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您节哀,殿下的死亡实在是令人惋惜,但是现在您一定要振作起来,朝鲜已经没有了殿下,不能再没有您了!”
杀死高宗的朝鲜军官跪在大院君,或者说现任朝鲜国王李是应面前劝慰道。
李是应假惺惺的抹掉眼泪,然后面容一肃:“我的那个儿子虽然犯了些错误,但终究血浓于水!我只是想要纠正他的错误,没想到...没想到居然害的他被小人刺杀!”
“不管如何,刺杀我儿子的宋尚赫必须受到惩罚!宋尚赫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家族亲属必须为宋尚赫的罪行赎罪!”
“传我的王令!”李是应熟练的把命令改成了王令:“宋尚赫三族之内,处死刑,三族之外的亲朋师友,徒咸镜道充军!”
“是,陛下!”朝鲜军官跪地回道。
“对了。”李是应叫住准备离开的朝鲜军官:“今晚看到宋尚赫刺杀我儿的人还有那些?”
朝鲜军官答道:“陛下,除了我和我的士兵外,其余目击证人都在战斗中身亡。”
李是应点了点头:“那就好,你下去执行我的王令吧!等我明天正式登基成为朝鲜国王,我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朝鲜军官激动的应了一声:“是!”,然后转身准备离开李是应的宫殿。
就在朝鲜军官快要走出宫门的时候,李是应又喊了一声:“我明天不会忘记你的功劳的。”
朝鲜军官不明所以,但还是转身朝李是应谄媚的笑了两声,然后才继续离开。
宫殿中的李是应闭上了双眼,大约过了半分钟,外面传来一阵枪声,李是应睁开眼睛:“我说了,我明天不会忘记你的功劳,所以今天就麻烦你先走一步,等明天你成为功臣,我会善待你的家人。”
杀害亲生儿子这样天怒人怨的事情,李是应是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的。
不仅是刚刚的那个朝鲜军官,在汉城的某处地方,跟随刚刚那个朝鲜军官一起杀害高宗的士兵也正在秘密处决。
至于为什么是第三个人,而不是第二个人...
“陛下,您的果决真是让人钦佩。”朴智熙从幕后走出来,缓缓来到李是应身边:“养育多年的儿子和跟随多年的老部下说杀就杀,您的果决配得上帝国对您的投入,之后帝国会在外交上全力支持您成为朝鲜国王,并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社会。”
答案呼之欲出了,为什么是第三个人,因为第二个人李是应解决不了。
有了杀害自己亲生儿子的罪证,这下李是应彻底被朴智熙控制了,如果李是应想要坐稳朝鲜国王的位置,那就必须老老实实听朴智熙的。
派人杀掉高宗就是李是应递给朴智熙的又一个把柄,虽然这会让李是应的在朴智熙的面前进一步陷入被动状态,但是为了朝鲜王位李是应不得不这么做。
单纯的签署卖国条约的证据还不足以让奥斯曼帝国全力支持李是应,只有李是应杀子,这个能够威胁到李是应在朝鲜统治根基的把柄才能够让朴智熙真正的信任李是应。
毕竟,政治生物可不会在意什么脸面,只有能够动摇他统治根基的东西,才能够让政治生物感到畏惧。
而比起签订卖国条约,杀子夺位这个证据显然更具威慑力。
虽说高宗身死,朝鲜人肯定会怀疑到李是应身上,但没有证据的怀疑只是怀疑,以民众的愚昧程度来看,李是应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把民众打发掉。
面对朴智熙的‘赞赏’,李是应在脸上挤出笑容:“大使阁下,只要我做的让贵国满意就好。”
“我准备明天就正式登基成为朝鲜国王,这件事情需要贵国的帮助。另外,朝鲜国内的这次政治动乱,地方上可能会生出一些事端,我也希望贵国能够帮助我处理这些事情。”李是应迫不及待的说道。
朴智熙对李是应的这些要求毫不在意,一口答应道:“陛下,明天你登基成为朝鲜国王,我会代表帝国第一时间承认你的身份。至于朝鲜国内地方上可能发生的叛乱,我已经从奥属东印度调来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海军陆战队。”
“这支军队的人数大约三千人,目前就在汉城外的海面上待命,只要陛下您同意,他们马上就会进入朝鲜境内。”
“当然,这支军队只是帝国派出的先头部队,后续帝国会在朝鲜陆续增加驻军,直至一万人为止。”
“帝国在朝鲜的驻军会负责拱卫朝鲜首都汉城,防卫朝鲜的边境,朝鲜的军事安全会由帝国的军队进行负责!”
朴智熙这算是准备把奥斯曼帝国在朝鲜驻军这件事情给落实下来。
李是应听后没有拒绝:“好,贵国在汉城外海的军队尽快让他们进驻朝鲜吧。”
让外国在本国驻军确实屈辱,但李是应目前需要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他需要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来镇压内部的反对声以及外部的军事威胁。
朴智熙见李是应答应的果断,善意的对李是应弯了一腰:“陛下,帝国的诚意马上就会向您展现。”
...
随着朴智熙和李是应的谈话结束,等候在汉城外海上的奥斯曼舰队便收到了登陆的命令。
“士兵们!为帝国和苏丹陛下尽忠的机会到了!全体登船!”
运兵船上,海军军官的喊声响彻整个船舱,登陆用的木艇被从运兵船的侧舷放下,第一批登陆的海军陆战队争相抢上登陆艇,然后卖力划着木浆朝仁川港扑去。
仁川港上的朝鲜军队被海面上密密麻麻的登陆艇吓坏了,一个朝鲜岸防士兵准备开枪阻击登陆的奥斯曼军队。
但朝鲜士兵的动作很快就被身边的军官制止了:“蠢货!你是要害死我们吗?海面上全是登陆船,现在开枪我们肯定是死路一条。”
“而且别指望我们阻击了入侵者,朝堂上的大人们会奖励我们,谁知道是哪国的军队在登陆,要是惹上强国了,我们就都是朝堂上大人用来赔罪的礼物!”
朝鲜士兵慌了神,然后问道:“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
朝鲜军官从善如流的扯出了一张白布:“投降。”
仁川港的朝鲜岸防军未发一枪一弹就放任海面上的奥斯曼军队登陆,登陆后的奥斯曼军队见朝鲜岸防军这么识时务也没有难为他们,只是拿出李是应的命令收编了他们,然后留下一队士兵和他们一起坚守仁川港,防御后续可能的其他国家的登陆部队。
接着,从仁川港登陆的奥斯曼军队便一路向汉城的方向挺进,直到后半夜四点的时候,仁川港登陆的奥斯曼海军陆战队抵达了汉城城下。
此时的汉城已经被李是应的部队控制,因此奥斯曼海军陆战队轻而易举的就进入了汉城,并从朝鲜军队手中接过了一部分汉城的城防位置。
随着奥斯曼军队的抵达,发生在汉城的政变一切都尘埃落定,李是应于当日在朝鲜登基成为国王。
在成为朝鲜国王后,李是应立即以高宗遇刺案为引子,开始在朝鲜国内大肆清除异己。
风水轮流转,曾经被高宗和闵妃流放的老臣们被李是应重新召回,而那些高宗时期上任的新人则成为了这次被清算的目标。
李是应的大清洗从汉城开始,然后一路向整个朝鲜各道蔓延,颇有一副要赶尽杀绝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