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的视线在米柳京与舒瓦洛夫和巴里亚廷斯基之间徘徊,最终亚历山大二世把视线定格在了米柳京的身上。
“米柳京留下,你们两个出去。”
亚历山大二世就没打算对俄国国内的地方势力妥协,舒瓦洛夫明着偏向俄国地方势力的态度让亚历山大二世非常不喜。
因此在米柳京和舒瓦洛夫两派中,亚历山大二世毫不意外的选择了米柳京。
“陛下...”
收到亚历山大二世离开命令的舒瓦洛夫想再说些什么来挽回亚历山大二世,但是在亚历山大二世的一个眼神下,舒瓦洛夫姗姗收嘴。
舒瓦洛夫和巴里亚廷斯基离开后,亚历山大二世希冀的说道:“米柳京,现在只剩下我们了,继续说说你的看法。”
“是,陛下。”米柳京点点头:“目前帝国与奥斯曼人和奥地利人的战场上,唯有波兰战线和外高加索战线的土地被敌人占领。在其他战线上,那是帝国占领了敌人的土地。”
米柳京的这番话颇有一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味。
毕竟整个俄土战争上就三个战线,一个多瑙河战线、一个外高加索战线、还有一个波兰战线。
去掉一个外高加索战场和一个波兰战场,就只剩下一个多瑙河战场了。
“所以帝国想要平等的结束战争,关键在于对帝国不利的波兰战线和外高加索战线。”
“而在波兰战线和外高加索战线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应当是波兰战线,帝国的首要军事目标是把奥地利人赶出波兰境内,以此来帮助我们拿回谈判的主动权。”
“那外高加索战线呢?”亚历山大二世问道。
不把外高加索战线失去的土地夺回来,那俄国在谈判中不还是处于劣势吗?
不过,米柳京对外高加索战线有自己的看法:“陛下,奥斯曼人在外高加索战线获得了占领土地上人民的支持,阿塞拜疆人忘记了您的恩典,亚美尼亚人背叛了上帝。他们都投靠了魔鬼,选择和奥斯曼人一起抵抗帝国军队的收复行动。”
“在国内苏维埃势力的掣肘下,帝国军队想要收复外高加索战线被占领的土地非常困难,所以我的建议是放弃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不行!”米柳京的话音刚一落下,亚历山大二世不容置疑的反对声就出现了。
接着亚历山大二世就说起了什么:这不就是割地吗?我是俄国的皇帝,不是清国的皇帝!割地是不可能割地的,罗曼诺夫家族不是爱新觉罗家族,割地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爱好。
亚历山大二世的底线明了而又简单,那就是绝对不能向奥斯曼帝国割地。
战败还不至于让沙皇陛下的名誉扫地,但是割地绝对会让沙皇成为俄国万人唾弃的目标。
往上几十上百年,那都是俄国割奥斯曼人的地,怎么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手中就变成奥斯曼人割俄国的地了?
要是亚历山大二世割地了,俄国国内的民族主义肯定不会让亚历山大二世睡哪怕一个安稳觉。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内的敌人已经足够多了,再加上一个俄国民族主义,那这个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还做不做了?
所以割地是不可能割地的!
亚历山大二世的巨大反应在米柳京的预料之中,所以在亚历山大二世怒吼完后,米柳京安抚道:“陛下,请您先听我说完。”
“这并不是向奥斯曼人割地,而是帝国和奥斯曼人达成了一次平等的土地交换。”
亚历山大二世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准备听听米柳京的这个平等的土地交换是什么意思。
紧接着,亚历山大二世便听见米柳京继续说道:“外高加索的三块土地中,忠于帝国的格鲁吉亚在我们手中,由异教徒的阿塞拜疆和异端的亚美尼亚则在奥斯曼人手中。”
“这两块土地上的人本就对反对帝国的统治,现在又经历了奥斯曼人的撺掇,即使将来帝国收复这两块土地,帝国为了维持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稳定,必然也要付出巨大的资源。”
“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放弃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转而索取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的面积虽然比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小,但是摩尔多瓦土地上的人口可比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人口加起来还要多。”
在奥斯曼帝国占领瓦拉几亚期间,瓦拉几亚的罗马尼亚人在土军的故意行径下有序逃难前往摩尔多瓦,因此在摩尔多瓦聚集了大约三百五十万罗马尼亚人。
土军占领下的瓦拉几亚几乎沦为白地,留在瓦拉几亚的罗马尼亚人不是喀尔巴阡山脉中的游击队,就是投靠奥斯曼帝国的‘罗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