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做出了结束菲律宾战争的决定,于是便立马就向英国提出调停菲律宾战争的请求。
此时,英国政府也已经被在菲律宾战争中支持日本带来的舆论压力弄的疲惫,再加上担心日本深陷菲律宾战争,导致自己在日本的投资收不回来,所以果断的接受了日本的调停邀请。
另一边西班牙接到英国人的调停消息,终于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但是出于英国人的提防,西班牙又提出要求奥斯曼帝国也加入调停。
奥斯曼帝国和英国都参与调停菲律宾战争,其他的欧洲国家自然也是不甘示弱,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先后加入调停。
经过一番商议,调停地点选在了亚欧大陆的交界处伊斯坦布尔,菲律宾战争的交战双方西班牙和日本分别派出外交团前来伊斯坦布尔商讨议和的相关事宜。
......
1904年3月17日,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
随着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外交团乘坐的轮船抵达伊斯坦布尔码头,伊斯坦布尔和会正式开始。
菲律宾战争在最近一年来,在世界上算得上是头等大事,承接这样一场战争的和会会场,对于提升伊斯坦布尔的名声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伊斯坦布尔特地拿出了一座闲置的苏丹皇宫作为这次日西和谈的会场。
日本外交团和西班牙外交团在会场侍从的引领下进入谈判室,参与调停的列强代表们则早早的就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静静的等候日本和西班牙外交团进入谈判室。
带领日本外交团的团长是伊藤博文,带领西班牙外交团的团长是之前来过马里亚特吉。
两人走进谈判室,第一件事情并不是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而是纷纷去寻找自己国家背后的靠山。
伊藤博文向英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同时也是英国伊斯坦布尔和谈代表的奥康纳微微欠身,马里亚特吉则向特夫菲克投去目光。
问候完背后的靠山,伊藤博文和奥康纳才面对面坐了下来。
这时候就轮到东道主特夫菲克开口了。
“在座的先生们都知道今天我们众人聚在这里的目的,所以我就不过多的赘述了!菲律宾战争是一次对文明的亵渎,无数的人们在菲律宾的雨林中肮脏的死去,还有无数手无寸铁的基督徒在战争中受到非人道主义的对待。”
“我期望今天的会议能够结束菲律宾的地狱,让和平的曙光重新降临在西班牙人、日本人以及菲律宾人中间!”
听完特夫菲克的开场白,伊藤博文的脸色微变。
特夫菲克这看似公正的话,其实暗戳戳的在给西班牙拉偏架。
对文明的亵渎看似是在说战争的文明,实际上在二十世纪初代表文明的是欧洲,特夫菲克这里在说日本作为一个野蛮的亚洲国家对文明的欧洲国家发起战争。
还有后面的手无寸铁的基督徒在战争中受到非人道主义的对待。
虽然这在菲律宾战争中是一种事实,但是就这样在和会上提出来,而且是在被基督徒包围的和会上提出来,这会让伊藤博文的局面非常的被动。
和会上的列强代表们和马里亚特吉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一幕。
伊藤博文的脸色变了又变,而特夫菲克丝毫没有顾忌,继续大说特说。
弱国才会顾忌其他国家的感受,奥斯曼帝国光军事实力就是日本的五倍以上,要是这还要看日本人的脸色,那奥斯曼帝国的军费不就是白花了吗?
军费越多,外交官就越是自信,特夫菲克现在就是这个样子。
洋洋洒洒一顿开场白结束,特夫菲克把和会主场交给了伊藤博文和马里亚特吉。
刚刚特夫菲克的发言让伊藤博文感到难堪,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伊藤博文深谙欧洲外交学,抛去其他因素,外交就是一场比拼谁更不要脸的战争。
所以伊藤博文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立马把日本包装成一朵白莲花。
“对于菲律宾战争的爆发,日本国深表遗憾。战争并非日本国的意愿,日本国一直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从西班牙手中解放受到奴役的菲律宾人。”
“但西班牙帝国在马尼拉湾的无端挑衅,主动对日本联合舰队的攻击是引起这次菲律宾战争的导火索,菲律宾战争的一切责任都在西班牙人!”
“只要西班牙人从他们占领的菲律宾剩余土地上撤出,并且赔偿日本国因为这场战争受到的损失,我们愿意与西班牙人达成和平协议。”