯曼帝国的贵族。
即使是那两三个‘平民’总督,他们的平民也只是相较于其他贵族而言的,对比奥斯曼帝国内的普通人,他们依旧可以算是贵族出身。
里法特推荐的三个总督人选无一例外,都是奥斯曼帝国著名的贵族家族出身。
贵族出身在穆拉德看来并不是坏事,至少忠诚度可以保证,贵族们的特权都是和苏丹陛下绑定的,穆拉德不用担心自己会任命一些革命分子去担任总督。
奥斯曼帝的社会风气虽然偏向于保守,不过革命的‘歪风邪气’还是不可避免的从欧洲传了进来。
毕竟,奥斯曼帝国对底层国民的压迫并不比欧洲其他国家要少,有压迫自然就有反抗,只是这些零星的反抗往往刚刚冒头就被帝国情报局熄灭掉了。
穆拉德也很清楚奥斯曼国内的情况,奥斯曼帝国目前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对底层国民的压榨。
工厂里面的工人每天最少都会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码头上的苦工更是全年无休,就连田地里面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都要接受当地驻军的军事训练。
奥斯曼帝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会为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救助了,但也就是这一点就足够奥斯曼帝国超越其他欧洲国家了。
至少奥斯曼人没有生育压力,帝国政府会负担养育孩子一半左右的开销。
对于奥斯曼帝国底层民众的情况,穆拉德无能为力,不对底层民众进行剥削,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品在市场将会不具备竞争力。
其他欧洲国家都是如此,那奥斯曼帝国也只能如此。
因此,诸如总督这类位高权重的职位,穆拉德一般更愿意交给贵族出身的官员,或者年纪足够大的平民官员。
里法特提交三人的身份没有问题,穆拉德继续朝下面看去,三人中除了一个人加入了保守党,余下两人都是中立的无党派人士,这很符合奥斯曼帝国的官僚现状。
帝国政府的文官和帝国军队的武官中,很少有人会加入政党,虽然国会并未禁止他们加入政党,但是加入政党会让他们在很多方面受到掣肘。
就比如敌对党派的议员们会时刻盯着他们,只等他们犯下错误,然后拿到国会上当作攻击对方的武器。
奥斯曼帝国的官僚们一项不以清廉著称,大部分的文官或者武官都会存在一定的腐败行为。
如果不加入政党保持中立,那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文官或者军官体系内的大佬还会为他们庇护一二。
但要是加入了政党,那就不可避免的卷入政治纷争当中,届时就看政党里面的人要不要保他们了。
因此一般而言,奥斯曼帝国的文官和武官都不愿意加入政党,除非那个人和加入政党的大佬有关系。
里法特推荐的三个总督,一个是保守党明面上的自己人,另外两个是明面上的中立人,但实际情况又有谁说的清了。
不过,东部三省的总督也不是什么重要位置,里法特又只安排了一个自己人去占位置,穆拉德对此并未多说,直接同意道:
“可以,把名单提交给国会吧,国会通过就任命他们三个为东部三省的总督。”
“是,陛下!”里法特欣喜的回复。
保守党是国会的多数党,名单通过了穆拉德的肯定,就等于可以准备任命书了,国会不过是走走样子的过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