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纳托利亚半岛各省的总督在收到来自穆斯林的这份催促命令时,一个个慌了神,纷纷动用关系打探穆拉德不满的地方在哪里。
直到打探到多瑙河省抓东正教徒充当劳力的消息后,安纳托利亚半岛的总督们一个个气的骂娘。
好你个多瑙河省,自己抓东正教徒讨好苏丹陛下,结果害的我们挨骂!
这搞得安纳托利亚半岛的总督们也想去抓东正教徒当劳力,但是安纳托利亚半岛不是多瑙河省,不在巴尔干半岛上,哪里去找那么多东正教徒?
所以安纳托利亚半岛的总督们只能更加强硬的要求下面的人征召劳工。
不过,在总督们的高压政策下,下面的地主们立马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快就找到了东正教徒的平替——埃及人。
自从埃及回归奥斯曼帝国后,埃及人的思想观念逐渐向殖民地思想转变。
现在的埃及人迫切真正的成为‘宗主国’奥斯曼帝国的国民。
因此,当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地主们以成为奥斯曼人的诱惑去埃及招工时,数不胜数的埃及人自发的想要前往安纳托利亚半岛。
对此情形,无论是埃及总督米德哈特,还是安纳托利亚半岛的总督们都默认了。
米德哈特的任务就是让埃及融入奥斯曼帝国,既然有这么多埃及人想要成为奥斯曼人,那米德哈特又哪里会去阻止呢?
而安纳托利亚半岛的总督们更不会去阻止了,这群被地主们诱骗来到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埃及人不仅可以去当修水利的劳工,还能填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空白。
毕竟,安纳托利亚半岛农村地区最近这些年来的人口流失速度有些快,或是因为工业化而去往城市的,或是因为移民政策而去往巴尔干半岛等地的...
所以吸引一群埃及人来到安纳托利亚半岛也是好事,心向宗主国的殖民地人都是很好同化的。
也许都不要一代人的时间就可以把这群埃及人同化成土耳其人,并且往往被同化的‘二狗子’会表现出对主人的绝对忠诚。
到时候给这群被迁去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埃及人扛上枪,一个个又都是保卫苏丹陛下的忠诚士兵!
随着,埃及劳工不断到位,安纳托利亚半岛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东正教徒们在多瑙河省的河堤工地上为奥斯曼帝国奉献自己,埃及人在安纳托利亚半岛的水利工地上为奥斯曼帝国奉献自己。
看到事情顺利的推进下去,穆拉德也把目光转移到了另一条消息上。
前不久,一则重磅消息从奥属东印度传回伊斯坦布尔,在奥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岛上发现了大型金矿!
稍微有些认知的人都知道黄金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特别是即将进入金本位时期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货币是否稳定。
经过奥斯曼帝国这些年的发展,奥斯曼帝国央行帝国银行储备的94吨黄金已经不能再满足奥斯曼帝国的发展了。
因此,在听到苏门答腊岛发现大型金矿的消息后,穆拉德大手一挥,决定开发苏门答腊岛的金矿。
消息一经发出,瞬间在奥斯曼帝国内掀起了一场淘金热,无数的投机客们收拾起背囊打算前往苏门答腊岛参加这场狂热的淘金热。
奥斯曼帝国国内的各大报社也争相报道在苏门答腊岛发现的大金矿,整个帝国都沉浸在发现金矿的喜悦中。
欧洲其他各国也对奥斯曼帝国在苏门答腊岛发现大金矿的事情进行报道,其中尤以荷兰的报纸用词最酸。
毕竟,苏门答腊岛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但是现在被奥斯曼帝国抢走了,抢走了也就罢了,关键是奥斯曼帝国居然还在上面发现金矿,简直令人无法接受!
可惜荷兰人只能眼红的看着奥斯曼帝国享受苏门答腊岛上金矿带来的红利,苏门答腊岛的一切都和荷兰都没有关系了。
随着苏门答腊岛淘金热的发酵,奥斯曼本土前往苏门答腊岛的船票价格激增,普通舱的价格由原来的20里亚尔飙升至30里亚尔,翻了一个倍。
即使价格翻了一倍还多,但是市面上依旧是一票难求,一些航运公司发现商机,连夜增加奥斯曼本土前往苏门答腊岛的航班。
不过,即使奥斯曼本土的人们对这场淘金热狂热,但第一批淘金客到达苏门答腊岛也要在半个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